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优先找出图中顶点U到顶点V的所有简单路径【C/C++】

2023-10-27


前言

一直在复习数据结构,针对邻接矩阵书上有个算法是输出两个顶点之间的一条简单路径,这个听着很简单,仔细想了想,这不就和二叉树里输出根节点到r所指节点路径一样吗,维持一个栈,找到r指针就把栈弹空。

类似的,对于U和V顶点也是一样的,维持一个栈,在图中找到V顶点,直接弹空栈。这个对于一条简单路径来说很容易。

但是课后题有一个是输出U到V的全部简单路径,一涉及到回溯我这种榆木脑袋就头疼,思前想后,也是维持一个栈?但是弹空后怎么回溯到上一个递归的节点呢?

不断的思考,在耿国华的老师的数据结构里给我了一点启发,他利用一个pre数组来记录路线,当从某个顶点vi找到其邻接顶点vj进行访问时,将pre[j]置为i,这样在退出搜索后,就能根据pre数组从顶点v追溯到顶点u,从而输出这条从u到v的简单路径。

不得不说,耿国华老师不亏是国家教学名师,确实很厉害,但是我这个榆木脑袋是实在想不出来这么巧妙的方法。

我借鉴了耿国华老师的算法,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一个我能看懂的深度优先找出顶点U到顶点V的所有简单路径。
我这里用path数组代替耿老师的pre数组,思路是一样的,耿老师的比较精练,我自己写的虽然繁琐,但胜在自己看的懂,能复现。


步骤如下

1 对于邻接矩阵


1.1 创建邻接矩阵

//求顶点位置函数
int LocateVertex(AdjMatrix* G, VertexData v) {
	int j, k;
	for (k = 0; k < G->vexnum; k++) {
		if (G->vertex[k] == v) {
			j = k;
			break;
		}
	}
	return j;
}

//建立有向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
void CreateAdjMatrix(AdjMatrix* G) {
	int i, j, k, weight;
	VertexData v1, v2;

	printf("输入顶点数和边数\n");
	scanf("%d,%d", &G->vexnum, &G->arcnum);
	//对边表初始化
	for (i = 0; i < G->vexnum; i++) {
		for (j = 0; j < G->vexnum; j++) {
			G->arcs[i][j].adj = ZHENGWUQIONG;//正无穷#define ZHENGWUQIONG 65535
		}
	}
	//顶点表
	for (i = 0; i < G->vexnum; i++) {
		G->vertex[i]='A' + i;
	}
	printf("输入边表\n");
	for (k = 0; k < G->arcnum; k++) {
		scanf(" %c, %c,%d", &v1, &v2, &weight);
		i = LocateVertex(G, v1);
		j = LocateVertex(G, v2);
		G->arcs[i][j].adj = weight;
		//加上下面这行这就创建无向图。
		G->arcs[j][i].adj = G->arcs[i][j].adj;
	}
}

1.2 初始化path数组和找到顶点U和顶点V的下标

代码如下:

LocateVertex函数

int LocateVertex(AdjMatrix* G, VertexData v) {
	int j, k;
	for (k = 0; k < G->vexnum; k++) {
		if (G->vertex[k] == v) {
			j = k;
			break;
		}
	}
	return j;
}

初始化path数组和输入vi,vj

int* path = (int*)malloc(sizeof(int) * G.vexnum);
	printf("输入要查询的两个节点,英文逗号隔开\n");
	char ci, cj;
	scanf(" %c, %c", &ci, &cj);
	int vi = LocateVertex(&G, ci);
	int vj = LocateVertex(&G, cj);
	for (int i = 0; i < MAX; i++) {
		visited[i] = 0;
	}
	FindPath(G, vi, vj, path, -1);
	free(path);

1.3 FindPath()函数

接下来就是进入FindPath函数中。

path数组用来存储路径,相当于栈,d为路径长度,初始为-1,相当于栈顶指针。

将vi设为已访问,d++后,将其放入path数组中,如果vi和vj一样说明找到了v,那么就将path数组输出,每次输出都把d–,表示已经退出,并且将visited数组设为未访问,方便下一个节点的访问,但是因为递归的原因,如果返回上一个节点,那么path数组也会变为上一个节点的模样,这样就完成了回溯,简直完美。

但是visited数组是全局变量,因此在每次进入节点前都要将当时的path数组里的元素设为都已经访问过,这样就避免节点从vi=0开始搜索又搜回去了的情况。

代码如下:

void FindPath(AdjMatrix g, int vi, int vj, int* path, int d) {//d为栈顶元素下标初始为-1;
	int i;
	++d;
	//把vi放到path数组中
	path[d] = vi;
	//设置vi为已访问
	visited[vi] = 1;
	//如果找到vj
	if (vi == vj) {
		int len = d;
		//弹空path数组
		for (int j = 0; j <= len; j++) {
			printf("%c ", g.vertex[path[j]]);
			//退栈
			d--;
			//不要把根节点设为未访问,这样容易成死循环。
			if (j != 0) {
				visited[path[j]] = 0;
			}
		}
		printf("\n");
		return;
	}
	for (i = 0; i < g.vexnum; i++) {
	//在进入节点前,要把path数组里的元素都设置已访问,避免因为上一次输出path数组清零visited数组而导致的循环访问。
		for (int len = d; len >= 0; len--) {
			visited[path[len]] = 1;
		}
		if (!visited[i] && g.arcs[vi][i].adj != ZHENGWUQIONG) {
			FindPath(g, i, vj, path, d);
		}
	}
	//如果循环完了还没找到就退栈并且设置没访问过。等于走了个死胡同然后退出。
	if (i == g.vexnum) {
		visited[vi] = 0;
		d--;
	}
}

1.4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如下,找了个相当复杂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找一个最复杂的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芜湖,简直完美!

1.5 改进代码 感谢 @果冻的光滑 的指导和帮助!

- 感谢 @果冻的光滑对于代码的改进!

不难发现,本文FindPath代码中17到19行 和26到28行做的工作是完全互补的,但对于代码的简明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做出一点小小的改进则可以使代码更加简洁明了

- 再次感谢 @果冻的光滑提供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
如果找到目的节点,只许将递归进入的节点标记位设为未访问,则递归返回后再搜寻即可实现相同的前节点的路径搜寻。若搜寻相邻节点都没有路径,本层vi的访问位置为未访问退出即可。

void FindPath(AdjMatrix g, int vi, int vj, int* path, int d) {//d为栈顶元素下标初始为-1;
	int i;
	++d;
	//把vi放到path数组中
	path[d] = vi;
	//设置vi为已访问
	visited[vi] = 1;
	//如果找到vj
	if (vi == vj) {
		int len = d;
		//弹空path数组
		for (int j = 0; j <= len; j++) {
			printf("%c ", g.vertex[path[j]]);
		}
		visited[vi] = 0;
		printf("\n");
		return;
	}
	for (i = 0; i < g.vexnum; i++) {
		if (!visited[i] && g.arcs[vi][i].adj != ZHENGWUQIONG) {
			FindPath(g, i, vj, path, d);
		}
	}
	//如果循环完了还没找到就退栈并且设置没访问过。等于走了个死胡同然后退出。
	visited[vi] = 0;
}

方案二
弹出path数组后,无需return返回上一层,path数组在输出后将已访问的节点访问位置为0,在进入下一节点前再将path数组中的值置为已访问,以实现相同的前节点的路径搜寻。

void FindPath(AdjMatrix g, int vi, int vj, int* path, int d) {//d为栈顶元素下标初始为-1;
	int i;
	++d;
	//把vi放到path数组中
	path[d] = vi;
	//设置vi为已访问
	visited[vi] = 1;
	//如果找到vj
	if (vi == vj) {
		int len = d;
		//弹空path数组
		for (int j = 0; j <= len; j++) {
			printf("%c ", g.vertex[path[j]]);
			if (j != 0) {
				visited[path[j]] = 0;
			}
		}
		printf("\n");
	}
	for (i = 0; i < g.vexnum; i++) {
		for (int len = d; len >= 0; len--) {
			visited[path[len]] = 1;
		}
		if (!visited[i] && g.arcs[vi][i].adj != ZHENGWUQIONG) {
			FindPath(g, i, vj, path, d);
		}
	}
	//如果循环完了还没找到就退栈并且设置没访问过。等于走了个死胡同然后退出。
	if (i == g.vexnum) {
		visited[vi] = 0;
	}
}

综合对比两种方案,个人感觉方案一更加简洁,方案二延续我的执着于动态展现该层的访问情况的visited的来回标记显得过于繁琐。

再次感谢 @果冻的光滑提供的两种方案!

对于邻接表的FindPath数组也是类似的思路。


2 对于邻接表


2.1 建立邻接表

这里用的尾插法建立的边表。

//求顶点位置函数
int LocateVertex(AdjList* G, VertexData v) {
	int j, k;
	for (k = 0; k < G->vexnum; k++) {
		if (G->vertexlist[k].data == v) {
			j = k;
			break;
		}
	}
	return j;
}
//创建邻接表
void CreateAdjList(AdjList* adjlist) {
	int i, j, k, weight;
	char vi, vj;
	printf("请输入顶点数和边数:\n");
	scanf("%d,%d", &adjlist->vexnum, &adjlist->arcnum);
	for (i = 0; i < adjlist->vexnum; i++) {
		adjlist->vertexlist[i].data = 'A' + i;
		adjlist->vertexlist[i].firstarc = NULL;
	}
	printf("请输入弧的起点,终点和权值:\n");
	for (k = 0; k < adjlist->arcnum; k++) {
		scanf(" %c ,%c,%d", &vi, &vj, &weight);
		ArcNode* p = (ArcNode*)malloc(sizeof(ArcNode));
		p->adjvex = LocateVertex(adjlist, vj);
		ArcNode* tmp = adjlist->vertexlist[LocateVertex(adjlist, vi)].firstarc;
		if (tmp == NULL) {
			p->nextarc = adjlist->vertexlist[LocateVertex(adjlist, vi)].firstarc;
			adjlist->vertexlist[LocateVertex(adjlist, vi)].firstarc = p;
		}
		else {
			while (tmp->nextarc != NULL) {
				tmp = tmp->nextarc;
			}
			p->nextarc = tmp->nextarc;
			tmp->nextarc = p;
		}

		//无向图有
		ArcNode* s = (ArcNode*)malloc(sizeof(ArcNode));
		s->adjvex = LocateVertex(adjlist, vi);
		ArcNode* tmp2 = adjlist->vertexlist[LocateVertex(adjlist, vj)].firstarc;
		if (tmp2 == NULL) {
			s->nextarc = adjlist->vertexlist[LocateVertex(adjlist, vj)].firstarc;
			adjlist->vertexlist[LocateVertex(adjlist, vj)].firstarc = s;
		}
		else {
			while (tmp2->nextarc != NULL) {
				tmp2 = tmp2->nextarc;
			}
			s->nextarc = tmp2->nextarc;
			tmp2->nextarc = s;
		}
	}
}

2.2 初始化path数组和找到顶点U和顶点V的下标

几乎和1.2一模一样

int* path = (int*)malloc(sizeof(int) * G.vexnum);
	printf("输入要查询的两个节点,英文逗号隔开\n");
	char ci, cj;
	scanf(" %c, %c", &ci, &cj);
	int vi = LocateVertex(&G, ci);
	int vj = LocateVertex(&G, cj);
	for (int i = 0; i < MAX; i++) {
		visited[i] = 0;
	}
	FindPath(G, vi, vj, path, -1);
	free(path);

2.3 FindPath()函数

和邻接矩阵的方法也是大同小异

//深度优先找出顶点u和顶点v的简单路径
void FindPath(AdjList g, int vi, int vj, int* path, int d) {
	visited[vi] = 1;
	d++;
	path[d] = vi;
	if (vi == vj) {
		int i;
		for (i = 0; i <= d; i++) {
			printf("%c ", g.vertexlist[path[i]].data);
			if (i != 0) {
				visited[path[i]] = 0;
			}
		}
		printf("\n");
		return;
	}
	ArcNode* p = g.vertexlist[vi].firstarc;
	while (p != NULL) {
		for (int len = d; len >= 0; len--) {
			visited[path[len]] = 1;
		}
		if (!visited[p->adjvex]) {
			FindPath(g, p->adjvex, vj, path, d);
		}
		p = p->nextarc;
	}
	if (p == NULL) {
		visited[vi] = 0;
		d--;
	}
}

2.4 测试结果

还是这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想必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erfect!


总结

这个算法虽然有点笨,但是我的榆木脑袋能理解,个人感觉很成功!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深度优先找出图中顶点U到顶点V的所有简单路径【C/C++】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算法系列篇】二分查找——这还是你所知道的二分查找算法吗?

    文章目录 前言 什么是二分查找算法 1 二分查找 1 1 题目要求 1 2 做题思路 1 3 Java代码实现 2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2 1 题目要求 2 2 做题思路 2 3 Java代码实现 3 搜索插入位置
  • USB MSC类存储设备及FatfsR0.14移植

    USB MSC类存储设备及FatfsR0 14移植 效果演示 配置说明 USB MSC类配置 FatFs移植 FatFs的配置 驱动接口 FatFs测试 USB MSC驱动接口完善 效果演示 这里演示了 FatFs挂载SPI Flash设备
  • java中的锁(基础篇)

    乐观锁和悲观锁 悲观锁 适合写操作多的场景 先加锁可以保证写操作时的数据正确 乐观锁 实际开发 Synchronized关键字 悲观锁 加了后同一时间有且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进入锁内 1 修饰实例方法 作用于当前实例对象加锁 进入同步代码前要获
  • ReinHard颜色迁移

    看到颜色迁移 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遂简单看了一下 代码实现好像有错误 但是不知道错误出在哪里 算法参考 https blog csdn net sin geek article details 22443537 https blog csdn
  • SD卡的控制方法与时序

    1 1 SD卡的命令格式 SD卡的指令由6字节 Byte 组成 如下 Byte1 0 1 x x x x x x 命令号 由指令标志定义 如CMD39为100111即16进制0x27 那么完整的CMD39第一字节为01100111 即0x2
  • [Numpy] mgrid与ogrid

    文章目录 numpy mgrid numpy ogrid numpy mgrid numpy lib index tricks nd grid的替代 在给定范围内返回一个ndarray 是网格上的点 import numpy as np 起
  • webpack安装和使用及超详细配置一个基本vue项目的全部流程(包括路由、less、引入图片渲染)

    文章目录 一 搭建一个简单的webpack项目 1 准备工作 2 初始化项目 3 安装并使用webpack 1 使用npm语句安装webpack和webpack cli 2 检测是否安装成功 需要注意点是由于webpack并不是全局安装的
  • 【BMC】简介

    什么是BMC 在介绍BMC之前需要了解一个概念 即平台管理 platform management 平台管理表示的是一系列的监视和控制功能 操作的对象是系统硬件 比如通过监视系统的温度 电压 风扇 电源等等 并做相应的调节工作 以保证系统处
  • Linux配置sar服务

    Linux配置sar服务 下面以suse 为例 其他系统类似 检查是否有安装sar服务 sar服务包含在sysstat软件包中 rpm qa grep sysstat 如果没有安装执行下面的命令安装 zypper install sysst
  • OCR-APP开发总结(一)

    一 解决删除 运行模式 布局的问题 1 直接将对应的xml部分删除 2 将 Java中MainActivity中引用对应的ID部分删除 并将运行模式的值默认 3 效果图 二 裁剪方法 方法1 android自带的crop进行裁剪 缺点 裁剪
  • Spring MVC类型转换的相关说明

    转自 Spring MVC类型转换的相关说明 下文讲采用示例的方式 讲述相关类型说明 如下所示 insert jsp页面的代码如下
  • C++ 命名空间 & 模板

    命名空间 为了区分不同库中相同名称的函数 类 变量等 引入概念 命名空间 它可作为附加信息来帮助区分它们 使用了命名空间即定义了上下文 本质上就是定义了一个范围 定义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的定义使用关键字 namespace 后跟命名空间的名称
  • python实现从零搭建图书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 tornado入门学习 异步服务器学习 异步数据库操作 一 虚拟环境 1 1 虚拟环境的创建 mkvirtualenv tornado py3 p python3 1 2 安装tornado pip install tornado
  • QT学习(一)—— 第一个QT项目

    1 1 新建一个项目 添加项目名称 选择Qwidget类 暂时不选择Generate form那个 补充 这里介绍了一下widget mainWindow dialog三种类的关系 编译器用QT自带的 创建完毕 1 2 项目介绍 1 2 1
  • python爬取内容剔除nbsp_Python正则获取、过滤或者替换HTML标签的方法

    本文实例介绍了Python通过正则表达式获取 去除 过滤 或者替换HTML标签的几种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python正则表达式关键内容 python正则表达式转义符 匹配除换行符以外的任意字符 w 匹配字母或数字或下划线或汉字 s 匹配任意
  • CVPR2023:BiFormer阅读笔记

    目录 前言 1 模型的特点 2 双层路由注意力机制 BRA 3 BiFormer的结构 前言 BiFormer是CVPR2023的一篇文章 文中提出自注意力机制作为Transformer的核心模块 可以帮助网络捕捉长距离上下文依赖 但是这种
  • 基于MFC-MSComm控件的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编程

    作者 uedsr542 来源 51hei 使用工具Visual C 6 0 9针RS232串口线一条 P0口带上拉的LED的51最小系统版 打开软件 新建 gt MFC AppWizard exe 再填写工程名和路径 gt 基于对话框 不需
  • Java项目数据迁移怎么做的

    Java项目数据迁移怎么做的 1 A表到B表找字段映射 即两个不同库表先做好数据字段的对应和补齐 2 代码程序 java 做功能 从一个数据库表中读出数据 然后写到另一个数据库表中 技术历练点 多线程 使用线程池 确定核心线程池的数量 使用
  • Android沉浸式和状态栏颜色的修改

    一 前言 关于沉浸式实现的方法网上已经有很多了 但是也有点良莠不齐 在遇到实际项目中的问题之后还是需要查阅大量的博客来对问题进行查证 本博客主要是在解决沉浸式的几个问题之后 对沉浸式的一点总结方便后面再次遇到同样问题时 能够很快的查阅而不至
  • 深度优先找出图中顶点U到顶点V的所有简单路径【C/C++】

    目录 前言 步骤如下 1 对于邻接矩阵 1 1 创建邻接矩阵 1 2 初始化path数组和找到顶点U和顶点V的下标 1 3 FindPath 函数 1 4 测试结果 1 5 改进代码 感谢 果冻的光滑 的指导和帮助 2 对于邻接表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