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与高并发--------线程

2023-11-13

一、线程的基础概念

一、基础概念

1.1 进程与线程

什么是进程?

进程是指运行中的程序。 比如我们使用钉钉,浏览器,需要启动这个程序,操作系统会给这个程序分配一定的资源(占用内存资源)。

什么线程?

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每个线程执行的都是某一个进程的代码的某个片段。

举个栗子:房子与人

比如现在有一个100平的房子,这个方式可以看做是一个进程

房子里有人,人就可以看做成一个线程。

人在房子中做一个事情,比如吃饭,学习,睡觉。这个就好像线程在执行某个功能的代码。

所谓进程就是线程的容器,需要线程利用进程中的一些资源,处理一个代码、指令。最终实现进程锁预期的结果。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 根本不同: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的资源,而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
  • 资源方面:同一个进程下的线程共享进程中的一些资源。线程同时拥有自身的独立存储空间。进程之间的资源通常是独立的。
  • 数量不同:进程一般指的就是一个进程。而线程是依附于某个进程的,而且一个进程中至少会有一个或多个线程。
  • 开销不同:毕竟进程和线程不是一个级别的内容,线程的创建和终止的时间是比较短的。而且线程之间的切换比进程之间的切换速度要快很多。而且进程之间的通讯很麻烦,一般要借助内核才可以实现,而线程之间通讯,相当方面。

1.2 多线程

什么是多线程?

多线程是指:单个进程中同时运行多个线程。

多线程的不低是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

可以通过避免一些网络IO或者磁盘IO等需要等待的操作,让CPU去调度其他线程。

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程序的效率,提高用户的体验。

比如Tomcat可以做并行处理,提升处理的效率,而不是一个一个排队。

比如要处理一个网络等待的操作,开启一个线程去处理需要网络等待的任务,让当前业务线程可以继续往下执行逻辑,效率是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的。

多线程的局限

  • 如果线程数量特别多,CPU在切换线程上下文时,会额外造成很大的消耗。
  • 任务的拆分需要依赖业务场景,有一些异构化的任务,很难对任务拆分,还有很多业务并不是多线程处理更好。
  • 线程安全问题:虽然多线程带来了一定的性能提升,但是再做一些操作时,多线程如果操作临界资源,可能会发生一些数据不一致的安全问题,甚至涉及到锁操作时,会造成死锁问题。

1.3 串行、并行、并发

什么是串行:

串行就是一个一个排队,第一个做完,第二个才能上。

什么是并行:

并行就是同时处理。(一起上!!!)

什么是并发:

这里的并发并不是三高中的高并发问题,这里是多线程中的并发概念(CPU调度线程的概念)。CPU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复切换执行不同的线程,看似好像是并行,但是只是CPU高速的切换。

并行囊括并发。

并行就是多核CPU同时调度多个线程,是真正的多个线程同时执行。

单核CPU无法实现并行效果,单核CPU是并发。

1.4 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

同步与异步:执行某个功能后,被调用者是否会主动反馈信息

阻塞和非阻塞:执行某个功能后,调用者是否需要一直等待结果的反馈。

两个概念看似相似,但是侧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步阻塞:比如用锅烧水,水开后,不会主动通知你。烧水开始执行后,需要一直等待水烧开。

同步非阻塞:比如用锅烧水,水开后,不会主动通知你。烧水开始执行后,不需要一直等待水烧开,可以去执行其他功能,但是需要时不时的查看水开了没。

异步阻塞:比如用水壶烧水,水开后,会主动通知你水烧开了。烧水开始执行后,需要一直等待水烧开。

异步非阻塞:比如用水壶烧水,水开后,会主动通知你水烧开了。烧水开始执行后,不需要一直等待水烧开,可以去执行其他功能。

异步非阻塞这个效果是最好的,平时开发时,提升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异步非阻塞的方式处理一些多线程的任务。

二、线程的创建

线程的创建分为三种方式:

2.1 继承Thread类 重写run方法

启动线程是调用start方法,这样会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并执行线程的任务。

如果直接调用run方法,这样会让当前线程执行run方法中的业务逻辑。

public class Mi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Job t1 = new MyJob();
        t1.start();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 + i);
        }
    }

}
class MyJob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MyJob:" + i);
        }
    }
}

2.2 实现Runnable接口 重写run方法

public class Mi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1 = new Thread(myRunnable);
        t1.start();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 + i);
        }
    }

}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System.out.println("MyRunnable:" + i);
        }

    }
}

最常用的方式:

  • 匿名内部类方式: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 + i);
            }
        }
    });
    
  • lambda方式: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lambda:" + i);
        }
    });
    

2.3 实现Callable 重写call方法,配合FutureTask

Callable一般用于有返回结果的非阻塞的执行方法

同步非阻塞。

public class Mi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1. 创建MyCallable
        MyCallable myCallable = new MyCallable();
        //2. 创建FutureTask,传入Callable
        FutureTask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myCallable);
        //3. 创建Thread线程
        Thread t1 = new Thread(futureTask);
        //4. 启动线程
        t1.start();
        //5. 做一些操作
        //6. 要结果
        Object count = futureTask.get();
        System.out.println("总和为:" + count);
    }
}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100; i++) {
            count += i;
        }
        return count;
    }
}

2.4 基于线程池构建线程

追其底层,其实只有一种,实现Runnble

二、线程的使用

2.1 线程的状态

Java中给线程准备的6种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W:Thread对象被创建出来了,但是还没有执行start方法。

RUNNABLE:Thread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就为RUNNABLE状态(CPU调度/没有调度)

BLOCKED:synchronized没有拿到同步锁,被阻塞的情况

WAITING:调用wait方法就会处于WAITING状态,需要被手动唤醒

Object.wait with no timeout
Thread.join with no timeout
LockSupport.park

TIME_WAITING:调用sleep方法或者join方法,会被自动唤醒,无需手动唤醒

Thread.sleep
Object.wait with timeout
Thread.join with timeout
LockSupport.parkNanos
LockSupport.parkUntil

BLOCKED、WAITING、TIME_WAITING:都可以理解为是阻塞、等待状态,因为处在这三种状态下,CPU不会调度当前线程

TERMINATED:run方法执行完毕,线程生命周期到头了

在Java代码中验证一下效果

NEW: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
    System.out.println(t1.getState());
}

RUNNAB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while(true){

        }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System.out.println(t1.getState());
}

BLOCKE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Object obj = new Object();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 t1线程拿不到锁资源,导致变为BLOCKED状态
        synchronized (obj){

        }
    });
    // main线程拿到obj的锁资源
    synchronized (obj)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System.out.println(t1.getState());
    }
}

WAITIN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Object obj = new Object();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obj){
            try {
                obj.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System.out.println(t1.getState());
}

TIMED_WAITIN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System.out.println(t1.getState());
}

TERMINATE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1.start();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1.getState());
}

2.2 线程的常用方法

2.2.1 获取当前线程

Thread的静态方法获取当前线程对象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 获取当前线程的方法
    Thread main = Thread.currentThread();
    System.out.println(main);
    // "Thread[" + getName() + "," + getPriority() + "," +  group.getName() + "]";
    // Thread[main,5,main]
}
2.2.2 线程的名字

在构建Thread对象完毕后,一定要设置一个有意义的名称,方面后期排查错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1.setName("模块-功能-计数器");
    t1.start();
}
2.2.3 线程的优先级

其实就是CPU调度线程的优先级、

java中给线程设置的优先级别有10个级别,从1~10任取一个整数。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会排除参数异常的错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System.out.println("t1:" + i);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System.out.println("t2:" + i);
        }
    });
    t1.setPriority(1);
    t2.setPriority(10);
    t2.start();
    t1.start();
}
2.2.4 线程的让步

可以通过Thread的静态方法yield,让当前线程从运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if(i == 50){
                Thread.yield();
            }
            System.out.println("t1:" + i);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2:" + i);
        }
    });
    t2.start();
    t1.start();
}
2.2.5 线程的休眠

Thread的静态方法,让线程从运行状态转变为等待状态

sleep有两个方法重载:

  • 第一个就是native修饰的,让线程转为等待状态的效果
  • 第二个是可以传入毫秒和一个纳秒的方法(如果纳秒值大于等于0.5毫秒,就给休眠的毫秒值+1。如果传入的毫秒值是0,纳秒值不为0,就休眠1毫秒)

sleep会抛出一个InterruptedExcep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2.2.6 线程的强占

Thread的非静态方法join方法

需要在某一个线程下去调用这个方法

如果在main线程中调用了t1.join(),那么main线程会进入到等待状态,需要等待t1线程全部执行完毕,在恢复到就绪状态等待CPU调度。

如果在main线程中调用了t1.join(2000),那么main线程会进入到等待状态,需要等待t1执行2s后,在恢复到就绪状态等待CPU调度。如果在等待期间,t1已经结束了,那么main线程自动变为就绪状态等待CPU调度。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t1:" + i);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1.start();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 + i);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if (i == 1){
            try {
                t1.join(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2.2.7 守护线程

默认情况下,线程都是非守护线程

JVM会在程序中没有非守护线程时,结束掉当前JVM

主线程默认是非守护线程,如果主线程执行结束,需要查看当前JVM内是否还有非守护线程,如果没有JVM直接停止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t1:" + i);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1.setDaemon(true);
    t1.start();
}
2.2.8 线程的等待和唤醒

可以让获取synchronized锁资源的线程通过wait方法进去到锁的等待池,并且会释放锁资源

可以让获取synchronized锁资源的线程,通过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将等待池中的线程唤醒,添加到锁池

notify随机的唤醒等待池中的一个线程到锁池

notifyAll将等待池中的全部线程都唤醒,并且添加到锁池

在调用wait方法和notify以及norifyAll方法时,必须在synchronized修饰的代码块或者方法内部才可以,因为要操作基于某个对象的锁的信息维护。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sync();
    },"t1");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sync();
    },"t2");
    t1.start();
    t2.start();
    Thread.sleep(12000);
    synchronized (MiTest.class) {
        MiTest.class.notifyAll();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  {
    try {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i == 5) {
                MiTest.class.wait();
            }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2.3 线程的结束方式

线程结束方式很多,最常用就是让线程的run方法结束,无论是return结束,还是抛出异常结束,都可以

2.3.1 stop方法(不用)

强制让线程结束,无论你在干嘛,不推荐使用当然当然方式,但是,他确实可以把线程干掉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try {
            Thread.sleep(5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t1.stop();
    System.out.println(t1.getState());
}
2.3.2 使用共享变量(很少会用)

这种方式用的也不多,有的线程可能会通过死循环来保证一直运行。

咱们可以通过修改共享变量在破坏死循环,让线程退出循环,结束run方法

static volatile boolean flag = tr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while(flag){
            // 处理任务
        }
        System.out.println("任务结束");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flag = false;
}
2.3.3 interrupt方式

共享变量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线程默认情况下,    interrupt标记位:fals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 执行interrupt之后,再次查看打断信息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interrupt标记位:tur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 返回当前线程,并归位为false interrupt标记位:ture
    System.out.println(Thread.interrupted());
    // 已经归位了
    System.out.println(Thread.interrupted());

    //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while(!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 处理业务
        }
        System.out.println("t1结束");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t1.interrupt();
}

通过打断WAITING或者TIMED_WAITING状态的线程,从而抛出异常自行处理

这种停止线程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在框架和JUC中也是最常见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while(true){
            // 获取任务
            // 拿到任务,执行任务
            // 没有任务了,让线程休眠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基于打断形式结束当前线程");
                return;
            }
        }
    });
    t1.start();
    Thread.sleep(500);
    t1.interrupt();
}

wait和sleep的区别?

  • sleep属于Thread类中的static方法、wait属于Object类的方法
  • sleep属于TIMED_WAITING,自动被唤醒、wait属于WAITING,需要手动唤醒。
  • sleep方法在持有锁时,执行,不会释放锁资源、wait在执行后,会释放锁资源。
  • sleep可以在持有锁或者不持有锁时,执行。 wait方法必须在只有锁时才可以执行。

wait方法会将持有锁的线程从owner扔到WaitSet集合中,这个操作是在修改ObjectMonitor对象,如果没有持有synchronized锁的话,是无法操作ObjectMonitor对象的。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多线程与高并发--------线程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大数据入门核心技术-Impala】(一)Impala简介

    目录 一 Impala介绍 二 Impala优势 三 Impala主要功能 一 Impala介绍 Impala是Cloudera公司主导开发的新型查询系统 它提供SQL语义 能查询存储在Hadoop的HDFS和HBase中的PB级大数据 已
  • hibernateCRUD

    本文章的目的是实现hibernateDao层功能 但是具体的操作不在Dao层内完成 实体类 package com hibernate entity public class User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
  • 前端实现单元测试(代码版)

    Jest使用 下载 npm install save dev jest ts jest ts node jest globals types jest 在nodejs中支持ts ts执行报错 npx ts jest config init
  • 小白学习go之基础篇2 -- Slice切片的原理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为什么要有切片 二 切片是怎么实现的呢 1 Go的切片结构体 SliceHeader 2 初始化切片的两种方式 3 切片是在栈上分配内存的还是在堆 4 切片的扩容 三 切片的使用有什么坑需要注意呢 总结 前言 本文主要记
  • 【解决】mysql安装时,Unable to connect to any of the specified MySQL hosts

    解决方法 win r打开运行 输入regedit 打开注册表 更改注册表 找到HKEY LOCAL 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mysql 服务名 ImagePath 我原先的地址为
  • 性能调优篇07:Zabbix性能优化的几点原则

    性能调优 概述 使Zabbix系统正确调整以获得最佳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Zabbix性能优化的几点原则 确保zabbix内部组件性能处于被监控状态 调优的基础 使用硬件性能足够好的服务器 不同角色分开 使用各自独立的服务器 使用分布式部署 调
  • 统计:Flutter,开发采用量

    本文作者 徐宜生 原文发布于 群英传 Flutter这个东西出来这么久了 到底市场占有率怎么样呢 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一真实数据 也为了让大家了解当前Flutter在各大App中的使用情况 我今天下载了几百个App 占了手机将近80G空间 就为
  • 队列同步器AQS原理分析及具体实现

    Java中的并发编程很多都是以队列同步器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为基础的 例如ReentrantLock CountDownLatch等 下面介绍其构成以及相应的实现 构成 private volatile in
  • 【汽车电子】浅谈LIN总线

    目录 1 为何使用LIN总线 2 什么是LIN总线 3 LIN总线的主从关系 4 LIN的特点 5 LIN报文帧结构 6 LIN总线波形 7 帧类型 8 进度表 9 状态机的实现 10 总结 11 声明 1 为何使用LIN总线 在这里你可能
  • Vue常用的修饰符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应用场景?

    一 修饰符是什么 在程序世界里 修饰符是用于限定类型以及类型成员的声明的一种符号 在Vue中 修饰符处理了许多DOM事件的细节 让我们不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处理这些烦恼的事情 而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程序的逻辑处理 vue中修饰符分为以下五种
  • 一步一步详解LSTM网络【从RNN到LSTM到GRU等,直至attention】

    一步一步详解LSTM网络 从RNN到LSTM到GRU等 直至attention 0 前言 1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循环神经网络 2 The Problem of Long Term Dependencies长期
  • import sys

    import sys 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来源 1 首先 先看一段代码 1 from sys import argv 2 script first second third argv 3 print The script is called
  • 3A之自动白平衡(AWB)篇

    在手机相机的专业模式中 可以看到有一个白平衡 WB 调节的选项 什么是AWB 人眼视觉系统具有颜色恒常性的特点 对物体的观察不受光源的影响 本质上是白色的物体 在不同色温 反射光线颜色不同的场景下 经过人眼的视觉系统矫正后还是白色 而对于C
  • 信息安全渗透测试都需要学习哪些内容?

    这个问题 说实话 在2019年之前 其实关注信息安全相关的人并不多 对于市场来讲 信息安全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 但大家都知道 在中国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 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步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随着等保2 0出台 相应的信息行业
  • 阿里开源FASTJSON2,为FASTJSON重构升级,目标是为下一个十年提供一个高性能的JSON库

    大厂杂谈关注到阿里最近开源了fastjson2 推出几天已经获得500多的star FASTJSON2是FASTJSON项目的重要升级 目标是为下一个十年提供一个高性能的JSON库 持JSON JSONB两种协议 JSONPath是一等公民
  • 代码质量保障第2讲:单元测试 - 浅谈单元测试

    代码质量保障第2讲 单元测试 浅谈单元测试 本文是代码质量保障第2讲 浅谈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unit testing 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 这是基础 所以围绕着单元测试 我从网上搜集和总结了相关的概念 以助你完善体系
  • 「OKR 理论篇」5 分钟快速掌握 OKR 管理法

    近几年在企业管理领域有一个很火的词 OKR 它发源于英特尔 兴盛于Google 随着字节跳动等互联网新贵的迅速崛起 引起了越来越多创新企业的关注 然而 对大部分公司而言 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 OKR 理念 往往将 OKR 与绩效考核等同起来
  • 用朴素贝叶斯做垃圾邮件分类&demo

    贝叶斯公式 全概公式 思路和实现 最终的目标 对于一封邮件 分词得到 我们需要求出给定的条件下 这封邮件是垃圾邮件的概率 即求出 这里s表示是垃圾邮件 spam 根据贝叶斯公式 根据全概公式 上式 这里n表示是正常邮件 noraml 令先验
  • 分布式应用:Zabbix代理服务器与SNMP监控

    目录 一 理论 1 分布式监控 2 Zabbix代理服务器部署 3 配置 agent 使用 proxy 4 设置 Zabbix SNMP 监控 二 实验 1 Zabbix代理服务器部署 2 配置 agent 使用 proxy 3 设置 Za
  • 多线程与高并发--------线程

    一 线程的基础概念 一 基础概念 1 1 进程与线程 什么是进程 进程是指运行中的程序 比如我们使用钉钉 浏览器 需要启动这个程序 操作系统会给这个程序分配一定的资源 占用内存资源 什么线程 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 每个线程执行的都是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