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

2023-11-08

当我对HTTP的认知还停留在HTTP2.0时,HTTP协议已经发展3.0了。

参考下知乎:HTTP/3 原理实战 - 知乎

大厂对于新技术的追求总是处于行业前列,HTTP3就是其中之一。既然大厂都逐渐在使用了,那说明它经过了一系列的实践的考验,具备投入生产使用的资格了。

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看官方!看官方!看官方!

下方是原文摘抄:

2015 年 HTTP/2 标准发表后,大多数主流浏览器也于当年年底支持该标准。此后,凭借着多路复用、头部压缩、服务器推送等优势,HTTP/2 得到了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青睐。不知不觉的 HTTP 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鹅厂也紧跟技术潮流,很多项目也在逐渐使用 HTTP/3。本文基于兴趣部落接入 HTTP/3 的实践,聊一聊 HTTP/3 的原理以及业务接入的方式。

1. HTTP/3 原理

1.1 HTTP 历史

在介绍 HTTP/3 之前,我们先简单看下 HTTP 的历史,了解下 HTTP/3 出现的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1999 年设计的 HTTP/1.1 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 Google 在 2009 年设计了基于 TCP 的 SPDY,后来 SPDY 的开发组推动 SPDY 成为正式标准,不过最终没能通过。不过 SPDY 的开发组全程参与了 HTTP/2 的制定过程,参考了 SPDY 的很多设计,所以我们一般认为 SPDY 就是 HTTP/2 的前身。无论 SPDY 还是 HTTP/2,都是基于 TCP 的,TCP 与 UDP 相比效率上存在天然的劣势,所以 2013 年 Google 开发了基于 UDP 的名为 QUIC 的传输层协议,QUIC 全称 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希望它能替代 TCP,使得网页传输更加高效。后经提议,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正式将基于 QUIC 协议的 HTTP (HTTP over QUIC)重命名为 HTTP/3。

1.2 QUIC 协议概览

TCP 一直是传输层中举足轻重的协议,而 UDP 则默默无闻,在面试中问到 TCP 和 UDP 的区别时,有关 UDP 的回答常常寥寥几语,长期以来 UDP 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很快但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但有时候从另一个角度看,缺点可能也是优点。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快速 UDP 网络连接) 基于 UDP,正是看中了 UDP 的速度与效率。同时 QUIC 也整合了 TCP、TLS 和 HTTP/2 的优点,并加以优化。用一张图可以清晰地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那 QUIC 和 HTTP/3 什么关系呢?QUIC 是用来替代 TCP、SSL/TLS 的传输层协议,在传输层之上还有应用层,我们熟知的应用层协议有 HTTP、FTP、IMAP 等,这些协议理论上都可以运行在 QUIC 之上,其中运行在 QUIC 之上的 HTTP 协议被称为 HTTP/3,这就是”HTTP over QUIC 即 HTTP/3“的含义。

因此想要了解 HTTP/3,QUIC 是绕不过去的,下面主要通过几个重要的特性让大家对 QUIC 有更深的理解。

1.3 零 RTT 建立连接 

用一张图可以形象地看出 HTTP/2 和 HTTP/3 建立连接的差别。

 

HTTP/2 的连接需要 3 RTT,如果考虑会话复用,即把第一次握手算出来的对称密钥缓存起来,那么也需要 2 RTT,更进一步的,如果 TLS 升级到 1.3,那么 HTTP/2 连接需要 2 RTT,考虑会话复用则需要 1 RTT。有人会说 HTTP/2 不一定需要 HTTPS,握手过程还可以简化。这没毛病,HTTP/2 的标准的确不需要基于 HTTPS,但实际上所有浏览器的实现都要求 HTTP/2 必须基于 HTTPS,所以 HTTP/2 的加密连接必不可少。而 HTTP/3 首次连接只需要 1 RTT,后面的连接更是只需 0 RTT,意味着客户端发给服务端的第一个包就带有请求数据,这一点 HTTP/2 难以望其项背。那这背后是什么原理呢?我们具体看下 QUIC 的连接过程。

Step1:首次连接时,客户端发送 Inchoate Client Hello 给服务端,用于请求连接;

Step2:服务端生成 g、p、a,根据 g、p 和 a 算出 A,然后将 g、p、A 放到 Server Config 中再发送 Rejection 消息给客户端;

Step3:客户端接收到 g、p、A 后,自己再生成 b,根据 g、p、b 算出 B,根据 A、p、b 算出初始密钥 K。B 和 K 算好后,客户端会用 K 加密 HTTP 数据,连同 B 一起发送给服务端;

Step4:服务端接收到 B 后,根据 a、p、B 生成与客户端同样的密钥,再用这密钥解密收到的 HTTP 数据。为了进一步的安全(前向安全性),服务端会更新自己的随机数 a 和公钥,再生成新的密钥 S,然后把公钥通过 Server Hello 发送给客户端。连同 Server Hello 消息,还有 HTTP 返回数据;

Step5:客户端收到 Server Hello 后,生成与服务端一致的新密钥 S,后面的传输都使用 S 加密。

这样,QUIC 从请求连接到正式接发 HTTP 数据一共花了 1 RTT,这 1 个 RTT 主要是为了获取 Server Config,后面的连接如果客户端缓存了 Server Config,那么就可以直接发送 HTTP 数据,实现 0 RTT 建立连接。

这里使用的是 DH 密钥交换算法,DH 算法的核心就是服务端生成 a、g、p 3 个随机数,a 自己持有,g 和 p 要传输给客户端,而客户端会生成 b 这 1 个随机数,通过 DH 算法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算出同样的密钥。在这过程中 a 和 b 并不参与网络传输,安全性大大提高。因为 p 和 g 是大数,所以即使在网络中传输的 p、g、A、B 都被劫持,那么靠现在的计算机算力也没法破解密钥。

1.4 连接迁移

TCP 连接基于四元组(源 IP、源端口、目的 IP、目的端口),切换网络时至少会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导致连接发生变化。当连接发生变化时,如果还使用原来的 TCP 连接,则会导致连接失败,就得等原来的连接超时后重新建立连接,所以我们有时候发现切换到一个新网络时,即使新网络状况良好,但内容还是需要加载很久。如果实现得好,当检测到网络变化时立刻建立新的 TCP 连接,即使这样,建立新的连接还是需要几百毫秒的时间。

QUIC 的连接不受四元组的影响,当这四个元素发生变化时,原连接依然维持。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道理很简单,QUIC 连接不以四元组作为标识,而是使用一个 64 位的随机数,这个随机数被称为 Connection ID,即使 IP 或者端口发生变化,只要 Connection ID 没有变化,那么连接依然可以维持。

 

1.5 队头阻塞/多路复用

HTTP/1.1 和 HTTP/2 都存在队头阻塞问题(Head of line blocking),那什么是队头阻塞呢?

TCP 是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即发送请求后需要收到 ACK 消息,以确认对方已接收到数据。如果每次请求都要在收到上次请求的 ACK 消息后再请求,那么效率无疑很低。后来 HTTP/1.1 提出了 Pipelining 技术,允许一个 TCP 连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这样就大大提升了传输效率。

在这个背景下,下面就来谈 HTTP/1.1 的队头阻塞。下图中,一个 TCP 连接同时传输 10 个请求,其中第 1、2、3 个请求已被客户端接收,但第 4 个请求丢失,那么后面第 5 - 10 个请求都被阻塞,需要等第 4 个请求处理完毕才能被处理,这样就浪费了带宽资源。

 因此,HTTP 一般又允许每个主机建立 6 个 TCP 连接,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带宽资源,但每个连接中队头阻塞的问题还是存在。

HTTP/2 的多路复用解决了上述的队头阻塞问题。不像 HTTP/1.1 中只有上一个请求的所有数据包被传输完毕下一个请求的数据包才可以被传输,HTTP/2 中每个请求都被拆分成多个 Frame 通过一条 TCP 连接同时被传输,这样即使一个请求被阻塞,也不会影响其他的请求。如下图所示,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请求,相同颜色的色块代表请求被切分的 Frame。

事情还没完,HTTP/2 虽然可以解决“请求”这个粒度的阻塞,但 HTTP/2 的基础 TCP 协议本身却也存在着队头阻塞的问题。HTTP/2 的每个请求都会被拆分成多个 Frame,不同请求的 Frame 组合成 Stream,Stream 是 TCP 上的逻辑传输单元,这样 HTTP/2 就达到了一条连接同时发送多条请求的目标,这就是多路复用的原理。我们看一个例子,在一条 TCP 连接上同时发送 4 个 Stream,其中 Stream1 已正确送达,Stream2 中的第 3 个 Frame 丢失,TCP 处理数据时有严格的前后顺序,先发送的 Frame 要先被处理,这样就会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第 3 个 Frame,Stream3 和 Stream4 虽然已到达但却不能被处理,那么这时整条连接都被阻塞。

还有很多,懒得抄了,看原文看原文!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HTTP3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ST表初识(C++)

    ST表 Sparse Table 稀疏表 一种数据结构 主要用来解决静态的区间最大 最小值问题 主要思想 倍增思想 在看ST表之前 先看一个问题 2 4 1 5 3 在这个序列中找出区间 1 3 3 5 1 5 max 1 3 4 max
  • Krpano全景制作使用笔记

    目录 一 前言 二 软件下载安装 三 软件使用 1 软件文件夹说明 1 docu文件夹 2 templates文件夹 3 viewer文件夹 4 droplet bat文件 a MAKE PANO NORMAL Droplet bat b
  • 5.docker可视化工具(Portainer)

    本文操作 在 192 168 204 102 机器执行 安装最新版 portainer 请使用 portainer portainer ce 镜像 图片来源 https hub docker com r portainer portaine
  • 02搭建Spark单机环境2

    目录 一 在三台虚拟机上面安装lrzsz 二 在三台虚拟机上安装配置jdk 三 配置完全分布模式Hadoop 配置文件 hdfs site xml 配置文件 mapred site xml 配置文件 yarn site xml 四 格式化与
  • [Java初学] 第一次作业 hello.java直接调用同根目录下的其他类 A.java 、B.java、C.java

    hello java public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ystem out println 您好 只需编译我 A a new A a fA B b new B b
  • Zookeeper与kafka

    zookeeper概述 Zookeeperl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的 为分布式框架提供协调服务的Apache项目 Zookeeper 工作机制 zookeeper从设计模式角度来理解 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 它负责存储和管
  • win8下找到计算器并转换为程序员模式

    最近想用计算器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转化的功能 发现win8没有开始菜单了 从网上查了查 原来指令如此简单 特此做笔记 谨防忘记 操作 win r打开运行 输入calc 确定就出来了 首先看到的界面是 然后我们点击查看 程序员 就变成了 这样我
  • 关于哈工大操作系统实验三出现 task[0] trying to sleep 的解决方法

    问题 最近做哈工大操作系统实验三时明明代码没写错但是执行 run后出现以下情况 原因和解决方法 再各种比对和研究下发现这个问题原因在于加载文件系统的setup不能放在进程0里 不然会导致进程0休眠 可是别人并没有出现这个情况 尝试了网上很多
  • Kafka C++客户端库librdkafka笔记

    目录 目录 1 1 前言 2 2 缩略语 2 3 配置和主题 3 3 1 配置和主题结构 3 3 1 1 Conf 3 3 1 2 ConfImpl 3 3 1 3 Topic 3 3 1 4 TopicImpl 3 4 线程 4 5 消费
  • 工具URL

    流程图 画图工具 https www processon com
  • java 实现TCP和UDP的底层

    JAVA Socket 底层是怎样基于TCP IP 实现的 图片 2012 08 09 22 54 35 标签 java socket连接分类 JavaSE 首先必须明确 TCP IP模型中有四层结构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
  • 在CentOS8中安装PHP8.0

    我的系统版本 cat etc redhat release 1 下载PHP安装文件 网址 https downloads php net pollita wget https downloads php net pollita php 8
  • 论文笔记:Temporal Regularized Matrix Factorization forHigh-dimensional Time Series Prediction

    0 摘要 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在现代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高维 如气候学和需求预测 例如 在需求预测中 项目数量可能高达50 000个 此外 数据通常是嘈杂的 充满缺失值 因此 现代应用程序需要高度可伸缩的方法 并且能够处理损坏或丢失值的噪声数据 然
  • 小程序下拉加载更多数据

    1 功能介绍 1 1 简单列表分页 功能描述 拖动下拉条 可以加载更多内容 1 1 1 实现步骤 1 1 1 1 配置 json文件 1 在app json页面配置 enablePullDownRefresh true 这会让下拉刷新效果适
  • STL 中查找算法使用总结

    顺序查找元素 find 头文件 包含在头文件 include 中 算法作用 使用 操作符 从给定的区间中查找和指定元素值相等的第一个元素 返回其迭代器 适用容器 适用于所有的序列容器 代码示例 vector
  • java 使用RabbitMQ示例

    RabbitMQ简介 RabbitMQ是一个受欢迎的消息代理 通常用于应用程序之间或者程序的不同组件之间通过消息来进行集成 具有高可用高并发的优点 适合集群服务器 采用 Erlang实现 对主要的编程语言都有客户端支持 RabbitMQ环境
  • java的JVM与垃圾回收机制

    核心机制 Java虚拟机 JVM是一个虚拟的计算机 具有指令集并使用不同的存储区域 负责执行指 令 管理数据 内存 寄存器 对于不同的平台 有不同的虚拟机 只有某平台提供了对应的java虚拟机 java程序才可在此平台运行 Java虚拟机机
  • python web自动化实现登录多次 利用ddt数据驱动读取账号信息

    web自动化实现多个用户登录某系统 使用python代码实现 首先创建读取测试数据的方法 代码如下 import unittest from time import sleep from ddt import ddt data 引入ddt驱
  • 【笔记】对称密码之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

    目录 一 前言 二 分组密码概述 2 1分组密码的设计原则 2 2混淆和扩散 三 分组加密法的模式 3 1电码本ECB Electronic Code Book 模式 3 2密码分组链接CBC Cipher Block Chaining 模
  • HTTP3

    当我对HTTP的认知还停留在HTTP2 0时 HTTP协议已经发展3 0了 参考下知乎 HTTP 3 原理实战 知乎 大厂对于新技术的追求总是处于行业前列 HTTP3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大厂都逐渐在使用了 那说明它经过了一系列的实践的考验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