22届哈工大深圳计算机854考研经验贴、过程总结贴(初试 353 复试 304 上岸哈工大深圳)

2023-10-29

目录

个人情况

数学:个人认为实力较强,江苏高考数学180,大一工数上下均90分以上,参加过数学竞赛,获得省一等奖。
英语:较弱,就是那种音标不会、语法不会、单词不会的那种。高考勉强及格,大学英语均刚60分飘过,英语六级三次才过,479分。
专业课:在考研的人中,应该还算可以,专业课学分绩87.5。考研涉及到的计网、数据结构课程均90分以上。
政治:不说了,大家基本都一样。

初试准备过程

准备初期(3-6月)

在这个期间,几乎可以说没怎么准备(每天认真准备考研0-3小时)。主要学习内容是:
数学:看了一遍汤老师的课,选了1800的一部分题(大概三分之一)做了做。
英语:本来想背单词的,结果背了一两天就没背了。
专业课:买了CSAPP的书,看着那么厚有点懵,属于是刚翻了翻目录简单看了一点点。
政治:没开始
其他:通关了古墓丽影、荒野大表哥2等。持续体验了星际争霸2、炉石传说等。

暑假(6-7月)

在这个期间,才算真正开始准备考研(整体来说,每天较认真学习时间在6小时以上)。主要学习内容是:
数学:每天上午学习。高数武忠祥、线代李永乐、概率论王式安。看网课的同时完成了辅导讲义上的习题,还有写真题。这个过程应该持续到了8月。
英语:每天晚上稍微看会。背单词背单词!同时看唐迟英语阅读,做了早些年的英语阅读真题。
政治:大概七月开始,休息时候看了看徐涛的课。同时写了写精讲精练和1000题。
专业课:每天下午学习。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看王道的书,做书上的题。看CSAPP课本,结合老师PPT进行学习。
其他: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开学后到考研前一个月(8-11月)

在这个期间,跟暑假学习时间(整体来说,每天较认真学习时间在6小时以上)。主要学习内容是:
数学:每天上午学习。主要是做题、改正、总结。写累了就看看一些老师的题型方法总结,如B站的考研竞赛辅导UP主等。
英语:每天晚上稍微看会。背单词背单词!同时看唐迟英语阅读,做了近些年的英语阅读真题,完成了英语阅读的一轮。同时完成了一部分完型填空、翻译等真题。
政治:休息时候看了看徐涛的课。同时写了写精讲精练和1000题。
专业课:每天下午学习。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看王道的书,做书上的题和408真题。看CSAPP课本,结合老师PPT进行学习,同时看了看一些网课资源。
其他: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之后到考研前真的不能玩太多了。

考研前一个多月到考前一两周

对我来说,这是最关键的一段时间。首先对我在这段时间之前的学习做一个进度总结:
数学:基本写完了1800、严选题,写完了真题、660,330。看了张宇等其他老师的做题技巧总结和题型方法总结,并且运用到真题中。自我感觉数学整体正确率还不错。
英语:完成一轮阅读真题练习,平均每篇错一半,阅读最重要的都没有做的很好,其他题型目前还处于摆烂状态。
政治:1000题写了约一半。主要是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写太快了,写了错了也没记住,然后之后就没怎么写。
专业课:数据结构和计网复习结束,还有几套408真题没写完。勉强过完了CSAPP的一轮,做了一部分书上习题和期末题。

根据进度情况,我做了协调和取舍,之后的安排如下:
数学:每天上午学习。主要是做题、改正、总结。基本3天2套模拟卷,完成了李林四、李林六。完成2套超越模拟卷和其他套填空选择题,完成两套李永乐六套卷,当时觉得写的没意思就没写了。
刚开始做模拟卷的时候,还不太适应,成绩不算理想,成绩位于90-110分之间。经过几套的练习后,基本成绩都可以在120分以上(2套超越除外,超越也就100分左右,但是填空题还可以)。
英语:每天晚上稍微看会。背单词背单词!再次进行了一轮真题阅读的练习,于此同时开始背作文模板,由于实在写不出英语,大作文我就背了一套模板,考试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需要填几个空。
政治:赶紧写完1000题剩下部分,然后看了看进度,没时间再看1000题错题了,就搁置1000题了。看肖八肖四,拼小程序刷选择题。
专业课:疯狂看、写期末题和书上练习,到后面看一些往年真题和模拟题,挑选一部分自己认为的重点进行记忆(然而实际上都没有考到)。

考前1-2周

心态受到不小的影响,主要在于:
1.政治完全背不完了(特别是和旁边伙伴相比,她背书背的很快很快很快很快)。
2.英语二轮阅读错的也不少,5题错2题,有些对的还是第一次有印象才会写对的,而且每篇阅读至少15分钟才能写完(旁边的伙伴每次几分钟做完一篇阅读,而且还全对)。
然后我就调整时间,着重背政治和英语模板等我觉得相对容易提高的地方。安排如下:
数学:当时想着之前题做的还行,做的题也挺多正确率还不错,考前两周每天几乎不看数学,偶尔看看错题和记忆一下公式。事后总结这应该是本次考研最失败的地方。
英语:背单词,背模板。
政治:刷选择题,背肖四。
专业课:背书上练习和期末题。

初试结束的感觉

考研初试结束后,由于不小心听别人说话说漏嘴,我看了看数学真题和答案,顿时觉得天塌了:
有一个填空题这个符号‘|’,我只能说脑抽了,我考试时候把这个看成了或,然后-5分。大题最后一题,我做到那题的时候考试时间还剩下一个多小时,(因为预留了一部分时间留给前面有一些疑惑的问题 ),最后一题是概率论,我把题干看错了,然后花了至少40分钟没有做出来,差了个倒数导致一直都没算出来,别人说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写完了很简单。当时就是那种浪费了好多时间还0分的感觉,而且还把预留给前面有一点疑惑的题的时间给浪费了,导致没时间再仔细思考修改前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经过计算,数学至少比预期少30分的那种感觉。
然后就去刷题找工作去了,当时想着,复试?不存在的。

初试总结和反思

初试结果:
数学98 预估80 (有3个大题没有最终答案,预估时只算了一半的分,实际给分应该更多)
英语65 预估60
政治81 预估70
专业课109 无法预估
总成绩353

看到结果后,只能说是非常惊喜,当时好好想了想,应该是自己因为数学发挥太差,导致对自己的整体预估(信心)下降了很多。
客观分析,数学发挥不好,英语正常水平,政治正常水平偏高一些,专业课正常水平,整体来看属于正常水平偏下一丢丢那种,复试发挥的好很有机会上岸深圳。

复试准备过程

出成绩(2.21)后,才开始准备复试,因为之前没以为有机会进复试,在找工作。具体各个科目准备方式,按照时间顺序简单说说:

出成绩后到考纲出现前:

C语言:看苏小红的书、MOOC和对应习题。写哈工大SSE练习改错题。
SSE网址:https://sse.hit.edu.cn/t/login.aspx
用户名密码为书本反面的明码和密码。
离散数学、近世代数:没看书和课,简单记忆了一些重点概念。
数据库:找工作时候准备过,看了看一些面试常问问题(事务、安全性、错误回复、同步等)。
智力题:看别人整理好的常见智力题。
综合素质:看B站、各类博客整理好的常见问题,准备出自己的一套答案。

考纲出现后:

如果考纲有变动,请一定研究清楚考纲!!
变动小的地方,新加的一定会考(不然变啥呢),变动大的地方,建议不要完全按照往年的规划攻略进行准备。
考纲变化较大,没有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多了对英语写作总结的考察。正好,离散、近世代数、数据库等知识也记不住就不用记忆了。
关于英语写作:主要看了看计算机专业常用术语的英文表达,比如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等。

复试问答过程和总结

安全起见,这个不具体说了,就说几个小点,有些地方暗示一下,看大家伙悟性了。
1.毕业设计、进度、计划、相关技术。(不要为了复试完全摆烂毕设,最起码把毕设条理清楚一下)
2.场景题,各种事情,如何进行合理的协调、安排。(回答要有条理,不要乱)
3.拐一个弯再回来
4.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别说感兴趣但是完全不懂的东西了
5.再次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逻辑有条理不要乱
6.专业词汇,英文翻译(手都写麻了,我不管,我就要写满要辛苦分)
7.C语言

整体总结

初试

1.数学的学习千万不能放松,即使最后政治英语或者专业课压力再大,每天至少要花1-2小时时间看看错题、稍微练练手。
2.数学英语的学习要趁早(如果跨考的话专业课学习也要趁早),越早越好,我身边寒假就开始准备考研的,都考上了。
3.专业课的学习(仅限哈工大854),资源很重要,经济条件好的可以报个班,至少有老师可以解答,条件不是很好的有机会可以关注相关资料(不然的话甚至考前一两周看着大黑书都不知道看啥)。考研群里确实有不少资料,但是很多人是不会把好的资料分享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比如近一两年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CSAPP期末题。往年专业课真题、模拟题和详解(很重要,有渠道的可以提前几天获得,没渠道的甚至都没有这些资料)。
4.猜一手今年CSAPP代码题,根据不重复原则和代码必考原则(我自己编的原则,但是是不是很有道理呢)。21是书本代码,22是期末代码,那23或者24或者25或者…是书本代码P607 Mark&Sweep(感觉课本可考的C代码不是很多,本来我押的22考这个代码来着,哪年押中了请来还愿哈哈哈哈)。
5.考试时候心态放平,不用急,相信自己,把自己会的都写对写好。

复试

1.准备复试过程不要忽略毕设,自己尝试用3分钟讲清楚毕设做了什么、怎么做、目前进度/结果如何,我算是踩雷了,完全忽略了复试,扣分。(至少没项目的话,也可以给老师讲讲毕设。而且面试很可能会问毕设内容。)
2.回答问题时候,先说核心内容,再补充。比如老师问毕设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目前进度如何。我的一个朋友只是说了做了什么,然后开始详细说老师就打断了"同学我们这个模块的考核时间到了,就到这里了",这样不好,扣分。
3.个人感觉(我觉得这方面的投入是值得的),可以看一些比较前沿的相关技术,我当时复试说了元宇宙,老师问我认为什么是元宇宙,然后跟老师聊了聊看法思想,感觉老师应该挺满意的(感觉老师情绪有波动),加大分。
4.与第3点结合看,复试千万不要说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我当时说了CNN、自然语言处理,说自己做过相关的,老师深究了好几个问题,我基本都没回答出来,扣大分!
5.遇到不会的可以从某一角度简单说几句,不然影响很不好,完全一句话说不出来是自己有问题,我也遇到了不会的,但是咱可以从方法论角度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6.目前来看,C年年都考,年年分占比都不低,很很很重要。

------完结了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22届哈工大深圳计算机854考研经验贴、过程总结贴(初试 353 复试 304 上岸哈工大深圳) 的相关文章

  • 重大变更(一):关于C++26的十大猜想

    你好 我是卢誉声 在上一讲中 我们讨论了C 23带来的变化 由于C 23已经是冻结特性 所以我们讨论得非常具体 C 23作为 更好的C 20 其本质是针对C 20进行改进和修补 所以涵盖的内容比较有限 但是 作为继C 20之后的又一重大标准
  • 使用easy-poi实现excel导入导出功能

    DTO内容 DTO中内容 import cn afterturn easypoi excel annotation Excel import cn afterturn easypoi handler inter IExcelDataMode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