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SD卡基础原理以及内部结构的总结 (转)

2023-11-05

1、 简介: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为满足安全性、容量、性能和使用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存储器件,SD卡允许在两种模式下工作,即SD模式和SPI模式,本 系统采用SPI模式。本小节仅简要介绍在SPI模式下,STM32处理器如何读写SD卡,如果读者如希望详细了解SD卡,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SD 卡内部结构及引脚如下图所示:

 

SD卡内部图




    2、SD卡管脚图:

SD卡图.JPG




    3、SPI模式下SD各管脚名称为:
    sd 卡:

SPI模式下SD各管脚名称 为.JPG




    注: 一般SD有两种模式:SD模式和SPI模式,管脚定义如下:
    (A)、SD MODE 1、CD/DATA3   2、CMD 3、VSS1 4、VDD 5、CLK 6、VSS2 7、DATA0 8、DATA1 9、DATA2
    (B)、SPI MODE 1、CS             2、DI 3、VSS 4、VDD 5、SCLK 6、VSS2 7、DO           8、RSV 9、RSV

    SD 卡主要引脚和功能为:
    CLK:时钟信号,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个命令或数据位,频率可在0~25MHz之间变化,SD卡的总线管理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产生0~25MHz 的频率;
    CMD:双向命令和回复线,命令是一次主机到从卡操作的开始,命令可以是从主机到单卡寻址,也可以是到所有卡;回复是对之前命令的回答,回复可以来自单 卡或所有卡;
    DAT0~3:数据线,数据可以从卡传向主机也可以从主机传向卡。
    SD卡以命令形式来控制SD卡的读写等操作。可根据命令对多块或单块进行读写操作。在SPI模式下其命令由6个字节构成,其中高位在前。SD卡命令 的格式如表1所示,其中相关参数可以查阅SD卡规范。


    4、MicroSD卡管脚图:

MicroSD卡管脚图.JPG



    5、MicroSD卡管脚名称:

MicroSD卡管脚名 称.JPG




    SD 卡与MicroSD卡仅仅是封装上的不同,MicroSD卡更小,大小上和一个SIM卡差不多,但是协议与SD卡相同。
    一般我们用单片机操作SD 卡时,都不需要对FAT分区表信息做处理,原因如下:
    1)、操作FAT分区表要增加程序代码量、增加SRAM的消耗,对于便携应用来说代码大小和 占用SRAM的多少至关重要。
    2)、即使我们对FAT分区表不做任何了解,实际上我们一样可以向SD卡上写入数据,这就表明使用FAT对我们做数 据存储应用来说如同鸡肋。
    3)、耗费大量经历和时间去了解FAT分区表对于我们做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人来说有些得不偿失。
    4)、SD卡支持 两种操作模式,SD模式和SPI模式,SPI模式做SD数据操作时根本不需要知道FAT,这时候SD卡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就是个大的、快速的、方便的、容 量可变的外部存储器。
    基于以上原因,一般情况下对SD卡的操作只需要了解SPI通讯就可以了,而现在大部分单片机都有SPI接口,那么操作SD卡 易如反掌。


    以下是做SD卡试验时使用的电路图:

SD卡试验时使用的电路 图.JPG



    SD_CS/ 连接到单片机的片选SD管脚,只有单片机设置SD_CS/为低电平时才可以操作SD卡。
    MOSI连接单片机SPI总线的MOSI管脚(SPI数据 输入),单片机从这个管脚读取SD卡内的数据。
    MISO连接单片机SPI总线的MISO管脚(SPI数据输出)、单片机通过这个管脚向SD卡内写 入数据。
    SCK连接单片机SPI总线的SCK(SPI时钟)
    SD管脚实际上在SD卡内部连接到了GND,当SD插座上没插入SD卡时,单 片机从这个管脚能读到高电平(前提是使用单片机内部上拉输入,或者外部增加一个上拉电阻),一旦插入SD卡,这个管脚就变成低电平,这个功能用来检测是否 插入SD卡。
    RSV1和RSV2是保留功能管脚,不需要操作。
    MicroSD卡的连接和SD卡大同小异,只是MicroSD卡比SD卡少 一个GND管脚,所以不能使用上面做的这种插入卡的检测,实际上现在很多SD卡/MicroSD卡插座都有插入检测管脚,当然,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上当然 也要贵一些
顺便提一下,普通SD卡插座最多5块钱。

    SPI命令格式
   

Byte 1

Byte2-5

Byte 6

7

6

5        0

31       0

7

0

0

1

Command

Command Argument

CRC

1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测试SD卡读 写的程序,程序是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编写的,对于Atmega的其他单片机仅需要做管脚改动就可以使用,其他单片机更改要更大。
sd.h
//******************************************************************
//SPI 各线所占用的端口
#define SD_SS          PB6                         
#define SD_SCK         PB1
#define SD_MOSI        PB2
#define SD_MISO        PB3
//******************************************************************

#define SD_DDR         DDRB
#define SD_PORT        PORTB
#define SD_PIN         PINB

#define SD_SS_H        SD_PORT |= (1<
#define SDSS_L        SD_PORT &= ~(1<
#define SD_SCK_H       SD_PORT |= (1<
#define SD_SCK_L       SD_PORT &= ~(1<
#define SD_MOSI_H      SD_PORT |= (1<
#define SD_MOSI_L      SD_PORT &= ~(1<

#define SD_MISO_IN     (SD_PIN&(1<
//-------------------------------------------------------------
// 错误号
//-------------------------------------------------------------
#define INIT_CMD0_ERROR         0xFF
#define INIT_CMD1_ERROR         0xFE
#define WRITE_BLOCK_ERROR       0xFD
#define READ_BLOCK_ERROR        0xFC
#define TRUE                    0x01
//-------------------------------------------------------------
// MMC/SD 命令(命令号从40开始,只列出基本命令,并没有都使用)
//-------------------------------------------------------------
#define SD_RESET                0x40 + 0                  
#define SD_INIT                0x40 + 1
#define SD_READ_CSD            0x40 + 9
#define SD_READ_CID            0x40 + 10
#define SD_STOP_TRANSMISSION    0x40 + 12
#define SD_SEND_STATUS            0x40 + 13
#define SD_SET_BLOCKLEN        0x40 + 16
#define SD_READ_BLOCK            0x40 + 17
#define SD_READ_MULTI_BLOCK    0x40 + 18
#define SD_WRITE_BLOCK            0x40 + 24
#define SD_WRITE_MULTI_BLOCK    0x40 + 25

//片选关(MMC/SD-Card Invalid)
#define SD_Disable()   SD_SS_H
//片选开 (MMC/SD-Card Active)
#define SD_Enable()    SD_SS_L

SD_TEST.C
//****************************************************************************************/
//ICC-AVR application builder : 03-5-20 8:39:11
// Target : M128
// Crystal: 3.6864Mhz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d.h'
void uart0_init(void);
void putchar(unsigned char content);
void putstr(unsigned char *s);
void SD_Port_Init(void);
unsigned char SD_Init(void);
unsigned char SD_write_sector(unsigned long addr,unsigned char *Buffer);
unsigned char SD_read_sector(unsigned long addr,unsigned char *Buffer);
unsigned char SPI_TransferByte(unsigned char byte);
unsigned char Write_Command_SD(unsigned char cmd,unsigned long address);
unsigned long SD_find(void);
//**************************************************************************
// 串口调试程序
//**************************************************************************
void uart0_init(void)
{
UCSR0B = 0x00; //disable while setting baud rate
UCSR0A = 0x00;
UCSR0C = 0x06; // 00000110 UART0设置为异步模式、无奇偶校验、1位停止位、8位数据位
UBRR0L = 0x17; //set baud rate lo
UBRR0H = 0x00; //set baud rate hi 设置UART0口通信速率9600
UCSR0B = 0x18;
}
void putchar(unsigned char content)
{

while(!(UCSR0A & (1 << UDRE0))); /*    判断上次发送有没有完成    */
UDR0 = content;    /*    发送数据    */

}
void putstr(unsigned char *s)
{

while(*s)
{
putchar(*s);
s++;
}

}

//****************************************************************************
// 端口初始化
void SD_Port_Init(void)
//****************************************************************************
{
SD_PORT        |= (1<<
SD_DDR         |= (1<<<
SD_DDR         &= ~(1<
}

//****************************************************************************
// 初始化 MMC/SD 卡为SPI模式
unsigned char SD_Init(void)
//****************************************************************************
{
unsigned char retry,temp;
unsigned char i;


SPCR=0x53;                           //设定SPI为128分频,慢速进行初始化
SPSR=0x00;

for (i=0;i<0x0f;i++)          
{
SPI_TransferByte(0xff); //延迟74个以上的时钟
}

SD_Enable();                    //开片选

SPI_TransferByte(SD_RESET);    //发送复位命令
SPI_TransferByte(0x00);
SPI_TransferByte(0x00);
SPI_TransferByte(0x00);
SPI_TransferByte(0x00);
SPI_TransferByte(0x95);          

SPI_TransferByte(0xff);
SPI_TransferByte(0xff);

retry=0;
do{
temp="Write"_Command_SD(SD_INIT,0);      //发送初始化命令
retry++;
if(retry==100)                             //重试100次
{
SD_Disable();                     //关片选

return(INIT_CMD1_ERROR);      //如果重试100次失败返回错误号

}
}while(temp!=0);                            

MSD_Disable();                                  //关片选

SPCR=0x50;                                        //设置SPI为2分频。进行高速读写
SPSR=0x01;

return(TRUE);                                  //返回成功
}

//****************************************************************************
// 发送命令给 MMC/SD卡
//Return: 返回MMC/SD卡对命令响应的第2字节,作为命令成功判断
unsigned char Write_Command_SD(unsigned char cmd,unsigned long address)
//****************************************************************************
{
unsigned char tmp;
unsigned char retry="0";

SD_Disable();
SPI_TransferByte(0xFF);

SD_Enable();

SPI_TransferByte(cmd);                     //将32位地址进行移位作为地址字节                                    
SPI_TransferByte(address>>24);
SPI_TransferByte(address>>16);
SPI_TransferByte(address>>8);
SPI_TransferByte(address);
SPI_TransferByte(0xFF);

SPI_TransferByte(0xFF);

do{
tmp = SPI_TransferByte(0xFF);    //发送8个时钟接受最后一个字节                                                                  
retry++;
}while((tmp==0xff)&&(retry<8));
return(tmp);

}


//****************************************************************************
// 写一个扇区(512Byte) to MMC/SD-Card
//如果写完成返回TRUE
unsigned char SD_write_sector(unsigned long addr,unsigned char *Buffer)
//****************************************************************************
{
unsigned char temp;
unsigned int i;

SPI_TransferByte(0xFF);                                    //延迟8个时钟            
SD_Enable();                                            //开片选

temp = Write_Command_MMC(MMC_WRITE_BLOCK,addr<<9);        //发送写扇区命令
if(temp != 0x00)
{
SD_Disable();
return(temp);
}

SPI_TransferByte(0xFF);
SPI_TransferByte(0xFF);
SPI_TransferByte(0xFE);

for (i=0;i<512;i++)
{
SPI_TransferByte(*Buffer++); //发送512字节数据
}

//CRC-Byte
SPI_TransferByte(0xFF); //Dummy CRC
SPI_TransferByte(0xFF); //CRC Code

temp = SPI_TransferByte(0xFF);   //读SD卡运行响应
if((temp & 0x1F)!=0x05)             //如果最后4位为0101,为操作成功。否则为操作失败。
{
SD_Disable();

return(WRITE_BLOCK_ERROR); //返回错误
}

while (SPI_TransferByte(0xFF) != 0xFF);

SD_Disable();
return(TRUE);                            //返回成功
}
//****************************************************************************
// 读512字节 from MMC/SD-Card
//如果成功返回TRUE
unsigned char SD_read_sector(unsigned long addr,unsigned char *Buffer)
//****************************************************************************
{
unsigned char temp;
unsigned int i;
unsigned char data;



SPI_TransferByte(0xff);                                                

MMC_Enable();

temp = Write_Command_SD(SD_READ_BLOCK,addr<<9);//发送读扇区命令

if(temp != 0x00)
{
SD_Disable();

return(READ_BLOCK_ERROR);                //返回错误号               
}

while(SPI_TransferByte(0xff) != 0xfe);


for(i=0;i<512;i++)
{
data = SPI_TransferByte(0xff);        //存数据

*Buffer++=data;


}

SPI_TransferByte(0xff);                        //读CRC码
SPI_TransferByte(0xff);                        //读CRC码

SD_Disable();

return(TRUE);                                    //返回成功
}
//**************************************************************************
// 查找数据开始标志(预设DATASTART)根据实际需要删改
//**************************************************************************
unsigned long SD_find(void)                      
{    
unsigned long tmp="400";
unsigned char data[512];

do
{
SD_read_sector(tmp,data);                    //从0扇区开始查找
tmp++;                                        //查找DATASTART      

}while(!((data[0]=='D')&&(data[1]=='A')&&(data[2]=='T')&&(data[3]=='A')&&(data[4]=='S')&&(data[5]=='T')&&(data[6]=='A')&&(data[7]=='R')&&(data[8]=='T')));
return tmp;                                    //返回开始标志的下一个扇区
}    
//**************************************************************************
// 发送一个字节
//**************************************************************************
unsigned char SPI_TransferByte(unsigned char byte)
{
SPDR = byte;
while (!(SPSR & 0x80));                               //检测线路是否空闲                      
return SPDR;
}

//**************************************************************************
// 主程序例子
//**************************************************************************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long temp;
unsigned char data[512];
unsigned char data2[512]={'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unsigned char comm1[]={'/r/nhello world/r/n'};
unsigned char comm2[]={'/r/nSD_INIT OK/r/n'};
uart0_init();
SD_Port_Init();                     //端口初始化
if(SD_Init()== 0x01)
{                                      //SD卡初始化,并读取返回值
putstr(comm2);
}
temp="SD"_find();                      //查找DATASTART数据开始标志,返回下一扇区地址
SD_read_sector(1001,data);             //读取temp地址的512字节数据,512字节数据存入data数组
putstr(data);               
SD_write_sector(temp,data2);         //将data2数组512字节数据写入temp扇区
}

测试程序很简单,仅仅是做了一下读写SD卡的测试。

    关于SD卡的几点注意事项。
    1、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SD卡每次读写数据的最小单位是1个扇区,即512个字节。
    2、SD卡与单片机连接的 SPI总线不能太长,要尽量短。这样的好处是速度可以更快,也不容易出错。
    3、虽然我们并不关心FAT文件表,但是我们仍然要关心SD卡的存储结构,如果我们不想使用PC机来读取保存在SD卡上的数据那我们就不用关心SD存储结构了。但,作为一个大容量的可移动存储设备,不能用PC机来读取是个很大的遗憾,我解决这个遗憾的方法如下:
    3-1、因为我不了解FAT复杂的结构,所以我做的程序没法去按照FAT表的各项功能来进行创建文件、删除文件、创建目录等等操作。
    3-2、虽然我们的单片机不能创建文件,但是PC机是可以创建文件的啊!所以我使用PC机将SD卡格式化,之后在SD卡上创建一个大文件,比如我的128M的SD卡上我建立了一个100M的文件。这里需要注意一下,一般使用windows创建文件的功能时是没有办法指定创建文件的大小的,空文件就是0个字节的长度,而我们是需要一个固定长度的文件的,所以我用VC编写了一个小软件,这个软件可以为我创建一个100M长度的空文件,记住,这点很重要:一个固定长度的空文件
    3-3、虽然我们建立了个文件在SD卡上,可是我们因为不去了解FAT表,所以我们一样不知道这个文件到底位于SD卡的什么地方,不要以为它会在0字节的地方开始,为了找到这个文件的开始位置,我们可以在建立的那个空文件的开头写上几个字符,比如我程序里面写的“DATASTART”,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扇区一个扇区的去找这个几个特殊的字符,这是个笨方法,但却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缺点:a、如果文件建立在整个SD卡的后面,那找到这个文件需要漫长的等待。b、如果碰巧某个文件里面也有我们定义的那个特殊字符串的话,那就乱套了!不过好在我们使用的SD卡一般都是专用的,并不能拿去做其他应用,比如从公司copy点文件回家之类的,那就能保证这个SD卡上文件的简单性,即只有我们需要的那个文件,其他文件并不存在,而且这个文件肯定会从SD卡开始的那些扇区中的某一个开始。这样说来的话找到这个字符串也不是那么慢嘛!^_^。不过这里要建议一下,在使用SD卡之前最好用windows将它完全格式话一下。
    3-4、一旦我们找到了我们要写入文件的起始位置(它一般表示为一个扇区号),那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起始扇区的下一个扇区写入数据了。
    4、OK,看起来很简单!有了这种存储方式我们还需要IIC接口的 EEPROM干吗呢?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深入理解SD卡基础原理以及内部结构的总结 (转)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lora:low-rank adap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THUNLP 领读 ICLR 低秩微调大模型 LoRA OpenBMB论文速读 第3期 哔哩哔哩 bilibili 用脑图 十分钟 OpenBMB 论文速读 第3 期来了 本期领读人是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的本科生 带大家高效读完一篇关
  • 算法训练营第二十八天(8.11)

    目录 LeeCode 455 Assign Cookies LeeCode 376 Wiggle Subsequence LeeCode 53 Maximum Subarray LeeCode 455 Assign Cookies 题目地址
  • hbuilder webapp支付宝app支付

    前言 支付类的东西都是按照官方写的文档一步一步来就可以搞定 关键就是第一次弄 一脸懵 不成功就很烦躁 这次项目用的是hbuilder打包的app方式 框架用的是mui 其实app支付的重点就是在签名这块 官方有工具可以验签 一般签名不错的话
  • Java学习之抽象类&接口

    一 抽象类 1 抽象类的概述 一个没有方法体的方法应该定义为抽象方法 而类中如果有抽象方法 该类必须定义为抽象类 2 抽象类的特点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必须使用 abstract 关键字修饰 抽象类的定义 public abstract cla
  • 回归方法--一元回归,多元回归,逐步归回,Logistic 回归

    数学建模专栏 第三篇 MATLAB数据建模方法 上 常用方法 2017 07 21 卓金武 MATLAB 作 者 简 介 卓金武 MathWorks中国高级工程师 教育业务经理 在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 数学建模 量化投资和优化等科学
  • Linux上如何查看某个进程的线程

    问题 我的程序在其内部创建并执行了多个线程 我怎样才能在该程序创建线程后监控其中单个线程 我想要看到带有它们名称的单个线程详细情况 如 CPU 内存使用率 线程是现代操作系统上进行并行执行的一个流行的编程方面的抽象概念 当一个程序内有多个线
  • JAVA中&&和两种符号

    可以用作逻辑与的运算符 表示逻辑与 and 当运算符两边的表达式的结果都为true时 整个运算结果才为true 否则 只要有一方为false 则结果为false 还具有短路的功能 即如果第一个表达式为false 则不再计算第二个表达式 例如
  • uni-app 微信小程序 onReachBottom 不生效

    问题描述 uni app 微信小程序 页面滑到底部 onReachBottom 没有生效 代码 pages json 配置 path style navigationBarTitleText 列表 onReachBottomDistance
  • 配置nginx服务器需要修改的配置文件为,01_Nginx安装,nginx下部署项目,nginx.conf配置文件修改,相关文件配置...

    1 下载Nginx 进入Nginx下载地址 http nginx org 2 下载pcre 这个是一个正则表达式的库 Nginx做rewriter的时候回用到这个库 进入pcre的官网 rewrite模式需要pcre http www pc
  • C语言的算法渐进分析

    C语言的基本结构 C语言由头文件组成 在C语言的源代码中有多个源文件 每一个源文件中包含了主函数 库函数以及自动以函数 源程序中可以有多个源文件 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主函数 并且只能从主函数开始执行 C语言的格式为一行一句 在源程序
  • Android冷启动优化解析,flutter瀑布流列表

    TotalTime 242 WaitTime 288 Complete ThisTime 是指调用过程中最后一个Activity启动时间到这个Activity的 startActivityAndWait调用结束 TotalTime 是指调用
  • 云计算背后的秘密:NoSQL诞生的原因和优缺点

    聊聊为什么NoSQL会在关系型数据库已经非常普及的情况下异军突起 诞生的原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各种类型的应用层出不穷 所以导致在这个云计算的时代 对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下面这四个方面 1 低延迟的读写速度 应用快速地反应能
  • TiDB介绍

    目录 TiDB 简介 一 四大核心应用场景 二 TiDB 整体架构 三 TiDB 数据库的存储 Key Value Pairs 键值对 本地存储 RocksDB Raft 协议 Region MVCC 分布式 ACID 事务 参考 TiDB
  • 002-数据结构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一 概述 对于同一个问题来说 可以有多种解决问题的算法 尽管算法不是唯一的 但是对于问题本身来说相对好的算法还是存在的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区分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要从 时效 和 存储 两方面来看 好的算法应该具备时效高和存储低的特点 这里的
  • 美团二面:如果每天有百亿流量,你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

    V xin ruyuanhadeng获得600 页原创精品文章汇总PDF 目录 前情提示 什么是数据一致性 一个数据计算链路的梳理 数据计算链路的bug 电商库存数据的不一致问题 大型系统的数据不一致排查有多困难 一 前情提示 这篇文章 咱
  • 顺序查找算法C语言实现

    顺序查找算法 实现思想 静态查找表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时 顺序查找的查找过程为 从表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元素开始 逐个同记录的关键字做比较 如果匹配成功 则查找成功 反之 如果直到表中第一个关键字查找完也没有成功匹配 则查找失败 应用场景 顺序查
  • SpringBoot-基础-10-自动配置类常用注解

    SpringBoot 基础 10 自动配置类常用注解 一 自动配置类 XXXAutoConfiguration XxxxAutoConfiguration类的含义是 自动配置类 目的是给容器中添加组件 从上示例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动配置类常
  • HTML标题

    目录 HTML 标题 实例 标题很重要 HTML 水平线 实例 HTML 注释以及在PyCharm中快速添加注释 实例 HTML 提示 如何查看源代码 来自本页的实例 HTML 标签参考手册 一个完整的实例 在 HTML 文档中 标题很重要
  • 筛选法与试除法 判断素数

    素数的求解方法 第一种 试除法 第二种 筛选法 试除法 顾名思义 求一个数X是不是素数 就试用小于x大于1区间的自然数 只要有一个能整除 那么x就不是素数 否则就是 以输出100 200之间的素数为例 include
  • 深入理解SD卡基础原理以及内部结构的总结 (转)

    1 简介 SD卡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是一种为满足安全性 容量 性能和使用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存储器件 SD卡允许在两种模式下工作 即SD模式和SPI模式 本 系统采用SPI模式 本小节仅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