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8 HashMap源码解析(内部存储结构及实现方式详解)

2023-11-16

HashMap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非常多的java集合框架下的一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是基于哈希表的 Map 接口的实现,以key-value的形式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key快速地存、取value。

本文以基于 JDK1.8 为源码,简单梳理了一下hashMap的源码实现相关知识点。

一、类定义

HashMap实现了Map接口,继承AbstractMap。其中Map接口定义了键映射到值的规则,而AbstractMap类提供 Map 接口的骨干实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实现此接口所需的工作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类属性成员

   //默认初始容量16(必须是 2 的倍数)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最大容量 1073741824 2^30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默认扩充因子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树化阈值 jdk1.8中当桶(Node节点)中链表长度超过该值,则将链表转成红黑树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树退化阈值
   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 6;
   // 最小树形化容量阈值:即 当哈希表中的容量 > 该值时,才允许树形化链表 (即 将链表 转换成红黑树)
   // 否则,若桶内元素太多时,则直接扩容,而不是树形化
   // 为了避免进行扩容、树形化选择的冲突,这个值不能小于 4 * TREEIFY_THRESHOLD
   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初始化使用,长度总是 2的幂
   transient HashMap.Node<K, V>[] table;
   // 保存缓存的entrySet()
   transient Set<Entry<K, V>> entrySet;
   //此映射中包含的键值映射的数量。(集合存储键值对的数量)
   transient int size;
   // 跟前面ArrayList和LinkedList集合中的字段modCount一样,记录集合被修改的次数
   // 主要用于迭代器中的快速失败
   transient int modCount;
   //threshold 扩容阈值 表示当HashMap的size大于threshold时会执行resize(扩容)操作。
   //threshold=capacity*loadFactor
   int threshold;
   //装载因子
   final float loadFactor;

1.HashMap.Node<K, V>[] table:我们说 HashMap 是由数组+链表+红黑树组成 ,这里的数组就是 table 字段。 后面对其进行初始化长度默认是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16。而且 JDK 声明数组的长度总是 2的n次方(一定是合数) 。

2.size:集合中存放key-value 的实时对数。

3.loadFactor :装载因子,是用来衡量 HashMap 满的程度,计算HashMap的实时装载因子的方法为:size/capacity,而不是占用桶的数量去除以capacity。capacity 是桶的数量,也就是 table 的长度length。

默认的负载因子0.75 是对空间和时间效率的一个平衡选择,建议大家不要修改,除非在时间和空间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内存空间很多而又对时间效率要求很高,可以降低负载因子loadFactor 的值;相反,如果内存空间紧张而对时间效率要求不高,可以增加负载因子 loadFactor 的值,这个值可以大于1。

4.threshold : 计算公式:capacity * loadFactor。这个值是当前已占用数组长度的最大值。过这个数目就重新resize(扩容),扩容后的 HashMap 容量是之前容量的两倍。

三、构造函数

HashMap提供了三个构造函数:

1.HashMap():构造一个具有默认初始容量 (16) 和默认加载因子 (0.75) 的空 HashMap。

2.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构造一个带指定初始容量和默认加载因子 (0.75) 的空 HashMap。

  /**
   * 默认构造函数,默认 初始容量 (16) ,装载因子 loadFactor = 0.75
   */
  public HashMap() {
  	 this.loadFactor = 0.75F;
  }
  /**
   * 构造一个带指定初始容量的空 HashMap 
   */
  public HashMap(int var1) {
        this(var1, 0.75F);
  }

3.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构造一个带指定初始容量和加载因子的空 HashMap。

/**
 * @param initialCapacity:自定义大小, 
 * @param loadFactor:自定义装载因子
 */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1.初始化容量不能小于 0 ,不然抛出异常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2.如果初始化容量大于2的30次方,则初始化容量都为2的30次方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3.如果加载因子小于0,或者加载因子是一个非数值,抛出异常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 loadFactor);
     //4.赋值装载因子值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5.返回大于等于initialCapacity的最小的二次幂数值。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

//返回大于等于initialCapacity的最小的二次幂数值。
// >>> 操作符表示无符号右移,高位补0。
// |   按位或运算 1|0=1; 1|1=1; 0|0=0;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
        int n = cap - 1;
       //把最大位的1,通过位移后移一位,并且通过|运算,组合起来
        n |= n >>> 1;
      //把最大的两位,已经变成1的,往后移动两位,并且通过|运算,组合起来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前面所有的过程,都是保证造成一个所有位都位1的数据。并且通过最后的+1实现最小的二次幂数值。
        return (n <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

四、关键方法介绍

1.hash( ) 算法

HashMap 是通过散列函数来确定索引的位置的。散列函数设计的好坏,决定了map中元素分布的均匀度。

​ HashMap 是数组+链表+红黑树的组合,我们希望在有限个数组位置时,尽量每个位置的元素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散列函数求得索引位置的时候,我们能马上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是不是我们想要的,而不是要进行链表的遍历或者红黑树的遍历,这会大大优化我们的查询效率。HashMap 中的哈希算法:

//取hash值的函数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扰动函数,为了防止取出的hash值碰撞太严重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i = (table.length - 1) & hash;//这一步是在后面添加元素putVal()方法中进行位置的确定

该函数主要分为三步:

①取 hashCode 值: key.hashCode()

②高位参与运算:h ^ h>>>16 (^:异或,同值取0,异值取1。 )

③取模运算:(n-1) & hash

​ hashCode() 为native 方法,功能是获取对象的hash码,若要让数组均匀分布,需要将计算的hashCode 和数组长度取模,此处用 hash & (table.length -1) 来进行取模运算的。 前面说过 HashMap 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2的n次方,这是HashMap在速度上的优化。当 length 总是2的n次方时,hash & (length-1)运算等价于对 length 取模,也就是 hash%length,但是&比%具有更高的效率。比如 n % 32 = n & (32 -1).

​ 再就是在 JDK1.8 中还有个高位参与运算,hashCode() 得到的是一个32位 int 类型的值,通过hashCode()的高16位 异或 低16位实现的:(h = k.hashCode()) ^ (h >>> 16),主要是从速度、功效、质量来考虑的,这样让高位的信息也得到了了部分保留。这么做可以在数组table的length比较小的时候,也能保证考虑到高低Bit都参与到Hash的计算中,同时不会有太大的开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添加元素 put(k, v)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
   * 
   * @param hash 索引的位置
   * @param key  键
   * @param value  值
   * @param onlyIfAbsent true 表示不要更改现有值
   * @param evict false表示table处于创建模式
   * @return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1.如果table为null或者长度为0,则进行初始化
    //2.resize()方法本来是用于扩容,由于初始化没有实际分配空间,这里用该方法进行空间分配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3.之前提到的:i = (table.length - 1) & hash;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4.为null,直接将new新的Node节点插入到计算的索引i位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5.不为null,将值入链表(或者红黑树)
            Node<K,V> e; K k;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6.节点位置已存储的key与要插的key相同,直接用新值覆盖
                e = p;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7.节点存储结构为Tree,插入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8.节点存储结构为链表,插入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9.链表长度大于8,转换成红黑树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10.key已经存在直接覆盖value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大体流程:

  1. 判断键值对数组 table 是否为空或为null,是则进行执行resize()进行扩容;

  2. 计算数组索引 i = (n - 1) & hash, 如果table[i]==null,直接新建节点添加,转向 6,如果table[i]不为空,转向3;

  3. 判断table[i]的首个元素是否同 key,如果相同直接覆盖value,否则转向④,这里的 相同指的是hashCode以及equals;

  4. 判断table[i] 是否为treeNode,即table[i] 是否是红黑树,如果是红黑树,则直接在树中插入键值对,否则转向5;

  5. 遍历table[i],判断本次插入后的链表长度是否大于 8,大于的话把链表转换为红黑树,在红黑树中执行插入操作,否则进行链表的插入操作;遍历过程中若发现key已经存在直接覆盖value即可

  6. 插入成功后,判断实际存在的键值对数量size是否超过了最大容量threshold,如果超过,进行扩容。

  7. 如果新插入的key不存在,则返回null,如果新插入的key存在,则返回原key对应的value值(注意新插入的value会覆盖原value值)

    在 6中,有一步,对size进行判断从而扩容,从代码中可知, 只要是调用put() 方法添加元素,那么就会调用 ++size(这里有个例外是插入重复key的键值对,不会调用,但是重复key元素不会影响siz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代码中最后55、62行分别调用了

 afterNodeAccess(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两个方法,查看源码,得知是两个空方法,有的map实现类会重写这两个空方法,比如 LinkedHashMap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resize() 扩容方法

​ 通过前文我们了解到,当向Map中插入一个 元素时 ,如果HashMap 集合的元素已经大于了扩容阈值 threshold(capacity * loadFactor), 就会执行 resize() 扩容方法。

​ JDK1.8融入了红黑树的机制, 较为复杂,在此先分析 JDK1.7的扩容源码

JDK1.7 resize() 源码:

    //需要扩容成的新数组大小 
	void resize(int newCapacity) {
        //扩容前的老数组
        Entry[] oldTable = table;
        int oldCapacity = oldTable.length;
        //扩容前的数组大小如果已经达到最大(2^30)了
        if (old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修改阈值为int的最大值(2^31-1),这样以后就不会扩容了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
		//新数组
        Entry[] newTable = new Entry[newCapacity];
        //将数组元素转移到新数组里面
        //根据initHashSeedAsNeeded结果判断是否进行rehash
        transfer(newTable, initHashSeedAsNeeded(newCapacity));
        table = newTable;
        //修改阈值为 
        threshold = (int)Math.min(newCapacity * loadFactor,MAXIMUM_CAPACITY + 1);
    }

    /**
     * Transfers all entries from current table to newTable.
     */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boolean rehash) {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 {
            //遍历数组
            while(null != e) {
                Entry<K,V> next = e.next;
                if (rehash) {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
                //重新计算每个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 h & (length-1)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标记下一个元素,添加是链表头添加
                e.next = newTable[i];
                newTable[i] = e;//将元素入链
                e = next;//访问下一个 Entry 链上的元素
            }
        }
    }

​ JDK1.7中首先是创建一个新的大容量数组,然后依次重新计算原集合所有元素的索引,然后重新赋值。如果数组某个位置发生了hash冲突,使用的是单链表的头插入方法,同一位置的新元素总是放在链表的头部,这样与原集合链表对比,扩容之后的可能就是倒序的链表了。

下面我们在看看JDK1.8的。

    final Node<K,V>[] resize() {
        Node<K,V>[] oldTab = table;
        //原数组容量 null时置0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if (oldCap > 0) {//原数组大于0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数组大小如果已经大于等于最大值(2^30)
                //修改阈值为int的最大值(2^31-1),这样以后就不会扩容了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原数组长度大于等于初始化长度16,并且原数组长度扩大1倍也小于2^30次方
                newThr = oldThr << 1; //  阀值扩大1倍
        }
        else if (oldThr > 0) 
            newCap = oldThr;// 旧阀值大于0,则将新容量直接等于就阀值
        else {  //阀值等于0,oldCap也等于0(集合未进行初始化)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默认长度16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计算阀值:16*0.75=12
        }
        if (newThr == 0) {
             //计算新阀值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建新数组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if (oldTab != null) {
            //开始循环遍历,赋值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清楚原数据,便于垃圾回收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红黑树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原索引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else {//原索引+oldCap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原索引放到bucket里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原索引+oldCap放到bucket里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该方法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计算新桶数组的容量 newCap 和新阈值 newThr,然后将原集合的元素重新映射到新集合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比于JDK1.7,1.8使用的是2次幂的扩展(指长度扩为原来2倍),所以,元素的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再移动2次幂的位置。我们在扩充HashMap的时候,不需要像JDK1.7的实现那样重新计算hash,只需要看看原来的hash值新增的那个bit是1还是0就好了,是0的话索引没变,是1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oldCap”。

4.remove(Object key) 删除元素

​ HashMap 删除元素首先是要找到 桶的位置,然后如果是链表,则进行链表遍历,找到需要删除的元素后,进行删除;如果是红黑树,也是进行树的遍历,找到元素删除后,进行平衡调节,注意,当红黑树的节点数小于 6 时,会转化成链表。

	 public V remove(Object key) {
        Node<K,V> e;
        return (e = removeNode(hash(key), key, null, false, true)) == null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removeNode(int hash, Object key, Object 			  value, boolean matchValue, boolean movable)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ndex;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p = tab[index = (n - 1) & hash]) != null) {
            Node<K,V> node = null, e; K k; V v;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如果键的值与链表第一个节点相等,则将 node 指向该节点
                node = p;
            else if ((e = p.next) != null) {
                //如果桶节点存在下一个节点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节点为红黑树
                    node =((TreeNode<K,V>)p).getTreeNode(hash, key);
                else {//链表
                    do {//遍历链表,找到待删除的节点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key != null && key.equals(k)))) {
                            node = e;
                            break;
                        }
                        p =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删除节点,并进行调节红黑树平衡
            if (node != null && (!matchValue || (v = node.value) == value || (value != null && value.equals(v)))) {
                if (nod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node).removeTreeNode(this, tab, movable);
                else if (node == p)
                    tab[index] = node.next;
                else
                    p.next = node.next;
                ++modCount;
                --size;
                afterNodeRemoval(node);
                return node;
            }
        }
        return null;
    }


5.get(Key) 查找元素

首先通过 key 找到计算索引,找到桶位置,先检查第一个节点,如果是则返回,如果不是,则遍历其后面的链表或者红黑树。其余情况全部返回 null。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table不为空,计算的索引值不为空
            if (first.hash == hash &&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元素第一个节点
                return first;
            if ((e = first.next) != null) {
                //该元素有后续节点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遍历树查找元素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do {
                    //遍历链表查找元素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1. 判断是否存在给定的 key 或者 value
public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 {
        return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 {
        Node<K,V>[] tab; V v;
        if ((tab = table) != null && size > 0) {
            for (int i = 0; i < tab.length; ++i) {
                for (Node<K,V> e = tab[i]; e != null; e = e.next) {
                    if ((v = e.value) == value ||
                        (value != null && value.equals(v)))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五、集合常见应用

1.遍历集合

  • 1.分别获取 key 集合和 value 集合。
//1、分别获取key和value的集合
for(String key : map.keySet()){
    System.out.println(key);
}
for(Object value : map.values()){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2.获取 key 集合,然后遍历key集合,根据key分别得到相应value
Set<String> keySet = map.keySet();
for(String str : keySet){
    System.out.println(str+"-"+map.get(str));
}
  • 3.得到 Entry 集合,然后遍历 Entry
Set<Map.Entry<String,Object>> entrySet = map.entrySet();
for(Map.Entry<String,Object> entry : 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entry.getValue());
}
  • 4.迭代 Iterator
Iterator<Map.Entry<String,Object>> iterator = 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Map.Entry<String,Object> mapEntry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mapEntry.getKey()+"-"+mapEntry.getValue());
}

​ 基本上使用第3种方法是性能最好的,

第1种遍历方法在我们只需要 key 集合或者只需要 value 集合时使用;

第2种方法效率很低,不推荐使用;

第4种方法效率也挺好,而且可以再遍历的过程中对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删除。

总结

HashMap在JDK1.8中采用,数组+链表+红黑树 组成。根据key的索引 ( (n - 1) & hash)判断节点位置,同一节点中的数据非一个时:

​ 个数大于 树化阈值(TREEIFY_THRESHOLD ) 8 时,节点内存储结构为红黑树, 当红黑树节点个数小于 6 时,又会转化成链表。

特点:

1.允许 key 和 value 都为 null。key 重复会被覆盖,value 允许重复。

  1. 非线程安全

  2. 无序(遍历HashMap得到元素的顺序不是按照插入的顺序)

参考文档: 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p/8711071.html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Java8 HashMap源码解析(内部存储结构及实现方式详解)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C++-----拷贝构造函数

    拷贝构造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函数 和构造函数同样是特殊的类成员函数 C 提供的拷贝构造函数用于在建立新对象时将已存在对象的数据成员的值复制给新对象 拷贝函数的特点 拷贝函数是构造函数的一个重载形式 拷贝函数的参数只有一个且必须是类类型对象的
  • ffmpeg命令使用记录

    1 添加水印 ffmpeg i a mp4 acodec copy b v 548k vf movie logo png watermark in watermark overlay 20 20 output mp4 说明 i a mp4
  • TM4C123库函数学习(1)--- 点亮LED+TM4C123的ROM函数简介+keil开发环境搭建

    前言 1 首先 我们需要知道TM4C123是M4的内核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入门都是学习STM32F103 这款芯片是采用的M3的内核 所以想必各位对M3内核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M4内核就是M3内核的升级版本 他继承了M3的的所有功能 同时还
  • leetcode 1604. 警告一小时内使用相同员工卡大于等于三次的人

    力扣公司的员工都使用员工卡来开办公室的门 每当一个员工使用一次他的员工卡 安保系统会记录下员工的名字和使用时间 如果一个员工在一小时时间内使用员工卡的次数大于等于三次 这个系统会自动发布一个 警告 给你字符串数组 keyName 和 key
  • C~运算符

    运算符是一种告诉编译器执行特定的数学或逻辑操作的符号 C 语言提供了以下类型的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位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杂项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下表显示了 C 语言支持的所有算术运算符 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0 变
  • Windows10安装Docker(基于WSL2,包含WSL2安装教程)

    WSL2 wsl是windows自带的功能 只需要开启Windows功能即可安装子系统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获取发行版名字 wsl list online 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wsl install d 发行版名字 如 wsl install d
  • android input 机制源码分析

    具体文字说明请参考 http blog csdn net luoshengyang article details 6882903
  • 2018年AI趋势盘点(02)

    善用智能之道 请您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欢迎关注 九三智能控 懒人阅读 2017年被定义为AI的史诗年 九三觉得17年确实引爆了AI 同时泡沫也存在不少 18年的AI将更加务实技术更加接近真实场景 可以确认的一点是 认知决策能力的升级将对所有行
  • WiFi探针的工作原理及采集的数据?

    WiFi探针在商业 公共安全领域的大放异彩 更多的人想了解什么是WiFi探针 WiFi探针是怎么工作的 WiFi探针的工作原理 要深入了解WiFi探针技术 首先先认识WiFi使用的网络协议 WiFi采用的是IEEE802 11协议集 此协议
  • element对上传组件二次封装,vue上传下载组件的实现

    前言 对element的上传组件进行二次封装 让他可以实现上传下载功能 实现效果 手动上传 不是自动 选中文件后可上传 也可清空选中文件 单个删除也是可以的 实现步骤 1 封装好的 uploadAndDown vue源码 引入就好
  • Linux 入门常用命令(ZT)

    1 Linux进入与退出系统 进入Linux系统 必须要输入用户的账号 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可以创建以下两种帐号 1 root 超级用户帐号 系统管理员 使用这个帐号可以在系统中做任何事情 2 普通用户 这个帐号供普通用户使用 可以进行有限的操
  • MATLAB——求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题目 已知一个RLC串联振荡电路系统函数为 其中L 22mH C 2000pF R 100 求其时域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代码解释 这段代码定义了三个变量 电感L 电容C和电阻R 然后 定义了两个数组a和b 它们是差分方程的系数 接下来 使
  • 拿不到年薪25W全额退款

    速报 2023年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毕业生出路在哪儿 今年 毕业人数将达到1158万 导致很多公司招聘非常谨慎 要求也变得非常更高 别说offer 现在出门找个实习都难 大学四年我都学了啥 是啊 现在咋找实习丰富简历啊 今年毕业的我该怎么办
  • selenium自动处理验证码

    自动化测试中的验证码处理方法小总结 转自 Selenium中文论坛 gt Selenium RC gt 转 自动化测试中的验证码处理方法小总结 原作者 yanpingsha 目前 不少网站在用户登录 用户提交信息等登录和输入的页面上使用了验
  • kubernetes ——网络存储nfs

    kubernetes 网络存储nfs 一 共享的机器上安装nfs 1 yum y insstall nfs utils 2 mkdir p etc exports 3 vi etc exports ifs kubernetes rw no
  • 恶意代码分析实战——Lab03-01.exe基础动态分析篇

    恶意代码分析实战 Lab03 01 exe基础动态分析篇 1 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各种分析工具 分析Lab03 01 exe的基本信息 并推测其功能 2 实验环境 硬件 软件 VMware虚拟机 winxp 硬件 处理器Intel Core
  • 浅谈Class.forName()在JDBC中的作用

    目录 1 Class forName 有什么作用呢 2 为什么不直接new 3 为什么删除Class forName com mysql jdbc Driver 还是可以运行 JDBC是Bridge模式的典型应用 DriverManager
  • 怎么在matlab项目中找到某个变量或函数(必行)

    怎么在matlab项目中找到某个变量或函数 必行 1 首先将当前文件路径设置到项目所在文件夹 2 单击 编辑器 下的 查找文件 功能键 3 在 查找包含以下文本的文件 对话框内输入你要搜索的文本 并在 仅包括以下文件类型 对话框选择相应类型
  • cocos2d-x 卡牌翻牌效果的实现

    cocos2d x 卡牌翻牌效果的实现 2012年07月25日 综合 共 3085字 字号 小 中 大 评论关闭 猴子原创 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Cocos2D开发网 Cocos2Dev com 谢谢 原文地址 http www co
  • Java8 HashMap源码解析(内部存储结构及实现方式详解)

    HashMap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非常多的java集合框架下的一员 它是基于哈希表的 Map 接口的实现 以key value的形式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key快速地存 取value 本文以基于 JDK1 8 为源码 简单梳理了一下hashMa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