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面试题目,整理自牛客网

2023-05-16

来源

1、写出完整版的strcpy函数

char * strcpy( char *strDest, const char *strSrc ) 
{
 assert( (strDest != NULL) && (strSrc != NULL) );
 char *address = strDest; 
 while( (*strDest++ = * strSrc++) != ‘\0’ ); 
 return address;
}

要点:

使用assert断言函数,判断参数是否为NULL;

遇'\0'则停止赋值;

返回新的字符串的首地址。

2、指出代码错误

void Test( void )
{
 char *str = (char *) malloc( 100 );
 strcpy( str, "hello" );
 free( str ); 
 ... //省略的其它语句
}

错误有二:

使用malloc分配内存后,应判断是否分配成功;

free之后,应置str为NULL,防止变成野指针。

PS:malloc函数

malloc函数是一种分配长度为num_bytes字节的内存块的函数,可以向系统申请分配指定size个字节的内存空间。malloc的全称是memory allocation,中文叫动态内存分配,当无法知道内存具体位置的时候,想要绑定真正的内存空间,就需要用到动态的分配内存。

第一、malloc 函数返回的是 void * 类型。

对于C++,如果你写成:p = malloc (sizeof(int)); 则程序无法通过编译,报错:“不能将 void* 赋值给 int * 类型变量”。

所以必须通过 (int *) 来将强制转换。而对于C,没有这个要求,但为了使C程序更方便的移植到C++中来,建议养成强制转换的习惯。

第二、函数的实参为 sizeof(int) ,用于指明一个整型数据需要的大小

在Linux中可以有这样:malloc(0),这是因为Linux中malloc有一个下限值16Bytes,注意malloc(-1)是禁止的;但是在某些系统中是不允许malloc(0)的。

malloc 只管分配内存,并不能对所得的内存进行初始化,所以得到的一片新内存中,其值将是随机的。

3、分别给出BOOL,int,float,指针变量 与“零值”比较的 if 语句

BOOL型变量:if(!var)   

int型变量: if(var==0)   

float型变量:   

const float EPSINON = 0.00001;   

if ((x >= - EPSINON) && (x <= EPSINON)   

指针变量:if(var==NULL)   

4、以下为Windows NT下的32位C++程序,请计算sizeof的值

void Func ( char str[100] )
{
 sizeof( str ) = ?
}
void *p = malloc( 100 );
sizeof ( p ) = ?

sizeof( str ) = 4   
sizeof ( p ) = 4   
Func ( char str[100] )函数中数组名作为函数形参时,在函数体内,数组名失去了本身的内涵,仅仅只是一个指针;在失去其内涵的同时,它还失去了其常量特性,可以作自增、自减等操作,可以被修改。

但是数组名在不作形参时仍然代表整个数组,这时的sizeof应返回数组长度。

sizeof返回的单位是字节。对于结构体,sizeof返回可能会有字节填充。结构体的总大小为结构体最宽基本类型成员大小的整数倍。

5、写一个“标准”宏MIN,这个宏输入两个参数并返回较小的一个。另外,当你写下面的代码时会发生什么事?   

least = MIN(*p++, b); 

答案:

#define MIN(A,B) ((A) <= (B) ? (A) : (B))

四个注意点:

宏定义中,左侧为宏名和参数,右侧为宏的实现;

在宏的实现中,所有参数应用括号括起来

整个宏的实现的外面也要用括号括起来;

最后没有分号。

写下如上代码会导致p自增两次。

6、ifndef、extern的用法

条件指示符#ifndef 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止头文件的重复包含和编译。

extern修饰变量的声明。

如果文件a.c需要引用b.c中变量int v,就可以在a.c中声明extern int v,然后就可以引用变量v。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被引用的变量v的链接属性必须是外链接(external)的,也就是说a.c要引用到v,不只是取决于在a.c中声明extern int v,还取决于变量v本身是能够被引用到的。

7、请说出static和const关键字尽可能多的作用

static:

1. 修饰普通变量,修改变量的存储区域和生命周期,使变量存储在静态区,在main函数运行前就分配了空间,如果有初始值就用初始值初始化它,如果没有初始值系统用默认值初始化它。在每次调用时,其值为上一次调用后改变的值,调用结束后不释放空间。此变量只在声明变量的文件内可见

2. 修饰普通函数,表明函数的作用范围,仅在定义该函数的文件内才能使用。在多人开发项目时,为了防止与他人命令函数重名,可以将函数定义为static。

3. 修饰成员变量,修饰成员变量使所有的对象只保存一个该变量,而且不需要生成对象就可以访问该成员。

4. 修饰成员函数,修饰成员函数使得不需要生成对象就可以访问该函数,但是在static函数内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

const:

1. 修饰变量,说明该变量不可以被改变

2. 修饰指针,分为指向常量的指针指针常量

3. 常量引用,经常用于形参类型,即避免了拷贝,又避免了函数对值的修改;

4. 修饰成员函数,说明该成员函数内不能修改成员变量

8、请说一下C/C++ 中指针和引用的区别?

1.指针有自己的一块空间,而引用只是一个别名;

2.使用sizeof看一个指针的大小是4,而引用则是被引用对象的大小;

3.指针可以被初始化为NULL,而引用必须被初始化且必须是一个已有对象 的引用;

4.作为参数传递时,指针需要被解引用才可以对对象进行操作,而直接对引用的修改都会改变引用所指向的对象;

5.可以有const指针,但是没有const引用;

6.指针在使用中可以指向其它对象,但是引用只能是一个对象的引用,不能被改变;

7.指针可以有多级指针(**p),而引用只有一级;

8.指针和引用使用++运算符的意义不一样;

9.如果返回动态内存分配的对象或者内存,必须使用指针,引用可能引起内存泄露。

9、给定三角形ABC和一点P(x,y,z),判断点P是否在ABC内,给出思路并手写代码

根据面积法,如果P在三角形ABC内,那么三角形ABP的面积+三角形BCP的面积+三角形ACP的面积应该等于三角形ABC的面积。

10、野指针是什么?

野指针就是指向一个已删除的对象或者未申请访问受限内存区域的指针。

11、为什么析构函数必须是虚函数?为什么C++默认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

将可能会被继承的父类的析构函数设置为虚函数,可以保证当我们new一个子类,然后使用基类指针指向该子类对象,释放基类指针时可以释放掉子类的空间,防止内存泄漏

C++默认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是因为虚函数需要额外的虚函数表和虚表指针,占用额外的内存。而对于不会被继承的类来说,其析构函数如果是虚函数,就会浪费内存。因此C++默认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而是只有当需要当作父类时,设置为虚函数。

PS:C++类的六个默认成员函数:

  • 构造函数:一个特殊的成员函数,名字与类名相同,创建类类型对象的时候,由编译器自动调用,在对象的生命周期内只且调用一次,以保证每个数据成员都有一个合适的初始值。
  • 拷贝构造函数:只有单个形参,而且该形参是对本类类型对象的引用(常用const修饰),这样的构造函数称为拷贝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是特殊的构造函数,创建对象时使用已存在的同类对象来进行初始化,由编译器自动调用。
  • 析构函数:与构造函数功能相反,在对象被销毁时,由编译器自动调用,完成类的一些资源清理和收尾工作。
  • 赋值运算符重载:对于类类型的对象我们需要对‘=’重载,以完成类类型对象之间的赋值。
  • 取址操作符重载:函数返回值为该类型的指针,无参数。
  • const修饰的取址运算符重载

12、C++中析构函数的作用?

析构函数与构造函数对应,当对象结束其生命周期,如对象所在的函数已调用完毕时,系统会自动执行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名也应与类名相同,只是在函数名前面加一个位取反符~,例如~stud( ),以区别于构造函数。它不能带任何参数,也没有返回值(包括void类型)。只能有一个析构函数,不能重载

如果用户没有编写析构函数,编译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缺省的析构函数(即使自定义了析构函数,编译器也总是会为我们合成一个析构函数,并且如果自定义了析构函数,编译器在执行时会先调用自定义的析构函数再调用合成的析构函数),它也不进行任何操作。所以许多简单的类中没有用显式的析构函数。

如果一个类中有指针,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态的申请了内存,那么最好显示构造析构函数在销毁类之前,释放掉申请的内存空间,避免内存泄漏。

类析构顺序:1)派生类本身的析构函数;2)对象成员析构函数;3)基类析构函数。

13、map和set有什么区别,分别又是怎么实现的?

map和set都是C++的关联容器,其底层实现都是红黑树(RB-Tree)。由于 map 和set所开放的各种操作接口,RB-tree 也都提供了,所以几乎所有的 map 和set的操作行为,都只是转调 RB-tree 的操作行为。

map和set区别在于:

(1)map中的元素是key-value(关键字—值)对:关键字起到索引的作用,值则表示与索引相关联的数据;Set与之相对就是关键字的简单集合,set中每个元素只包含一个关键字。

(2)set的迭代器是const的,不允许修改元素的值map允许修改value,但不允许修改key。其原因是因为map和set是根据关键字排序来保证其有序性的,如果允许修改key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删除该键,然后调节平衡,再插入修改后的键值,调节平衡,如此一来,严重破坏了map和set的结构,导致iterator失效,不知道应该指向改变前的位置,还是指向改变后的位置。所以STL中将set的迭代器设置成const,不允许修改迭代器的值;而map的迭代器则不允许修改key值,允许修改value值。

(3)map支持下标操作set不支持下标操作。map可以用key做下标,map的下标运算符[ ]将关键码作为下标去执行查找,如果关键码不存在,则插入一个具有该关键码和mapped_type类型默认值的元素至map中,因此下标运算符[ ]在map应用中需要慎用,const_map不能用,只希望确定某一个关键值是否存在而不希望插入元素时也不应该使用,mapped_type类型没有默认值也不应该使用。如果find能解决需要,尽可能用find。

14、C++中类成员的访问权限有哪些?

C++通过 public、protected、private 三个关键字来控制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访问权限,它们分别表示公有的、受保护的、私有的,被称为成员访问限定符。在类的内部(定义类的代码内部),无论成员被声明为 public、protected 还是 private,都是可以互相访问的没有访问权限的限制。在类的外部(定义类的代码之外),只能通过对象访问成员,并且通过对象只能访问 public 属性的成员,不能访问 private、protected 属性的成员。

private和protected的区别是,子类的对象也可以访问protected,但只有本类的对象可以访问private。子类的对象也可以访问private,但只有本类的对象可以访问protected

15、C++中struct和class的区别?

在C++中,可以用struct和class定义类,都可以继承。区别在于:struct的默认继承权限和默认访问权限是public,而class的默认继承权限和默认访问权限是private

16、一个C++源文件从文本到可执行文件经历的过程?

对于C++源文件,从文本到可执行文件一般需要四个过程:

预处理阶段:对源代码文件中文件包含关系(头文件)、预编译语句(宏定义)进行分析和替换,生成预编译文件。

编译阶段:将经过预处理后的预编译文件转换成特定汇编代码,生成汇编文件

汇编阶段:将编译阶段生成的汇编文件转化成机器码,生成可重定位目标文件

链接阶段:将多个目标文件及所需要的库连接成最终的可执行目标文件

17、include头文件的顺序以及双引号””和尖括号<>的区别?

Include头文件的顺序:对于include的头文件来说,如果在文件a.h中声明一个在文件b.h中定义的变量,而不引用b.h。那么要在a.c文件中引用b.h文件,并且要先引用b.h,后引用a.h,否则汇报变量类型未声明错误。

双引号和尖括号的区别:编译器预处理阶段查找头文件的路径不一样

对于使用双引号包含的头文件,查找头文件路径的顺序为:

当前头文件目录

编译器设置的头文件路径(编译器可使用-I显式指定搜索路径)

系统变量CPLUS_INCLUDE_PATH/C_INCLUDE_PATH指定的头文件路径

对于使用尖括号包含的头文件,查找头文件的路径顺序为:

编译器设置的头文件路径(编译器可使用-I显式指定搜索路径)

系统变量CPLUS_INCLUDE_PATH/C_INCLUDE_PATH指定的头文件路径

18、malloc的原理,另外brk系统调用和mmap系统调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Malloc函数用于动态分配内存。为了减少内存碎片和系统调用的开销,malloc其采用内存池的方式,先申请大块内存作为堆区,然后将堆区分为多个内存块,以作为内存管理的基本单位。当用户申请内存时,直接从堆区分配一块合适的空闲块。Malloc采用隐式链表结构将堆区分成连续的、大小不一的块,包含已分配块和未分配块;同时malloc采用显示链表结构来管理所有的空闲块,即使用一个双向链表将空闲块连接起来,每一个空闲块记录了一个连续的、未分配的地址。

当进行内存分配时,Malloc会通过隐式链表遍历所有的空闲块,选择满足要求的块进行分配;当进行内存合并时,malloc采用边界标记法,根据每个块的前后块是否已经分配来决定是否进行块合并。

Malloc在申请内存时,一般会通过brk或者mmap系统调用进行申请。其中当申请内存小于128K时,会使用系统函数brk在堆区中分配;而当申请内存大于128K时,会使用系统函数mmap在映射区分配。

19、C++的内存管理是怎样的?

在C++中,虚拟内存分为代码段、数据段、BSS段、堆区、文件映射区以及栈区六部分。

代码段:包括只读存储区和文本区,其中只读存储区存储字符串常量,文本区存储程序的机器代码。

数据段:存储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bss 段:存储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局部+全局),以及所有被初始化为0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堆区:调用new/malloc函数时在堆区动态分配内存,同时需要调用delete/free来手动释放申请的内存。

映射区:存储动态链接库以及调用mmap函数进行的文件映射

栈区:使用栈空间存储函数的返回地址、参数、局部变量、返回值

20、如何判断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通常是由于调用了malloc/new等内存申请的操作,但是缺少了对应的free/delete。为了判断内存是否泄露,我们一方面可以使用linux环境下的内存泄漏检查工具Valgrind,另一方面我们在写代码时可以添加内存申请和释放的统计功能,统计当前申请和释放的内存是否一致,以此来判断内存是否泄露。

21、什么时候会发生段错误?

段错误通常发生在访问非法内存地址的时候,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使用野指针

试图修改字符串常量的内容

22、new和malloc的区别?

1、new分配内存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配,malloc分配内存按照指定的大小分配;

2、new返回的是指定对象的指针,而malloc返回的是void*,因此malloc的返回值一般都需要进行类型转化。

3、new不仅分配一段内存,而且会调用构造函数,malloc不会。

4、new分配的内存要用delete销毁,malloc要用free来销毁;delete销毁的时候会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而free则不会。

5、new是一个操作符可以重载,malloc是一个库函数

6、malloc分配的内存不够的时候,可以用realloc扩容。扩容的原理?new没用这样操作。

7、new如果分配失败了会抛出bad_malloc的异常,而malloc失败了会返回NULL。

8、申请数组时: new[]一次分配所有内存,多次调用构造函数,搭配使用delete[],delete[]多次调用析构函数,销毁数组中的每个对象。而malloc则只能sizeof(int) * n。

23、A* a = new A; a->i = 10;在内核中的内存分配上发生了什么?

1)A *a:a是一个局部变量,类型为指针,故而操作系统在程序栈区开辟4/8字节的空间(0x000m),分配给指针a。

2)new A:通过new动态的在堆区申请类A大小的空间(0x000n)。

3)a = new A:将指针a的内存区域填入栈中类A申请到的地址的地址。即*(0x000m)=0x000n。

4)a->i:先找到指针a的地址0x000m,通过a的值0x000n和i在类a中偏移offset,得到a->i的地址0x000n + offset,进行*(0x000n + offset) = 10的赋值操作,即内存0x000n + offset的值是10。

24、一个类,里面有static,virtual,之类的,来说一说这个类的内存分布?

1、static修饰符

1)static修饰成员变量

对于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个类对象都有自己的拷贝。而静态数据成员被当做是类的成员,无论这个类被定义了多少个,静态数据成员都只有一份拷贝,为该类型的所有对象所共享(包括其派生类)。所以,静态数据成员的值对每个对象都是一样的,它的值可以更新。

因为静态数据成员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属于本类的所有对象共享,所以它不属于特定的类对象,在没有产生类对象前就可以使用。

2)static修饰成员函数

与普通的成员函数相比,静态成员函数由于不是与任何的对象相联系,因此它不具有this指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法访问属于类对象的非静态数据成员,也无法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只能调用其他的静态成员函数。

Static修饰的成员函数,在代码区分配内存。

2、C++继承和虚函数

C++多态分为静态多态和动态多态。静态多态是通过重载和模板技术实现,在编译的时候确定。动态多态通过虚函数和继承关系来实现,执行动态绑定,在运行的时候确定。

动态多态实现有几个条件:

(1) 虚函数;

(2) 一个基类的指针或引用指向派生类的对象;

基类指针在调用成员函数(虚函数)时,就会去查找该对象的虚函数表。虚函数表的地址在每个对象的首地址。查找该虚函数表中该函数的指针进行调用。

每个对象中保存的只是一个虚函数表的指针,C++内部为每一个类维持一个虚函数表,该类的对象的都指向这同一个虚函数表。

虚函数表中为什么就能准确查找相应的函数指针呢?因为在类设计的时候,虚函数表直接从基类也继承过来,如果覆盖了其中的某个虚函数,那么虚函数表的指针就会被替换,因此可以根据指针准确找到该调用哪个函数。

3、virtual修饰符

如果一个类是局部变量则该类数据存储在栈区,如果一个类是通过new/malloc动态申请的,则该类数据存储在堆区。

如果该类是virutal继承而来的子类,则该类的虚函数表指针和该类其他成员一起存储。虚函数表指针指向只读数据段中的类虚函数表,虚函数表中存放着一个个函数指针,函数指针指向代码段中的具体函数。

如果类中成员是virtual属性,会隐藏父类对应的属性。

25、静态变量什么时候初始化?

静态变量存储在虚拟地址空间的数据段和bss段,C语言中在代码执行之前初始化,属于编译期初始化。而C++中由于引入对象,对象生成必须调用构造函数,因此C++规定全局或局部静态对象当且仅当对象首次用到时进行构造

26、TCP怎么保证可靠性?

TCP保证可靠性:

(1)序列号、确认应答、超时重传

数据到达接收方,接收方需要发出一个确认应答,表示已经收到该数据段,并且确认序号会说明了它下一次需要接收的数据序列号。如果发送发迟迟未收到确认应答,那么可能是发送的数据丢失,也可能是确认应答丢失,这时发送方在等待一定时间后会进行重传。这个时间一般是2*RTT(报文段往返时间)+一个偏差值。

(2)窗口控制与高速重发控制/快速重传(重复确认应答)

TCP会利用窗口控制来提高传输速度,意思是在一个窗口大小内,不用一定要等到应答才能发送下一段数据,窗口大小就是无需等待确认而可以继续发送数据的最大值。如果不使用窗口控制,每一个没收到确认应答的数据都要重发。

使用窗口控制,如果数据段1001-2000丢失,后面数据每次传输,确认应答都会不停地发送序号为1001的应答,表示我要接收1001开始的数据,发送端如果收到3次相同应答,就会立刻进行重发;但还有种情况有可能是数据都收到了,但是有的应答丢失了,这种情况不会进行重发,因为发送端知道,如果是数据段丢失,接收端不会放过它的,会疯狂向它提醒......

(3)拥塞控制

如果把窗口定的很大,发送端连续发送大量的数据,可能会造成网络的拥堵(大家都在用网,你在这狂发,吞吐量就那么大,当然会堵),甚至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TCP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而进行了拥塞控制。

慢启动:定义拥塞窗口,一开始将该窗口大小设为1,之后每次收到确认应答(经过一个rtt),将拥塞窗口大小*2。

拥塞避免:设置慢启动阈值,一般开始都设为65536。拥塞避免是指当拥塞窗口大小达到这个阈值,拥塞窗口的值不再指数上升,而是加法增加(每次确认应答/每个rtt,拥塞窗口大小+1),以此来避免拥塞。

将报文段的超时重传看做拥塞,则一旦发生超时重传,我们需要先将阈值设为当前窗口大小的一半,并且将窗口大小设为初值1,然后重新进入慢启动过程。

快速重传:在遇到3次重复确认应答(高速重发控制)时,代表收到了3个报文段,但是这之前的1个段丢失了,便对它进行立即重传。

然后,先将阈值设为当前窗口大小的一半,然后将拥塞窗口大小设为慢启动阈值+3的大小。

这样可以达到:在TCP通信时,网络吞吐量呈现逐渐的上升,并且随着拥堵来降低吞吐量,再进入慢慢上升的过程,网络不会轻易的发生瘫痪。

27、红黑树和AVL树的定义,特点,以及二者区别

平衡二叉树(AVL树):

平衡二叉树又称为AVL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排序树。其左右子树都是平衡二叉树,且左右子树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一句话表述为:以树中所有结点为根的树的左右子树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将二叉树上结点的左子树深度减去右子树深度的值称为平衡因子BF,那么平衡二叉树上的所有结点的平衡因子只可能是-1、0和1。只要二叉树上有一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大于1,则该二叉树就是不平衡的。

红黑树:

红黑树是一种二叉查找树,但在每个节点增加一个存储位表示节点的颜色,可以是红或黑(非红即黑)。通过对任何一条从根到叶子的路径上各个节点着色的方式的限制,红黑树确保没有一条路径会比其它路径长出两倍,因此,红黑树是一种弱平衡二叉树,相对于要求严格的AVL树来说,它的旋转次数少,所以对于搜索,插入,删除操作较多的情况下,通常使用红黑树。

性质:

1. 每个节点非红即黑

2. 根节点是黑的;

3. 每个叶节点(叶节点即树尾端NULL指针或NULL节点)都是黑的;

4. 如果一个节点是红色的,则它的子节点必须是黑色的。

5. 对于任意节点而言,其到叶子点树NULL指针的每条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节点;

区别:

AVL 树是高度平衡的,频繁的插入和删除,会引起频繁的rebalance,导致效率下降;红黑树不是高度平衡的,算是一种折中,插入最多两次旋转,删除最多三次旋转。

28、map和unordered_map优点和缺点

对于map,其底层是基于红黑树实现的,优点如下:

1)有序性,这是map结构最大的优点,其元素的有序性在很多应用中都会简化很多的操作

2)map的查找、删除、增加等一系列操作时间复杂度稳定,都为logn

缺点如下:

        1)查找、删除、增加等操作平均时间复杂度较慢,与n相关

        对于unordered_map来说,其底层是一个哈希表,优点如下:

查找、删除、添加的速度快,时间复杂度为常数级O(c)

缺点如下:

因为unordered_map内部基于哈希表,以(key,value)对的形式存储,因此空间占用率高

Unordered_map的查找、删除、添加的时间复杂度不稳定,平均为O(c),取决于哈希函数。极端情况下可能为O(n) 

29、Top(K)问题

1、直接全部排序(只适用于内存够的情况)

当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内存中可以容纳所有数据。则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将数据全部排序,然后取排序后的数据中的前K个。

这种方法对数据量比较敏感,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内存不能完全容纳全部数据,这种方法便不适应了。即使内存能够满足要求,该方法将全部数据都排序了,而题目只要求找出top K个数据,所以该方法并不十分高效,不建议使用。

2、快速排序的变形 (只使用于内存够的情况)

这是一个基于快速排序的变形,因为第一种方法中说到将所有元素都排序并不十分高效,只需要找出前K个最大的就行。

这种方法类似于快速排序,首先选择一个划分元,将比这个划分元大的元素放到它的前面,比划分元小的元素放到它的后面,此时完成了一趟排序。如果此时这个划分元的序号index刚好等于K,那么这个划分元以及它左边的数,刚好就是前K个最大的元素;如果index  > K,那么前K大的数据在index的左边,那么就继续递归的从index-1个数中进行一趟排序;如果index < K,那么再从划分元的右边继续进行排序,直到找到序号index刚好等于K为止。再将前K个数进行排序后,返回Top K个元素。这种方法就避免了对除了Top K个元素以外的数据进行排序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开销。

3、最小堆法

这是一种局部淘汰法。先读取前K个数,建立一个最小堆。然后将剩余的所有数字依次与最小堆的堆顶进行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堆顶数据,则继续比较下一个;否则,删除堆顶元素,并将新数据插入堆中,重新调整最小堆。当遍历完全部数据后,最小堆中的数据即为最大的K个数。

4、分治法

将全部数据分成N份,前提是每份的数据都可以读到内存中进行处理,找到每份数据中最大的K个数。此时剩下N*K个数据,如果内存不能容纳N*K个数据,则再继续分治处理,分成M份,找出每份数据中最大的K个数,如果M*K个数仍然不能读到内存中,则继续分治处理。直到剩余的数可以读入内存中,那么可以对这些数使用快速排序的变形或者归并排序进行处理。

5、Hash法

如果这些数据中有很多重复的数据,可以先通过hash法,把重复的数去掉。这样如果重复率很高的话,会减少很大的内存用量,从而缩小运算空间。处理后的数据如果能够读入内存,则可以直接排序;否则可以使用分治法或者最小堆法来处理数据。

30、栈和堆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栈要快?

堆和栈的区别:

堆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扩展;栈是由高地址向低地址扩展

堆中的内存需要手动申请和手动释放;栈中内存是由OS自动申请和自动释放,存放着参数、局部变量等内存

堆中频繁调用malloc和free,会产生内存碎片,降低程序效率;而栈由于其先进后出的特性,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堆的分配效率较低,而栈的分配效率较高

栈的效率高的原因:

栈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结构,计算机底层对栈提供了一系列支持:分配专门的寄存器存储栈的地址,压栈和入栈有专门的指令执行;而堆是由C/C++函数库提供的,机制复杂,需要一系列分配内存、合并内存和释放内存的算法,因此效率较低。

31、写个函数在main函数执行前先运行

__attribute((constructor))void before()
{
    printf("before main\n");
}

32、extern“C”的作用?

C++调用C函数需要extern C,因为C语言没有函数重载。

33、STL迭代器删除元素

1.对于序列容器vector,deque来说,使用erase(itertor)后,后边的每个元素的迭代器都会失效,但是后边每个元素都会往前移动一个位置,但是erase会返回下一个有效的迭代器;

2.对于关联容器map set来说,使用了erase(iterator)后,当前元素的迭代器失效,但是其结构是红黑树,删除当前元素的,不会影响到下一个元素的迭代器,所以在调用erase之前,记录下一个元素的迭代器即可。

3.对于list来说,它使用了不连续分配的内存,并且它的erase方法也会返回下一个有效的iterator。

34、vector和list的区别与应用有哪些?

1、概念:

1)Vector

连续存储的容器,动态数组,在堆上分配空间

底层实现:数组

两倍容量增长:

vector 增加(插入)新元素时,如果未超过当时的容量,则还有剩余空间,那么直接添加到最后(插入指定位置),然后调整迭代器。

如果没有剩余空间了,则会重新配置原有元素个数的两倍空间,然后将原空间元素通过复制的方式初始化新空间,再向新空间增加元素,最后析构并释放原空间,之前的迭代器会失效。

性能:

访问:O(1)

插入:在最后插入(空间够):很快

在最后插入(空间不够):需要内存申请和释放,以及对之前数据进行拷贝。

在中间插入(空间够):内存拷贝

在中间插入(空间不够):需要内存申请和释放,以及对之前数据进行拷贝。

删除:在最后删除:很快

在中间删除:内存拷贝

适用场景:经常随机访问,且不经常对非尾节点进行插入删除。

2、List

动态链表,在堆上分配空间,每插入一个元数都会分配空间,每删除一个元素都会释放空间。

底层:双向链表

性能:

访问:随机访问性能很差,只能快速访问头尾节点。

插入:很快,一般是常数开销

删除:很快,一般是常数开销

适用场景:经常插入删除大量数据

2、区别:

1)vector底层实现是数组;list是双向 链表。

2)vector支持随机访问,list不支持。

3)vector是顺序内存,list不是。

4)vector在中间节点进行插入删除会导致内存拷贝,list不会。

5)vector一次性分配好内存,不够时才进行2倍扩容;list每次插入新节点都会进行内存申请。

6)vector随机访问性能好,插入删除性能差;list随机访问性能差,插入删除性能好。

3、应用

vector拥有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因此支持随机访问,如果需要高效的随即访问,而不在乎插入和删除的效率,使用vector。

list拥有一段不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需要高效的插入和删除,而不关心随机访问,则应使用list。

35、STL里resize和reserve的区别?

resize():改变当前容器内含有元素的数量(size()),eg: vector<int>v; v.resize(len);v的size变为len,如果原来v的size小于len,那么容器新增(len-size)个元素,元素的值为默认为0.当v.push_back(3);之后,则是3是放在了v的末尾,即下标为len,此时容器是size为len+1;
reserve():改变当前容器的最大容量(capacity),它不会生成元素,只是确定这个容器允许放入多少对象,如果reserve(len)的值大于当前的capacity(),那么会重新分配一块能存len个对象的空间,然后把之前v.size()个对象通过copy construtor复制过来,销毁之前的内存。


36、源码到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1)预编译

主要处理源代码文件中的以“#”开头的预编译指令。处理规则见下

1、删除所有的#define,展开所有的宏定义。

2、处理所有的条件预编译指令,如“#if”、“#endif”、“#ifdef”、“#elif”和“#else”。

3、处理“#include”预编译指令,将文件内容替换到它的位置,这个过程是递归进行的,文件中包含其他文件。

4、删除所有的注释,“//”和“/**/”。

5、保留所有的#pragma 编译器指令,编译器需要用到他们,如:#pragma once 是为了防止有文件被重复引用。

6、添加行号和文件标识,便于编译时编译器产生调试用的行号信息,和编译时产生编译错误或警告是能够显示行号。

2)编译

把预编译之后生成的xxx.i或xxx.ii文件,进行一系列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优化后,生成相应的汇编代码文件。

1、词法分析:利用类似于“有限状态机”的算法,将源代码程序输入到扫描机中,将其中的字符序列分割成一系列的记号。

2、语法分析:语法分析器对由扫描器产生的记号,进行语法分析,产生语法树。由语法分析器输出的语法树是一种以表达式为节点的树。

3、语义分析:语法分析器只是完成了对表达式语法层面的分析,语义分析器则对表达式是否有意义进行判断,其分析的语义是静态语义——在编译期能分期的语义,相对应的动态语义是在运行期才能确定的语义。

4、优化:源代码级别的一个优化过程。

5、目标代码生成:由代码生成器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机器代码,生成一系列的代码序列——汇编语言表示。

6、目标代码优化:目标代码优化器对上述的目标机器代码进行优化:寻找合适的寻址方式、使用位移来替代乘法运算、删除多余的指令等。

3)汇编

将汇编代码转变成机器可以执行的指令(机器码文件)。 汇编器的汇编过程相对于编译器来说更简单,没有复杂的语法,也没有语义,更不需要做指令优化,只是根据汇编指令和机器指令的对照表一一翻译过来,汇编过程有汇编器as完成。经汇编之后,产生目标文件(与可执行文件格式几乎一样)xxx.o(Windows下)、xxx.obj(Linux下)。

4)链接

将不同的源文件产生的目标文件进行链接,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执行的程序。链接分为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

1、静态链接:

函数和数据被编译进一个二进制文件。在使用静态库的情况下,在编译链接可执行文件时,链接器从库中复制这些函数和数据并把它们和应用程序的其它模块组合起来创建最终的可执行文件。

空间浪费:因为每个可执行程序中对所有需要的目标文件都要有一份副本,所以如果多个程序对同一个目标文件都有依赖,会出现同一个目标文件都在内存存在多个副本;

更新困难:每当库函数的代码修改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进行编译链接形成可执行程序。

运行速度快:但是静态链接的优点就是,在可执行程序中已经具备了所有执行程序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在执行的时候运行速度快。

2、动态链接:

动态链接的基本思想是把程序按照模块拆分成各个相对独立部分,在程序运行时才将它们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程序,而不是像静态链接一样把所有程序模块都链接成一个单独的可执行文件。

共享库:就是即使需要每个程序都依赖同一个库,但是该库不会像静态链接那样在内存中存在多分,副本,而是这多个程序在执行时共享同一份副本;

更新方便:更新时只需要替换原来的目标文件,而无需将所有的程序再重新链接一遍。当程序下一次运行时,新版本的目标文件会被自动加载到内存并且链接起来,程序就完成了升级的目标。

性能损耗:因为把链接推迟到了程序运行时,所以每次执行程序都需要进行链接,所以性能会有一定损失。

37、tcp握手为什么两次不可以?为什么不用四次?

两次不可以:tcp是全双工通信,两次握手只能确定单向数据链路是可以通信的,并不能保证反向的通信正常

不用四次:
本来握手应该和挥手一样都是需要确认两个方向都能联通的,本来模型应该是:
1.客户端发送syn0给服务器
2.服务器收到syn0,回复ack(syn0+1)
3.服务器发送syn1
4.客户端收到syn1,回复ack(syn1+1)
因为tcp是全双工的,上边的四部确认了数据在两个方向上都是可以正确到达的,但是2,3步没有没有上下的联系,可以将其合并,加快握手效率,所有就变成了3步握手。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C++】面试题目,整理自牛客网 的相关文章

  • Docker容器图形界面显示(运行GUI软件)的配置方法

    0 环境说明 Ubuntu 16 04 docker 1 35 1 Docker的 可视化 Docker本身的工作模式是命令行的 xff0c 因为主要的使用场景可能是做服务器后端方面的比较多 但有时候我们会有在docker容器里运行一些图形
  • 即时通讯 3

    即时通讯 3 内容待写
  • HMC5883L 磁力计校准

    原文地址 xff1a http blog sina com cn s blog 402c071e0102v8ie html 这里针对 HMC5883L 磁力计 的校准 xff0c 做一个简单讲解 欢迎交流 xff0c 新浪长沙 64 Wal
  • linux下如何编译c++工程项目

    首先 xff0c 你必须 有一 个Linux开发环境 xff0c 这样才能进行C 43 43 开发 笔者用的是安装在虚拟机中的Ubuntu 9 04 xff0c Ubuntu操作系统是没带C 43 43 编译器g 43 43 在连网的情况下
  • 【ROS程序】 --- 4-1. URDF-GAZEBO 文件介绍

    没人天赋异禀 xff0c 介绍两种实现对比发现 gaze中的urdf文件1 碰撞参数设置2 惯性矩阵设置3 颜色设置 介绍 在前边提过的rviz中 xff0c 只负责整体机器人的建模和运动 xff0c 而在gazebo中集成urdf文件则需
  • 【ROS机器人】 --- 2-2.slam建图保存

    山无拦 海无遮 xff01 前期准备建图I 运行机器人 gazebo II 建图文件编写III 配置rviz并保存1 添加机器人和雷达2 添加TF3 地图map4 保存配置 IV 控制运动建图V 保存地图1 map server2 保存查看
  • 【ROS机器人】 --- 2-4. 路径规划_move_base

    我回来啦 前期准备基础知识1 action通信2 代价地图及组成3 碰撞算法 文件详解及过程I 集成参数的launch文件II 配置文件1 costmap common params yaml2 global costmap params
  • 【ROS机器人】 --- 2-5.自主导航并slam建图

    压线才低头 前期准备基础知识编写launch文件执行流程最后重写launch文件 本节目标 xff1a 加载一张未知地图 xff0c 为机器人设置目标点 机器人会边走路 边建图 最后还可以用map server保存 实现 xff1a 打开g
  • [xdm+ip]ubuntu下载数据慢或者不通

    解决了从官网下载kitti数据集慢的问题 1 改ip 测ping2 更改 etc hosts文件3 使用xdm工具4 配置浏览器和xdm5 使用 环境 ubuntu20 04 问题 从kitti数据集官网下载数据集慢或不通的问题 使用过we
  • 【Docker】--5.docker图形化(享用主机的屏幕)

    心向骄阳万丈光 1 主机操作2 初始化容器3 注意查看效果 docker图形无法显示 网上流传两种方法解决 一种是lightdm 容器初始化好后 另一种是我亲测有用的这种 初始化容器时 1 主机操作 安装 span class token
  • [ros+python]无法rosrun 导入自定义.py文件的python可执行文件

    问题描述 在ROS环境下 自定义a py文件作为模块 被b py引用 rosrun b的时候疯狂报错 not found python文件可以单独用python编译器跑通过 放在rosrun下边就不对 解决办法 删除掉工作空间下之前编译残留
  • 【从kitti开始自动驾驶】--9.1 利用IMU/GPS测距并比较效果(jupyter)

    义勇添青史几段 1 基础知识1 1 角度计算1 2 距离计算 2 python程序编写2 1 大圆距离公式函数2 2 a GPS测距离2 2 b IMU测距离2 3 绘图2 4 效果展示2 5 结论 3 Measure distance源码
  • 【gdb调试器】gdb的调试参数和使用方法

    34 江山不负英雄泪 34 GDB调试器GDB主要功能常用调试命令参数 小例子测试gdb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调试查看 GDB调试器 GDB GNU Debugger 是一个用来调试C C 43 43 程序的功能强大的调试器 是linux系统开
  • 磁力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此文详细讲解了 磁力计 的基本工作原理 干扰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校准 磁力计与倾角传感器如何结合使用等内容 原文地址 xff1a http www dzsc com data html 2010 11 29 87454 html 电子罗盘是一
  • Linux安装confluence

    一 准备工作 1 安装jdk 在官网下载Linux环境下的jdk1 8 xff1a https www oracle com technetwork java javase downloads jdk8 downloads 2133151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