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进阶:常用注解、参数传递和请求响应以及页面跳转

2023-11-02

目录

一、常用注解

1.1.@RequestMapping

1.2.@RequestParam

1.3.@ModelAttribute

1.4.@SessionAttributes

1.5.@RequestBody

1.6.@RequestHeader

1.7.@PathVariable

1.8.@CookieValue

二、参数传递

2.1.基础类型+String

2.2.复杂类型

2.3.@RequestParam

2.4.@PathVariable

2.5.@RequestBody

2.6.@RequestHeader

三、返回值

3.1.void

3.2.String

3.3.String+Model

3.4.ModelAndView

四、页面跳转


一、常用注解

1.1.@RequestMapping

@RequestMapping注解是一个用来处理请求地址映射的注解,可用于映射一个请求或一个方法,可以用在类或方法上。

  • 标注在方法上

用于方法上,表示在类的父路径下追加方法上注解中的地址将会访问到该方法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
    @RequestMapping("/requestTest")
    public String requestTest(){
        return "success";
    }
}
  • 标注在类和方法上

用于类上,表示类中的所有响应请求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

注意:当你在类上添加RequestMapping注解后,如果要请求映射,就意味着请求要先映射到标注类的位置,然后再映射到该类的方法上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
    @RequestMapping("/requestTest")
    public String requestTest(){
        return "success";
    }
}

  • 参数列表

参数 说明
value @RequestMapping 的 value 属性必须设值; @RequestMapping 的 value 属性是通过当前请求的请求地址来匹配请求; 从源码中可以看到value属性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组,因此说明可以将多个请求映射到一个方法上,只需要给 value 来指定一个包含多个路径的数组。
method @RequestMapping的method属性是通过当前请求的请求方式来匹配请求;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方式有很多GET、HEAD、POST、PUT、PATCH、DELETE、OPTIONS、TRACE。可以使用 method 属性来约束请求方式。
headers @RequestMapping的headers属性是通过当前请求的请求头信息来匹配请求; @RequestMapping的headers属性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组,可以通过下面四种表达是来设置匹配关系 例如: “header”: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必须为包含 header的请求头信息 “!header”: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必须为不包含 header的请求头信息 “header=value”: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必须为包含 header的请求头信息,并且header的值必须为value “header!=value”: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必须为包含 header的请求头信息,并且header的值必须不是value
params @RequestMapping的params属性是通过当前请求的请求参数来匹配请求; @RequestMapping的params属性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组,可以通过下面四种表达是来设置匹配关系 例如: “param”: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必须为包含 param的请求参数 “!param”: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是不能包含param的请求参数 “param=value”: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必须包含 param 的请求参数,且 param 参数的值必须为 value “param!=value”: 要求请求映射的请求是必须包含 param 的请求参数,其值不能为 value。

示例一:@RequestMapping的params属性

@RequestMapping(value = "/test",params = "username")
public String test(){
    return "success";
}

注意:我们设置了params属性,就意味着该请求映射的请求必须包含username才能够请求成功。

示例二:@RequestMapping的headers属性

@RequestMapping(value = "/test",headers = "Host = localhost:8081")
public String test(){
    return "success";
}

注意:如果当前请求不满足headers属性,此时页面就会显示404错误,即资源未找到。

扩展:

@GetMapping:处理get方式请求的映射 @PostMapping:处理post方式请求的映射 @PutMapping:处理put方式请求的映射 @DeleteMapping:处理delete方式请求的映射 @GetMapping就相当于@RequestMapping(method=RequestMethod.GET),它会将get映射到特定的方法上。

1.2.@RequestParam

@RequestParam主要用于将请求参数区域的数据映射到控制层方法的参数上

参数 说明
value 请求中传入参数的名称,如果不设置后台接口的value值,则会默认为该变量名。
required 该参数是否为必传项。默认是true,表示请求中一定要传入对应的参数,否则会报404错误,如果设置为false时,当请求中没有此参数,将会默认为null,而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则必须有值,这时会抛出空指针异常。如果允许空值,则接口中变量需要使用包装类来声明。
defaultValue 参数的默认值,如果请求中没有同名的参数时,该变量默认为此值。注意默认值可以使用SpEL表达式,如"#{systemProperties[‘java.vm.version’]}"

示例:

@RequestMapping("/queryBooks")
public List<Book> queryBooks(
    @RequestParam(required = false,defaultValue = "0",value="page") int page,
    @RequestParam(required = false,defaultValue = "10",value = "rows") int rows){
        return bookService.queryBooks(page,rows);
}

1.3.@ModelAttribute

@ModelAttribute一个具有如下三个作用:

  • 绑定请求参数到命令对象:放在功能处理方法的入参上时,用于将多个请求参数绑定到一个命令对象,从而简化绑定流程,而且自动暴露为模型数据用于视图页面展示时使用;

  • 暴露表单引用对象为模型数据:放在处理器的一般方法(非功能处理方法)上时,是为表单准备要展示的表单引用对象,如注册时需要选择的所在城市等,而且在执行功能处理方法(@RequestMapping注解的方法)之前,自动添加到模型对象中,用于视图页面展示时使用;

  • 暴露@RequestMapping方法返回值为模型数据:放在功能处理方法的返回值上时,是暴露功能处理方法的返回值为模型数据,用于视图页面展示时使用。

示例一:绑定请求参数到命令对象

如用户登录,我们需要捕获用户登录的请求参数(用户名、密码)并封装为用户对象,此时我们可以使用@ModelAttribute绑定多个请求参数到我们的命令对象。

public String test1(@ModelAttribute("user") UserModel user) 

它的作用是将该绑定的命令对象以“user”为名称添加到模型对象中供视图页面展示使用。我们此时可以在视图页面使用${user.username}来获取绑定的命令对象的属性。

示例二:暴露表单引用对象为模型数据

@ModelAttribute
public void init(Model model){
    model.addAttribute("book",new Book());
}

如上代码会在执行功能处理方法之前执行,并将其自动添加到模型对象中。

@RequestMapping("/toBookList")
public String toBookList(){
    System.out.println("toBookList");
    return "book/bookList";
}

示例三:暴露@RequestMapping方法返回值为模型数据

@ModelAttribute注解的返回值会覆盖@RequestMapping注解方法中的@ModelAttribute注解的同名命令对象。

public @ModelAttribute("user2") UserModel test3(@ModelAttribute("user2") UserModel user) 

1.4.@SessionAttributes

在默认情况下,当ModelMap中的属性作用域是request级别时,也就是说,当本次请求结束后,ModelMap中的属性将销毁。如果希望在多个请求中共享ModelMap中的属性,必须将其属性转存到session中,这样ModelMap的属性才会被跨请求访问;

spring允许我们有选择地指定ModelMap中的哪些属性需要转存到session中,以便下一个请求属对应的ModelMap的属性列表中还能访问到这些属性。

SpringMVC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注解来实现上面的场景:@SessionAttributes:将ModelMap的属性值共享到session中。

注意:@SessionAttributes注解只能使用在类上,用于在多个请求之间传递参数,类似于Session的Attribute,但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SessionAttributes设置的参数只用于暂时的传递(存入sessionAttributeStore),而不是长期的保存,长期保存的数据还是要放到Session中。

有两种方式将ModelMap中的属性值共享到session中:

  1. 使用注解的value属性:可以通过属性名指定需要放到会话中的属性;

@Controller 
@SessionAttributes("user")  //将ModelMap中key为user的属性共享到session中
public class Demo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ModelMap model) {
        //向ModelMap中添加key为user和user1的属性
        model.addAttribute("user", new User(520, "U love me"));
        model.addAttribute("user1", new User("I love U"));
        return "result";
    }
}

  1. 使用注解的types属性:还可以通过模型属性的对象类型指定哪些模型属性需要放到会话中。

@SessionAttributes(types = {User.class})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Demo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Map<String, Object> map){
        map.put("user1", new User(520, "U love me"));
        return "hello";
    }
}

1.5.@RequestBody

@RequestBody主要用来接收前端传递给后端的json字符串中的数据的(即请求体中的数据的);

GET方式无请求体,所以使用@RequestBody接收数据时,前端不能使用GET方式提交数据,而是用POST方式进行提交。在后端的同一个接收方法里,@RequestBody与@RequestParam()可以同时使用,@RequestBody最多只能有一个,而@RequestParam()可以有多个。

简言之:

  • 一个请求:只有一个@RequestBody;

  • 一个请求:可以有多个@RequestParam。

Content-type: (1)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RequestBody不是必须加的 (2)mutipart/form-data:@RequestBody不能处理这种格式 (3)其他格式,比如application/json,application/xml等,必须使用@RequestBody来处理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toHello1(@RequestBody Book book){
    log.info(">>>> 使用@RequestBody传递JSON格式的参数:{}", JSON.toJSONString(book));
    return "index";
}

@RequestBody注解对应的类在将HTTP的输入流(含请求体)装配到目标类(即:@RequestBody后面的类)时,会根据json字符串中的key来匹配对应实体类的属性,如果匹配一致且json中的该key对应的值符合(或可转换为)实体类的对应属性的类型要求时,会调用实体类的setter方法将值赋给该属性。

1.6.@RequestHeader

使用 @RequestHeader 注解可以获取指定的请求头信息。如果想要获取所有的请求头信息,可以使用 Map<String,String>、MultiValueMap<String,String>、HttpHeaders 这三个 Map 中的任何一个封装所有请求头的 name 和 value。

参数列表

参数 说明
name name 和 value 互为别名,当只有一个参数时,可以省略 value,直接("xxx") 就可以了
value name 和 value 互为别名,当只有一个参数时,可以省略 value,直接("xxx") 就可以了
required 默认情况下,如果请求头中缺少了指定的 name,那么将会报错。 如果没有添加required = false,当请求头中没有这个zking请求头时就会报错。
defaultValue 如果请求头中缺少了指定的 name ,那么会报错,可以使用 defaultValue 这个属性指定默认值,就可以避免报错 ;如果请求头缺少指定 name ,该属性设置的值将会作为默认值,如果该属性不设置值,它有自己的默认值 DEFAULT_NONE

示例:

@GetMapping("/headParams")
public Map userInfo(
    @RequestHeader(value = "zking",defaultValue = "hello zking") String username,
    // 将请求头中 name=Accept-Encoding 赋值给形参 encoding
    @RequestHeader("Accept-Encoding") String encoding,
    // 将请求头中 name=Host 赋值给形参 host
    @RequestHeader("Host") String host,
    // 将所有请求头的 name 和 value 封装到 Map 集合 headsMap 中
    @RequestHeader Map<String,String> headsMap) {
        Map map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map.put("username",username);
        map.put("Accept-Encoding",encoding);
        map.put("Host",host);
        map.put("headsMap",headsMap);
​
        return map;
}

由于请求头中不存在 name=zking 这个信息,所以如果只用 value=zking 会抛出异常。

解决方案: 1、required 的默认值为 true ,也就是请求头中没有 name=zking 会报错,将其值改为 false,即没有该头信息也不报错

@RequestHeader(value = "zking",required = "false") String username

2、不修改 required=true 这个默认值,当头信息中不包含 name=zking ,给它一个默认值 hello zking

@RequestHeader(value = "zking",defaultValue = "hello zking") String username

1.7.@PathVariable

该注解请求URI中的模板变量部分到处理器功能处理方法的方法参数上的绑定。

即当使用@RequestMapping URI template 样式映射时, 即 someUrl/{paramId}, 这时的paramId可通过 @Pathvariable注解绑定它传过来的值到方法的参数上。

//@PathVariable可以用来映射URL中的占位符到目标方法的参数中
@RequestMapping("/testPathVariable/{id}")
public String testPathVariable(@PathVariable("id") Integer id)
{
    System.out.println("testPathVariable:"+id);
    return SUCCESS;
}

Rest

即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资源)表现层状态转化。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互联网软件架构。它结构清晰、符合标准、易于理解、扩展方便,所以正得到越来越多网站的采用。

  • 资源(Resources):网络上的一个实体,或者说是网络上的一个具体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种服务,总之就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种资源对应一个特定的 URI 。要获取这个资源,访问它的URI就可以,因此 URI 即为每一个资源的独一无二的识别符。

  • 表现层(Representation):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现层(Representation)。比如,文本可以用 txt 格式表现,也可以用 HTML 格式、XML 格式、JSON 格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二进制格式。

  • 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每发出一个请求,就代表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一次交互过程。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即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因此,如果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服务器端发生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而这种转化是建立在表现层之上的,所以就是 表现层状态转化。具体说,就是 HTTP 协议里面,四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GETPOSTPUTDELETE。它们分别对应四种基本操作:GET 用来获取资源,POST 用来新建资源,PUT 用来更新资源,DELETE 用来删除资源。

示例:

- /order/1 HTTP GET    :得到 id = 1 的 order 
- /order/1 HTTP DELETE :删除 id = 1 的 order 
- /order/1 HTTP PUT    :更新 id = 1 的 order 
- /order   HTTP POST   :新增 order

1.8.@CookieValue

@CookieValue注解主要是将请求的Cookie数据,映射到功能处理方法的参数上。

参数列表

参数 说明
value 绑定的参数名称,String类型。
required 是否必须包含value,boolean类型,默认为 true,表示请求参数中必须包含对应的参数;若不存在,将抛出异常。
defaultValue 默认值,String类型。当没有传参时将使用此值赋值。

示例:

@RequestMapping("/testCookieValue")
public Map<String, Object> testCookieValue(
    @CookieValue("JSESSIONID") String cookie) {
    response.put("cookie", cookie);
    return response;
}

二、参数传递

pom.xml

<log4j2.version>2.9.1</log4j2.version>
<log4j2.disruptor.version>3.2.0</log4j2.disruptor.version>
<slf4j.version>1.7.13</slf4j.version>
​
<!--4.log日志相关依赖-->
​
<!-- log4j2日志相关依赖 -->
<!-- log配置:Log4j2 + Slf4j -->
<!-- slf4j核心包-->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slf4j.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jcl-over-slf4j</artifactId>
    <version>${slf4j.version}</version>
    <scope>runtime</scope>
</dependency>
​
<!--核心log4j2jar包-->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pi</artifactId>
    <version>${log4j2.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core</artifactId>
    <version>${log4j2.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用于与slf4j保持桥接-->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slf4j-impl</artifactId>
    <version>${log4j2.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web工程需要包含log4j-web,非web工程不需要-->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web</artifactId>
    <version>${log4j2.version}</version>
    <scope>runtime</scope>
</dependency>
​
<!--需要使用log4j2的AsyncLogger需要包含disruptor-->
<dependency>
    <groupId>com.lmax</groupId>
    <artifactId>disruptor</artifactId>
    <version>${log4j2.disruptor.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2.1.基础类型+String

@RequestMapping("/hello1")
    public String toHello1(Integer bid,String bname){
        log.info(">>>> 基础类型+String传参:{},{}",bid,bname);
        return "index";
    }

2.2.复杂类型

@RequestMapping("/hello2")
    public String toHello2(Book book,
                           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HttpSession session){
        System.out.println(book);
        log.info(">>>> 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HttpSession等等传参:{}", req.getRequestURI());
        return "index";
    }

2.3.@RequestParam

@RequestMapping("/hello3")
    public String toHello3(@RequestParam Integer bid,
                           @RequestParam(required = false,value = "price") Integer bookPrice,
                           @RequestParam("bookName") String bname){
        log.info(">>>> 使用@RequestParam注解传递参数:{},{},{}", bid,bname,bookPrice);
        return "index";
    }

2.4.@PathVariable

 @RequestMapping("/hello4/{bid}")
    public String toHello4(@PathVariable("bid") Integer bid){
        log.info(">>>> 使用@PathVariable注解传递参数:{}", bid);
        return "index";
    }

2.5.@RequestBody

 <jackson.version>2.9.3</jackson.version>
 
 <dependency>
      <groupId>com.fasterxml.jackson.core</groupId>
      <artifactId>jackson-databind</artifactId>
      <version>${jackson.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fasterxml.jackson.core</groupId>
      <artifactId>jackson-core</artifactId>
      <version>${jackson.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fasterxml.jackson.core</groupId>
      <artifactId>jackson-annotations</artifactId>
      <version>${jackson.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    能接受json数据,前提导入了Jackson依赖,没有导入Jackson依赖的话那进不了这个方法
    @RequestMapping("/hello5")
    public String toHello5(@RequestBody Map map){
        System.out.println(map);
        return "index";
    }
​
//  不能接受json数据
    @RequestMapping("/hello6")
    public String toHello6(Map map){
        System.out.println(map);
        return "index";
    }

请使用postman或者apipost/eolink等工具发送请求数据。

2.6.@RequestHeader

@RequestMapping("/hello7")
    public String toHello7(Book book, @RequestBody Map map, @RequestHeader("jwt") String jwt){
        System.out.println(map);
        System.out.println(book);
        System.out.println(jwt);
        return "index";
    }

综合代码

package com.zking.controller;
​
import com.zking.model.Book;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
​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
import java.util.Map;
​
@Slf4j
@RequestMapping("/demo")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Param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value="/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System.out.println("被调用了。。。。");
        return "index";
    }
​
    @RequestMapping("/hello1")
    public String toHello1(Integer bid,String bname){
        log.info(">>>> 基础类型+String传参:{},{}",bid,bname);
        return "index";
    }
​
    @RequestMapping("/hello2")
    public String toHello2(Book book,
                           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HttpSession session){
        System.out.println(book);
        log.info(">>>> 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HttpSession等等传参:{}", req.getRequestURI());
        return "index";
    }
​
    @RequestMapping("/hello3")
    public String toHello3(@RequestParam Integer bid,
                           @RequestParam(required = false,value = "price") Integer bookPrice,
                           @RequestParam("bookName") String bname){
        log.info(">>>> 使用@RequestParam注解传递参数:{},{},{}", bid,bname,bookPrice);
        return "index";
    }
​
    @RequestMapping("/hello4/{bid}")
    public String toHello4(@PathVariable("bid") Integer bid){
        log.info(">>>> 使用@PathVariable注解传递参数:{}", bid);
        return "index";
    }
​
//    能接受json数据,前提导入了Jackson依赖,没有导入Jackson依赖的话那进不了这个方法
    @RequestMapping("/hello5")
    public String toHello5(@RequestBody Map map){
        System.out.println(map);
        return "index";
    }
​
//  不能接受json数据
    @RequestMapping("/hello6")
    public String toHello6(Map map){
        System.out.println(map);
        return "index";
    }
​
    @RequestMapping("/hello7")
    public String toHello7(Book book, @RequestBody Map map, @RequestHeader("jwt") String jwt){
        System.out.println(map);
        System.out.println(book);
        System.out.println(jwt);
        return "index";
    }
}

三、返回值

3.1.void

处理器对请求处理后,无需跳转到其它任何资源,此时可以让处理器方法返回 void。

处理器方法返回 void 的应用场景,AJAX 响应。

@RequestMapping("/queryStudents")
    public void queryStudents(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
        //处理Ajax,使用json做数据格式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ame("张三");
        student.setAge(18);
​
        try {
            ResponseUtil.writeJson(response,studen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Data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

3.2.String

@RequestMapping("/toHello")
public String toHello(){
    //逻辑视图名
    return "hello";
}

返回类型为String,默认被作为视图名,指定逻辑视图名,经过视图解析器解析为jsp物理路径:/WEB-INF/page/success.jsp

3.3.String+Model

通过http://localhost:8080/springmvc01/toHello访问请求方法,并经过视图解析器跳转指定页面,最后完成视图模型数据渲染操作。

@RequestMapping("/toHello1")
    public String toHello1(Model model,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填充模型数据
        model.addAttribute("name","张三");
        request.setAttribute("role","管理员");
        //逻辑视图名
        return "hello";
    }

3.4.ModelAndView

@RequestMapping("/toHello2")
    public ModelAndView toHello2(){
        ModelAndView mv = new ModelAndView();
        //填充模型数据
        mv.addObject("name","张三");
        mv.addObject("role","管理员");
        mv.setViewName("hello");
        //逻辑视图名
        return mv;
    }

四、页面跳转

转发(forward:path)和重定向(redirect:path)这两种跳转方式将会绕开视图解析器的前缀后缀;还有就是如果是在同一controller中则不用使用"/"从根目录开始,而如果是在不同的controller则一定要从根目录开始。

path为请求处理方法名,而非逻辑视图名。

  • 转发(地址栏不变)

@RequestMapping("/helloPage1")
    public String toHelloPage1(){
        System.out.println("helloPage1");
        return "forward:toHello2";
    }

它相当于“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url").forward(request,response)”。使用转发,既可以转发到jsp, 也可以转发到其他的控制器方法。

  • 重定向(地址栏改变)

@RequestMapping("/helloPage2")
    public String toHelloPage2(){
        System.out.println("helloPage2");
        return "redirect:toHello2";
    }

它相当于“response.sendRedirect(url)”。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重定向到jsp页面,则jsp页面不能写在WEB-INF目录中,否则无法找到。

跳其它的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helloPage3")
    public String toHelloPage3(){
        System.out.println("helloPage3");
        return "forward:/demo/hello";
    }
​
    @RequestMapping("/helloPage4")
    public String toHelloPage4(){
        System.out.println("helloPage4");
        return "redirect:/demo/hello";
    }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SpringMVC进阶:常用注解、参数传递和请求响应以及页面跳转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在Windows下使用Curl工具完美操作ElasticSearch

    首先可以从 http curl haxx se download html上下载并安装Windows环境下的Curl 安装完成后 将Curl的I386目录的完整路径添加到Windows的Path环境变量中 C Users Carl gt c
  • 专利与论文-1:为什么要写专利?专利有什么好处?

    前言 很多人 都认为写专利没什么多大的用处 不过是个人赚一点公司申请专利的奖励而已 对个人和公司 用处都不是大 还不如做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或做一些实际项目 花在专利上的实际不太值得 随着时间和知识双重积累 越来越会发现专利 无论对于个人还公司
  • 强化学习代码实战入门

    这是一个易理解的 demo 300行左右 可以作为RL的入门代码 辅助基础公式的理解 这个是我自己的学习笔记 三连留下邮箱 可以直接发送完整的代码标注文件 如有错误 麻烦指出 我已经蛮久没写博了 上一篇RL博客也快一年半了 很久没做这一块了
  • Java生成二维码并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Java生成二维码并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引入依赖 JAVA代码 引入依赖 maven工程
  • ESP32+st7789/ili9341运行LVGL例程,依赖ESP-IDF编译lv_port_esp32官方Demo(1)

    LVGL是一个C语言编写的免费的开源图形库 其提供了用于嵌入式GUI的各种元素 用户可以利用丰富的图形库资源 在消耗极低内存的情况下构建视觉效果丰富多彩的GUI 只需 64kB 闪存和 8kB RAM 就足以满足简单的用户界面 LVGL 可
  • 【ObjectARX】--创建和访问图形数据库(DwgDatabase)

    1 使用ObjectARX创建新工程DwgDatabase 选择MFC支持 2 注册一个命令CreateDwg创建一个新的图形文件 并保存在AutoCAD的安装路径中 实现函数为 static void AAAMyGroupCreateDw
  • Java链式编程与Builder(建造者)设计模式

    一 链式编程 1 1 释义 链式编程 也叫级联式编程 调用对象的函数时返回一个this对象指向对象本身 达到链式效果 可以级联调用 1 2 特点 可以通过一个方法调用多个方法 将多个方法调用链接起来 形成一条 链式 从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1
  • ASP.NET Web Pages基础知识---Razor 实例:显示图片

    假设在您的图像文件夹中有 3 张图像 您想根据用户的选择动态地显示图像 这可以通过一段简单的 Razor 代码来实现 如果在您的网站的图像文件夹中有一个名为 Photo1 jpg 的图像 您可以使用 HTML 的 img 元素来显示图像 如
  • 用于机器学习的 NumPy(ML)

    大家好 我是Sonhhxg 柒 希望你看完之后 能对你有所帮助 不足请指正 共同学习交流 个人主页 Sonhhxg 柒的博客 CSDN博客 欢迎各位 点赞 收藏 留言 系列专栏 机器学习 ML 自然语言处理 NLP 深度学习 DL fore
  • 031.PyQt5_QCommandLinkButton_命令链接按钮

    QCommandLinkButton命令链接按钮 描述 命令链接是Windows Vista引入的新控件 它的用途类似于单选按钮的用途 因为它用于在一组互斥选项之间进行选择 命令链接按钮不应单独使用 而应作为向导和对话框中单选按钮的替代选项
  • 【pytorch】微调技术

    前言 训练神经网络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的事情 其需要大量的算力以及大量的数据 显然从头开始训练并不是明智之选 利用好已有的资源才是明智之选 微调技术 图像识别笼统地可以分为两步 提取图片的特征 此部分往往通过CNN卷积神经网络实现 根据提取的
  • Qt5学习笔记3:Qt的ui界面文件与程序源代码的生成关系及访问

    首先 按照前面章节的方法 创建一个工程demo 位于目录demo 下 然后直接编译运行 弹出一个空窗口 如下 工程项目在Qt creator的管理界面显示如下 在工程目录demo 下 生成了两个文件夹 build xxx Debug和dem
  • 5.网络爬虫——Xpath解析

    网络爬虫 Xpath解析 Xpath简介 Xpath解析 节点选择 路径表达式 谓语 未知节点 Xpath实战演示 豆果美食实战 获取数据 源代码 前言 此专栏文章是专门针对Python零基础爬虫 欢迎免费订阅 第一篇文章获得全站热搜第一
  • TensorFlow学习笔记(二)Tensorflow+VScode和Jupyter NoteBook新姿势

    TensorFlow学习笔记 二 Tensorflow VScode和Jupyter NoteBook新姿势 过了一个星期了 自己弄环境弄了两天之后 装好环境整个人就开始懒散 不想写东西 但想到既然开始了 那就坚持写下去吧 上次用Anaco
  • chatgpt赋能python:Python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解读

    Python主成分分析 PCA 结果解读 主成分分析 PCA 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元统计方法 可以对多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 从而提取出相关性最高的主成分作为新的维度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Python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 它提供了许多快速和灵活的
  • mysql oracle 查看数据库中有哪些数据表, 数据表中有哪些字段

    文章目录 1 查看mysql中有都有哪些数据库 2 查看数据库中都有哪些数据表 2 1 for mysql 2 2 for oracle 3 查看数据表中都有哪些字段 3 1 mysql方法1 3 2mysql方法2 推荐 3 3 for
  • java如何定义一个变长数组_如何自定义一个长度可变数组

    摘要 本文主要写了如何自定义一个长度可变数组 数组是在程序设计中 为了处理方便 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元素按无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形式 在定义之初 数组的长度就被定义 新建数组有很多方式 下面两个都可以 但一般书写习惯会选择第一种 1 St
  • window VNC连接linux Unable to connect to VNC Server

    gsettings set org gnome Vino require encryption false 若不生效 可以尝试重启服务器 本人重启后生效
  • python中if的基本用法(if,else,elif,and,or,if嵌套,跟电脑猜拳)

    用实例来演示 if 要判断的条件 条件成立的时候 要做的事 1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 age 12 2 判断是否满18岁 if age gt 18 print 欢迎来酒吧 print 成年后再来哦 但是当age 18时候 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
  • SpringMVC进阶:常用注解、参数传递和请求响应以及页面跳转

    目录 一 常用注解 1 1 RequestMapping 1 2 RequestParam 1 3 ModelAttribute 1 4 SessionAttributes 1 5 RequestBody 1 6 RequestH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