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北京)电气学硕考研经历复盘和“李徵能化虎”and“Hooray“

2023-10-27

初试+复试(从考研到拟录取)

提示:本人不是一战就考上的,而是似曾国藩平太平天国——屡败屡战,这里主要是反思自己在备考期间所犯的错误。这篇文章不是考研经验贴,建议有自己学习方法的人结合考研经验贴和我的复盘贴一起看,毕竟,考研复习时应该做什么,你们比我清楚。我说点不建议做什么,让你们少蹚雷,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我还是能说点。希望本文章能帮到您,最后祝看到了这篇文章的各位考生一战成硕,金榜题名。



前言

提示:这里讲自己对考研的理解
考研的人都不容易,这个不容易应该考过研的人都心里清楚。我之前看过知乎的一篇帖子,那篇帖子形容考研就是晚上洗衣服,第二天教育部就看你衣服洗干净了没有,洗干净了就意味着录取,没有洗干净就要淘汰。晚上洗衣服就是复习备考,到了白天就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在黑夜里洗衣服,我们洗干净了还是没有洗干净,我们根本不知道,只有天亮了,才知道,但这也意味我们要接受检验了,所以我们只有在黑夜里一直不停的洗衣服,直至天亮。在这个过程,我们不管作息,不管娱乐,不管痛苦,只为了自己的衣服能在早上的晨曦下光彩夺目,获得教育部的认可。


一、初试(101+201+301+811)

1.思想政治理论(101)

错误:贪多造成的不熟悉
一战的时候,自己其实有点高估自己了,买了一本有点厚的习题集,以为自己多做点题,肯定能多考点分,到考试前,自己虽然做完了,但自己没有时间去认真总结一下自己的题目,以至于我对考试会考哪些知识点都不清楚。

错误:没有听多数人的建议
政治科目不同于英语,政治科目的平均分都挺高,但英语平均分不高,我们看图说话(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中心)

年份 政治平均分 英语(一)平均分
2015 57.71 47.21
2016 59.98 54.82
2017 57.02 53.94
2018 未公布 48.61
2019 未公布 48.59
2020 未公布 49.15
2021 未公布 47.04
政治这几年平均分没有公布,按照历年经验,平均分应该在57分到59分之间,同时我们也没有听过谁说政治比较难的,反倒是英语有不少人不及格,甚至一些人初试分数挺高,就是英语没有过线。这里说明大多数人的政治学习方式还是可以的,按照学长、学姐的经验学习政治,考个60多分,应该不成问题,但我当时没有听进去。我参加20届考研,用的是19年版本的《精讲精练》(这里值得说明一下的是政治的思修部分,我那年(20年考研)更新了爱国主义的考点,并且当年就考了,19的书就没有更新),没有用肖秀荣的《1000题》,也没有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


错误:不理解少就是熟,熟就是快的道理(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道理我其实是知道的,但是我并没有当回事。道理知道是很容易的,但自己能把这个道理用于实践是是很难的,古人正所谓“知易行难”。我政治所用的就是当年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最后4套卷》以及徐涛的《必背20题》,我从9月底开始复习,一直到考研前夕,我感觉复习时间勉勉强强,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

  1. 1000题的客观题部分没有把自己所做过的错题给多看几遍
  2. 没有多练习几套完整的真题(事实上,到考试前,我才做了4套真题,而且全部都是选择题)
  3. 没有背下热门的专业话术,更没有把自己背下的给多默写几遍,以至于我在题目面前,我想写那些话术,结果写不出来,白白耽误时间
  4. 政治复习没有形成一个全局的观念,自己复习总是局限于边边角角——没有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从总体框架入手,再复习具体的内容,再回到知识框架

这里第四点说明一下,这是来自于考研政治金柳安老师(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金柳安 微信号:jinliuanlaoshi)的导学班讲义(加他微信号,可以向老师要这个考研政治导学讲义),这短短几个字的分量比老师讲的知识分量更重,因为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考研政治,也适合其他科目。

2.英语(一)(201)

我后面会专门再写一篇博客,分享一下我自己总结外语学习的底层逻辑(我学过英语、法语),这里我主要说一说考研英语复习。
考研英语应该这样复习:先认同23问23答的思想,再学句法,同时反复研读一定量的考研英语阅读真题,加之适量的真题训练。
自己一战复习的时候,在旧书堆里,淘到了这本23问23答(当时是旧版的,这是我买书时的最新版)第十八版23问23答
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位神人——大笨象博士(他长期更新的微信公众号:笔笔图书,他还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大笨象博士,QQ:252099949
23问23答,顾名思义是考研考生常见的23个问题及其对应答案的合集,23问23答在笔笔图书微信公众号里有,也可以加QQ向博士要最新版23问23答。我当时在笔笔图书公众号下单买于慧真题100篇时,我把23问23答认认真真看了许多遍,不说拨云见日,但也醍醐灌顶,顿时就感觉自己在洛杉矶挖到了黄金,在大庆挖到了石油,在博茨瓦纳挖到了钻石,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久久不能平静。
我自己在考研英语备考期间只用了于慧真题100篇(全解分册+研读分册+词汇分册+真题模拟练习),我先在笔笔图书微信公众号里认同了23问23答的思想,后面下单,不出几天就到了。先按照研读分册的学习步骤来——看23问23答学习方法、学习句法、完成句法相关作业、研读、练习,适当地看一看笔笔图书的导学视频,与此同时,我从来没有背过一天单词,也没有听过任何辅导班老师的网课。
错误:没有认认真真按照研读分册的学习步骤来

  1. 对23问23答思想的认同浮在表面。(23问23答在这里总结成一句话:在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基于结构的基础上反复研读一定量的高品质文章,加之适量真题训练
  2. 态度问题,没有认真学习句法。语法是单词排列组合的规则总和,细分可以分为句法、词法,句法就是遣词造句的规则,词法就是单词变形的规则,句法几天可以学通,但词法究其一生都难以一窥全貌。句法学完了,要达到可以自己默写出来句法50讲主要内容,能独立完成句法基本功练习题,能自己作答句法15问。但我当时并没有达到这种层次,学完了就扔。
  3. 并没有将句法知识应用于研读当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去应用,我有时候并没有将句子的意思和句子的结构联系起来,以为句子意思就是句子意思,与句子结构毫不相干,还是在走“英语学习的第一条路”——按母语的习得方式学习英语,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基于感觉,而不是结构。这种问题是致命的,很有可能使用于慧真题100篇还是没有及格(23问23答有详细说明,此处不赘述)。
  4. 研读不勤奋。这里强调的就是重复的道理,考研英语长难句为啥能看懂,我们须记住卖炭翁的话,唯熟尔。无论每天怎么样变化,我们每天都需要抽出固定时间来研读,不能断断续续地研读,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数学(一)(301)

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吃亏就初亏在数学上,公共课里,我最建议报一个数学的网课(这里推荐杨超老师),我没有买他的网课,但我听过他B站上的直播,买过他的数学强化讲义,感觉挺好的,另外我本科时,我们一位考研数学高分的学长也推荐他。
错误:没有在自己复习效率低时听网课

  1. 不知道考研数学如何复习。这里要借用王式安老师的一句话:“先大致粗通,再重点精通,最后融会贯通”,这几个字绝对算得上是金玉良言,我不知道考研数学与本科数学的差别,一开始就以做复习全书的题目为中心。
  2. 没有早点复习。数学复习周期一般都挺长的,基础好的,可以晚点复习,基础差的,要早点复习,特别像我自己数学基础还不怎么样的这种情况,更应该早点复习。自己一战时,真正全身心复习是5月底,自己考的又是数学一,那里面的知识点都挺多的,如果按照正常的复习流程:听课+做对应的练习题+做真题+做模拟题,时间对于我而言起码需要6个月,这还算是没有外来的事来打扰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的情况。实际上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多多少少都有事来烦你,要想没有事情来打扰你,根本不可能,所以我要提高复习效率,听网课就是提高效率的,可是我又没有听多少课,导致整体上复习效率都不高,结果就是分数不高。

错误:复习不踏实

  1. 草稿纸厚度不达标。记得杨超老师说一句话:“考研数学的成绩与草稿纸的厚度呈正比”,自己做的题目相对来说不多(题目不在乎多,而在于是否掌握自己所做过的每一道题),在复习过程中,每一道题都应该自己认真做一遍,就算做错了,也应该在弄懂了之后,再独立做一遍。下面是原文链接及其自己所用的草稿纸。

    2021考研数学 题不难,为什么考得好的同学并不多?答:缺少一种核心解题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没有去归纳和总结。数学一的知识点算是最多的,从寒假复习很有必要,但知识点就只是这么多,在重点精通阶段,我们就应该积累一些常见的题型,归纳和总结什么?就总结有哪些知识点、平常的考法有哪些,什么样的考法最常见、自己什么地方错的最多、错误原因是什么等,保证类似的题目,第二次不会错。这里应该专门买一个小本本去归纳和总结,包括下面所说的真题和模拟题,一进考场,起码知道数学一从高数到概率论,一共有哪些知识点,整个知识框架是怎么样的,每一个考点都有哪些考法,包括哪几个知识点合在一起有些什么样的考法,常见的考题有哪些,难点有哪些等。

  3. 没有重视历年真题。自己也就是做一做历年真题,知道自己,什么题目会做,什么题目不会做,不会做的原因是什么,我对历年真题的理解就是这个层次,没有去钻研。就拿2021数学一卷子而言,我这一年看出了不少类似的重题,第三题与2022届《超越135》的例9.4一样,第四题类似于10年数一的第四题,第五题类似于19年数一的第五题,第七题类似于18年数学一的第六题,也和当年2022《余炳森五套卷》第三套卷的第五题类似,第十九题类似于08年数一的第十七题,类似的例子每年还有很多,上面举例说明的就是同一种题几乎年年考,还有一种是差不多一样的题,不一样的考法,值得一提的是09年数学一第十六题类似于91年卷一的第五大题、93年卷一的第五大题、96年卷一的第五大题等,级数求和函数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种考法。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一年真题几乎都有往年真题的影子,所以需要钻研真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没有多做几套模拟题.。建议有时间的话,可以把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模拟题都做一遍,一是为了见证一下还有一下什么样的考法,如2022年《余炳森五套卷》卷二有一个二次型的雅克比矩阵,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题目很有新意。再就是检验自己,检验自己的熟练度,检验自己在陌生题目下做题的状态,检验自己做题的用时等,2020年及之前的题量有点大,现在题量少了,如果平常练少了,考试一紧张,状态跟不上,很有可能还是做不完。这里推荐小众一点的模拟题《李艳芳三套卷》(不少人反映难,目标分数120+的考生值得一做),题目都是从基本定义出发的,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查缺补漏,另外说明一下,李艳芳模拟题往年的也可以买来做一做。

4.电力系统分析基础(811)

错误:没有去归纳总结题型
华电的专业课是电分,电路我不熟悉,但对电分而言,电分的题型没有多少,题型相对固定,之前考李庚银的《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这一本书,2022届又加《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一部分,复习面变宽了,我今年就有一个10分的推导题(推导电磁转矩与定子直轴分量与交轴分量的关系)做不到,也怪自己当时没有复习到位。总体来说,题型有一说一不多,需要自己认真总结,,如果想听点课的话,我只听过火哥考研的,他初试班之前挺便宜的,现在都涨到两千了,我没有买,我去年考试前只买了4-5节课的冲刺课,嫌贵的,可以买去年的课程,去咸鱼、百度贴吧,我看都有卖的。
我之前没有按章来总结题型,比如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是出填空题和选择题,我们复习时要注意一些基本概念是什么含义,
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是潮流计算相关内容,有选择题‘画图题和计算题,常考的有画出理想变压I器的’模型并求出参数,几种潮流计算方法的异同,进行潮流计算等(既有手算的,也有机算的),潮流计算中值得一提的是功率传输公式的使用(公式如下),这个公式的使用情况就是节点之间的阻抗只用电抗而没有电阻。

  • 功率传输公式

P = E q U X d ∑ s i n ( Θ ) P=\frac {E_qU} {X_d\sum_{}^{} {}} sin(\Theta) P=XdEqUsin(Θ)
Q = E q U X d ∑ c o s ( Θ ) − U 2 X d ∑ Q=\frac {E_qU} {X_d\sum_{}^{} {}} cos(\Theta)-\frac {U^2} {X_d\sum_{}^{} {}} Q=XdEqUcos(Θ)XdU2
第五章主要就是如何调频,题型有计算题和问答题,计算题不难,无非就是几个发电机连接在一起,什么地方突增负荷,什么时候增发功率,又或者发电机之间的联络线断了,问前后的频率变化,这里抓住要点:只要几个发电机之间的联络线还在,那么这几个发电机就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不考虑功率限制的情况),频率变化都是一样的。
第六章主要就是调压问题,题型有问答题和计算题,计算题是重点,这里计算题就是补偿设备并联变压器组合调压,这里需要注意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这里用前推回代、顺推发、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理论上都行,但’不对应,会没有分。
第七章会出问答题,也会有简单的计算题,多做一些题就清楚了。
第八章主要是计算题,主要短路计算,正序等效定则等,这里面需要注意的细节的太多了,需要就题目而言就题论题。
暂态分析的话,我觉得重点在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毕竟复试也会考这一部分,一些采取措施的题目会考选择题,一些等效电动势和等效电抗会考推导’,剩下的一些就靠自己总结了。
这里总结的基础依然是历年真题和期末题,专业课相对于公共课来说,并不是很难,自己做一做历年真题,电分哪些点可以出题,做完之后,你自己自会有感受,火哥的讲义资料也挺多的,考高分的还是要早点复习,我觉得火哥的讲义、习题集、历年真题、历年期末题,我们都搞清楚了,最后分数一定不低,杨淑英的习题集不用看了,李庚银的课后习题,挑着做吧!

错误:没有认真仔细

专业课的改卷听伟哥(火哥考研辅导班成员)讲,计算大题(一般4-道大题,每道题20分)理论上只看结果,对了就是18-19分,错了2-3分之类的,这里强调的就是细节,电分许多地方需要注意,标幺值、换算成整定值,短路计算里,需不需要转角度,潮流计算手算和计算的结果是谁减谁等,本来并不难的题目,一不小心就会从130分的水平掉到了80多分的水平,我们这门考试要使用计算器,我们使用计算器要熟悉,考场时不能手抖,按错了一个数字就完蛋了。这还是平常就要独立多做几个题,考试时大脑要清醒,从某种程度上说要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不能像张继科16年奥运会1/4男单决赛对阵丹羽孝希第一局一样,一定要醒醒,别懵了,在考场上不能懵,你得兴奋起来,这是研究生考试,开始了。

【里约奥运】刘国梁:张继科你醒醒啊张继科!这是奥运会!!

5.2022考研初试成绩

说了这么多,都是纸上谈兵,下面是我的初试成绩:考研初试

  1. 数学一犯的错误比较严重,第二道大题和第三道大题都算错了,这就是我说的平常练少了,一到考场,见到的都是陌生题,一紧张,压力一大,许多简单的东西都搞错了,感觉时间飞快,我如果再一懵,我数学就考不到这么多分了。
  2. 我英语一作文也是练习少了,大作文可以自己直接背模板,小作文也可以套类似的范文,大小作文差不多都是模板背下来,然后多默写,能达到不用思考,直接落笔的地步,但考场上的题不会与模板的题一样,但要往自己熟悉的主题上套,自己因为大作文思考主题时太纠结于文章中的核心主题(21年英语一的核心主题应该就是多学习非本专业的,肯定有好处),我当时套自己熟悉的主题也是可以的,自己之前准备了终生学习,这个就行,虽然不是核心主题,但合乎要求,而且快。当时我思考时间过长,本来应该大小作文一起写完就花40分钟左右,我大作文结尾时,此时只剩30分钟,小作文没有写,翻译没有做,完形填空没有做,自己差不多写大作文就写了40分钟,到最后交卷,我整张卷子就剩翻译没有做,这也说明,大笨象博士所说的方法是正确的,大小作文英语平均分之和在北京是17分左右,我小作文写得乱,估计我的大小作文平均分就是17分,考研英语主要是看阅读
  3. 政治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写的字勉强还可以看,都说政治没有谁做不完的,我考场上差一点就没有做完,政治是第一门考,理论上8点30分考试的,我用的是170的手机号,行程码扫不出来,我8点25分还在校门口,当时在排队做核酸检测(我做了,有些人没有做,但是要一起排队),签字承诺为后果负责,然后老师带队慢悠悠去考场,一开始还带错了,后面到考场也不知道几点,再分配考场(我们一起有20多人进的是隔离考场),整理手机等,再去调卷子,时间一下子就紧张了,我卷子一发下来就马上写,做了一会儿,考场才送来一个钟,当时记得是9点多的样子,我马上就奋笔疾书,一般考试快结束了,只剩15分钟时会提醒,老师会说距离考试结束还剩15分钟,但那个考场没有老师提醒我们,外面来了一个领导说收卷子,马上就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老师说有3个小时,不知道有没有,反正自己勉勉强强写完了,正如有句话,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另外说一下,我们在隔离考场考试,考完是不能出去的,中午饭考点送,别的不说,就伙食而言还行,三菜一汤,还加一个鸡腿儿,我吃得挺饱的,还省了一顿餐费,挺好的,就是有点不自由。
  4. 专业课挺有意思的,专业课只要平时会做,考试时一定做的出来,平常做不出来,考试时一定做不出来,哪怕你考试当天头痛也是一样,与数学相反,数学需要一个良好的状态,状态不好很影响分数。自己当时碰到10分的推导题就呆住了,死活做不出来,还有一个电源与负荷在不同计算中是什么模型不知,当中考了一个短路与断线的异同也不知。

考试虽然只有那么几天,但从卷子上可以看出你字复习期间以来的复习状态是怎么样的,正如唱戏的,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唱戏一开始从唱腔、道白、身段、眼神、一颦一笑练起,然后开始把各段的戏连在一起,最后能完整地唱出一段戏,我们能看到精彩的演出,原因就在他们平常严格训练,一丝不苟。玩几天,休息几天,没有人会督促你,但所有这些都会体现在试卷的分数上。

6.小结

初试分数在整个流程中很重要,后面会说明。上面总结了自己几门科目复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且结合初试的结果又具体总结下所犯的错误。
政治:主要就是看往届的学长、学姐怎么学习政治,无论是使用肖秀荣、徐涛还是腿姐等,他们复习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你就怎么来,一定要听话,不要贪多,政治复习科目花的时间一定不要太长,北京的目标分数定在75分就可以了。英语一:这里理论上应该重点讲,不少人英语一分数不理想,对此有忧虑,其实这些疑惑在大笨象博士23问23答里有,这里不赘述了,整个复习期间就使用这一套资料就行了,不必再买任何英语资料(市面上流行的考研英语复习资料都不建议买),也不必要去听任何考研英语老师的网课,老老实实地按照于慧真题100篇的研读步骤来,坚持学习一个月你就会感觉英语水平在提升,作为对照,之前背背单词,听听网课的学习方式,貌似做了笔记很多,但时间长了,就会油然产生一种空虚的感觉,你不会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有变化,当然,使用于慧真题100篇有效果的前提是认认真真地按照23问23答的要求来,认真地按要求来,英语不可能不高分。数学一:建议报班学习一下,特别是打基础阶段,后面主要是自己多做题,多总结,认真对待做的每一道题,可以每天在吃饭时间复习一下前一天所做过的题目,思考一下考什么,自己的错误原因是什么等,就如同英语研读之后的快速复习一样。数学高分的原因就是复习要踏实,借用杨超老师的一句话:“数学高分不是靠跟哪一位老师,而是看你自己认认真真做了多少题,数学成绩与你的草稿纸厚度成正比的”,你们看下来差不多可以知道考研数学如何复习,注意我所采过的坑,相信你们最终的分数比我高。专业课:复习要点如同数学一的要点,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小心,特别是一些细节,不能写错一个数字,计算器补鞥按错一个键,步骤有的千万不能省,什么题型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清楚。我们买下火哥考研的讲义资料,闲鱼或者哪里买去年的网课,把火哥资料上的题搞清楚(特别是历年真题),听听网课,课后题挑着做,杨淑英的题目不用做,有需要的话买买冲刺课,复习按照要求来,考120+问题不大。

初试的四门科目中,无疑要在数学和专业课上考高分(135+才是高分),再看我的分数,我数学和专业课都不是高分,如果避免我上面的错误,你的分数比我高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之前也在知乎上看过不少的经验贴,看完了总热血沸腾,心想是不是我按照他们所说的复习就能考高分了呢,按照他们所说的做了后,总感觉哪儿复习不得儿劲,带给我的感觉总是坚持下来很痛苦,不想想他这样复习,到后面总是按照自己学,好在按照自己的方法考上了。由此我思考了考高分的秘诀,做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术”,即什么事具体干什么,典型的就是说明书,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之前说的经验贴多半就是这种;第二种就是“道”,“道”就是告诉你这件事的本质,或者说底层逻辑,并不告诉你具体干什么,常遇到的如高人的点拨。我们两者都需要,但我们并不能拘泥于“术”的层次来复习考研,一些考研高分考生,他考高分的原因在于他基础好,擅长考试,并不是来自于他独一无二的学习方法,所以经验贴不用过分相信,复盘贴相对而言更加值得相信。要高分的秘诀就两点;1.从“道”的层次去学习备考 2.坚持到底。就我们所经历的考试而言,我们可以把这些考试分为两类:过关型考试,典型的就是我们大学的期末考试,理论上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会做;再着就是选拨型考试,一般人都会遇到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这种选拔型考试说是应试教育的代表也行,我们要知道选拨型考试选拔的不是人才而是熟练度。这就是本质。

二、复试(笔试+面试)

1.笔试(电力系统综合)

20到22届都是网上复试,笔试都是开卷考试,难度并不大,北京的相对于保定的要简单一些。这里从初试成绩出来,就可以估计自己能不能进复试(火哥b站号:大海边的火哥,当时做了一个初试成绩进复试的1:1划线,听说挺准的),我差不多复习的时间就是从3月初到月底,在家复习效率太低了,有点复习不进去,于是3月初从别人那里低价买复试课程,一边看视频,一边看教科书学习,感觉效率有点高,里面北京的笔试题都来自往年的笔试真题,时间短的话,抓住近5年的笔试真题就行,有时间话,真题和期末题都要看,每一道题都不能放过,我当时觉得北京笔试太简单了,就花大量时间在面试上,结果笔试分数不高,面试分数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错误: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自己找导师应该所花的时间只有两天,以两天为限,两天之内,联系就联系上了,没有联系就复试完了联系。过了这两天,我应该马上投入笔试和专业课面试复习中去,我当时觉得笔试简单就没有认真对待,考试之前才慢悠悠去打印PPT,不去总结会考哪些题(笔试许多题都是重题),没有去看一遍书,没有认真准备常考题型的答案,到时候直接抄到卷子上,关键没有认真落实历年笔试题目中的每一道题。血淋淋的教训,20年b卷最后一题有关过渡电阻的继保题目,我买的复试资料是21届的,复试群里说了这道题,我没有当回事,错过了一次机会,继保那本资料的继保期末题也有道原题,我从来没有看过暂态期末题和继保期末题,这又错过一次机会,当我2022届的遇到这道题时,顿时慌了,继保期末题就在旁边,我不知道去翻书,啊!傻乎乎的自己,20分的题目,抄书上的还没有抄完,最后笔试90分,不知道这道题可以让我多得多少分。惨不忍睹,各位别犯我这种错误。

2.面试(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

笔试时进钉钉群,老师发试题pdf格式给我们,时间到了,发密码给我们。面试时进腾讯会议,总共时间就二十分钟,总体流程是花几秒时间看身份证和准考证,然后做3分钟以内的中文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共享屏幕,自己英文介绍,让你读一段英文文献并翻译它,最后依次念专业课题目,你只靠听,看不到题目。
错误:面试准备有点看中辅导机构的套路
中文自我介绍,老师看来就是走过场,现场秘书老师还叫你注意时间,英文介绍,我就是背自己的模板,我看B站好几个up主的视频和辅导机构的模板,自己综合,整理成一份自己的英语模板,还担心老师就英语自我介绍提问题,还准备了不少答案,结果老师在我英语自我介绍完了后,没有问任何问题,直接让我读并翻译文献,我一段几乎都不认识,只零星认识几个单词,英文文献是关于混合电动汽车接入电力系统,念的很乱,翻译都不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听别人说,尽量去看什么专业文献,并可能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来,我专业课面试时,老师和我零交流,你答完了,老师就念下一道题,其实老师只看你专业课问题回答得怎么样,其余的都不在乎,华电电气150多位老师,专业的文献,不说你看不看得懂,就算你看得懂,你确定能在这1个月的时间内,能看完吗?我进腾讯会议时,我压根不知道我的面试老师是谁,看文献其实时无用功,对你的成绩帮助不大,少听他们的胡咧咧。
错误:专业课面试不会准备
我的专业课面试题号是16号(面试34组),这号代表了英文文献和专业课题号。专业课面试问的题目范围很广,几乎涉及本科所学的所有科目,但听过课的就知道,重点在于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我专业课面试总共有7道题:

  1. 什么是独立源?什么是受控源?
  2. 如何提高耐雷水平?
  3. 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的区别和联系

这是我自己记得的,后面的就不记得的了,我当时就用了火哥资料的面试精选,里面有历年的面试题目,看题目,每一年的题目都有重复的,肯定有人能碰到原题,也肯定有人碰不到,我们复习时不能指望面试时的题目都出自火哥的资料。我们应该对每一科目应该整理出他们的思维导图,面试式肯定不会让你计算。画一画(往年线下面试除外),我们按章、节,总结归纳有哪些知识点,用Xmind软件给串联起来,计算题不看,但过程清楚,就这样一科一科的归纳总结,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果从初试考完之后1个月,也就是一战考生寒假回家时,开始进行整理思维导图的话(过年的时间就不算),应该时间充分,这时间花的比看老师文献的时间值,弄清楚一些基础的定义,一些常见的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等。

3.收到录取通知及其联系导师

复试成绩是面试完了的第二天就出来了,第三天就收到了录取通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问题,我听过不少答案,但都不满意,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其实初试考完了,就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水平高的话,10月就可以隐约感觉到。我当时出成绩了,有点兴奋,马上开始查导师,一边开始玩,一边开始搜百度贴吧、知乎等,还找亲戚认不认识华电的老师,在华电读过电气硕士的学长、学姐等,有了一些名单,比如直流输电团队的赵成勇(联系过)、郭春义老师(联系过)(听说许建中老师只要保研的,没有联系),赵成勇老师他们直流输电团队每年不少学生拿国奖,王鹏老师(没有联系)听知乎上挺好的,丁老师(没有联系)也好,我听清华电气的博士说,我们研究生最好找年轻一点的老师,虽然苦,但是容易出成果,成果对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以后读博士,还是找工作,比如张翔宇(联系过,他不是硕导,他的研究生名额挂在齐磊老师那里)、李学宝(联系过)、贾科(没有联系),差不多复试前夕才搞清楚哪个老师适合自己,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有点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感觉。

4.小结

从复试的流程来看,我们差不多从初试分数公布的时候开始复习,复习一个月左右就参加考试。从考试的流程来看,复试的重点是笔试环节,英语面试拉分不大,专业课面试还是要好好准备的,总体上复试分数上比较密集,这也对应前面所说的初试分数重要。复试分为三个环节:笔试+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笔试:听听火哥考研的网课,建议选择暂态+继电保护,听听他们的课,可以让你迅速抓住要点,买他们的建议资料,时间紧的话。只做历年来的真题就行了,继电保护和暂态分析的资料就不用做了,有时间的话,还是要自己做一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有可能的话,可以自己总结会考的题目和答案,把他们抄在一张纸上,考试时直接抄。这是开卷考试,若是闭卷考试,就要自己在这个基础上,背一背+能够理解且默写下来。
英语面试这里熟悉一下常见的专业术语,就拿老师上课用的ppt复习就行,英语自我介绍的话,结合网站上常见的自我介绍自己改编成自己的版本就行,背熟,到时候能很自然地说出来就行,声音洪亮。专业课面试:这里应该花点心思去准备,专业课面试的重点应该是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我们应该对自己本科所涉及到的专业课内容,每一门课都要进行思维导图式总结,尽量先把重点内容给全面复习起来,后面再去看边边角角的内容。

实际上,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初试复习的过程,到10月底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就觉得今年考得上,数学历年真题几乎不会有没有思路的题,只要计算不出错几乎就是对的,政治差不多选择题知道哪些知识考过,专业课的感觉和数学一样,英语研读结束了,以前看不懂的句子,现在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什么意思了,这些感觉促使我后面复习愈来愈勇,仿佛曾国荃攻入天京就是明天了,我差不多上考场之前就知道今年稳了,可惜我并没有利用这点优势,刚考完了,我就回家休息了,玩了几个月,从3月初开始复习,后面复习又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对待、心浮气躁。心静不下来。后面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做人不能太闲,一旦游手好闲惯了,容易偷懒,不想努力,只想“躺平”当咸鱼,再想纠正过来就难了。

总结

提示: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综合来看初试+复试,初试考得高,才有资格进入复试,差不多只要复试好好复习,只要不是裸考,初试高分的人一般不会被刷,今年有个390多人被刷,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情况。整个流程走下来,无论初试还是复试,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不到最后一刻,不能麻痹大意。初试部分总结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我们看下来就知道在复习当中应该避免哪些坑,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同时也透露了初试四门功课应该如何复习,但又不是站在“术”的层面去讲方法,考研高分经验贴尽量少看,多看看考研复盘贴,这个可能更能帮助你。复试部分也总结了自己在复习期间所犯的错误,从这些错误当中,我也得出了学习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但值得借鉴,笔试就是一张纸考试,纸上多少分就多少分,英语面试,其实英语文献我读的烂,翻译都不成逻辑,在有限的情况下,英语拉开的差距并不大,不如自己平时英语四六级分数高点,老师可能凭这个打分,专业课面试问的题目范围广,不容易准备,有时间的话,应早点开始系统复习本专业的所有专业课,时间紧的话应先抓住每门专业课的重点内容。

附录

  1. 考研失利,有点焦虑怎么办?

我是在家脱产考研,整个考研历程都是不轻松的,相信像我这样的考生都多多少少会有点压力吧!送给大家一句话,这句话是我本科时的电机学老师回复我考上研究生的,

学习确实是需要氛围的,不过锻炼自己能够一个人凭自己意志完成一件事,也是需要的心理素质及能力,以后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有一段时间挺怀疑自己的,想起了自己看过的书,曾国藩平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回家练兵深受同僚排挤,期间也是屡败屡战,不时还要担心皇帝的猜忌,兵败被逼几次跳水自杀,就在这些情况下,斡旋几方势力,依然决然坚持“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结硬寨,打呆仗,步步为营,好在最后攻入天京,一时荣耀、位极人臣。话说过来,就科举考试而言,曾国藩也是一路坎坷,考秀才就考了7次,天才如张居正、王阳明,他们考进士,也都不是一帆风顺(张居正考进士考了两次,王阳明考进士考了三次),当然科举考试同考研不一样,明清八股取士,束缚知识分子,古代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比比皆是,就我知道的,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他的团队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考研考了三年,上面所说的大笨象博士,考研也考了三年,考研一次没有考上,两次没有考上也不必太过焦虑,和他们相比,自己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想读研究生的话,在我的复盘贴基础上,调整方法,减少失误,一定可以考上,如果压力太大,可以去跑步(没有比留一身汗更让人忘记压力了),每天坚持定时定点慢跑,一两月后就会发现自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同时也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力,这对于读研也有帮助,长期体育锻炼能让自己越来月抗压,读博士的人,不少人都坚持慢跑,施一公教授在清华提倡每天跑步一小时的道理可能就在这儿!

  1. “李徵能化虎”是想说明什么?

“李徵化虎”是来自于中岛敦的小说集《山月记》中的一篇文章,文章挺让人难忘的,文章大意是唐代的一位名叫李徵的才子,他因性情狷介,恃才傲物,又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后面“入世”不久,落得容貌大改,渐渐远离人群,一次山林与故友偶遇的故事。节选一句精辟之言

我惧怕自己不是美玉,因而刻意不去刻苦打磨;我又对自己会成为美玉尚存半分希望,因而也无法庸庸碌碌地与瓦砾为伍

这篇文章其实在说明一类人,他们既不甘于平凡,又不屑于行动来改变现状,既不肯努力,又自持清高,最终在幻想和现实中来回摇摆,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消耗殆尽,李徵常常自命不凡,不屑世事,却又困于凡尘俗世中煎熬,于是在焦虑和清醒中来回拉扯,自我消耗。每个人都是驯兽者,而各自的性情,便是那猛兽,我们不能驾驭焦虑,就会让焦虑滋长我们内心的猛兽,从而吞噬自己的心智,把我们变成“猛兽”。我在考研复习期间,难免有类似李徵的心绪,特别是一战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复习不进去,感觉自己考不上了,有懊悔,有焦虑,有不安,甚至都看到了化虎后的李徵,林间草地上,白鹭侵染大地,破晓的角笛初响,失意的诗人李徵化作一头猛虎,不时发出一阵嘶鸣,不知对月还是对自己嘶鸣。这说明自己还没有完全化作一头猛虎,只不过自己心绪太过不宁,压力有点大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明我们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能让自己情绪左右自己,每天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这是一种境界啊!

今年是2022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今天是5月9日,是莫斯科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俄罗斯于莫斯科时间10点举行红场阅兵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仅以此篇文章缅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生命的英雄烈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22年5月9日
写于湖北麻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华电(北京)电气学硕考研经历复盘和“李徵能化虎”and“Hooray“ 的相关文章

  • 如何使用Java反射机制获取类的所有构造函数呢?

    转自 如何使用Java反射机制获取类的所有构造函数呢 下文讲述使用Java反射获取一个类的所有构造方法分享 如下所示 实现思路 1 forName 获取指定的Class对象 2 getConstructors 可返回一个构造函数对象数组 例
  • 自定义maven插件 Hello, mojo.

    文章目录 pom xml GreetingMojo java 运行 install install 报错 配置代理 pom xml 中添加配置 参考文档 https maven apache org guides plugin guide
  • CSS3 transition 属性过渡效果 详解

    CSS3 transition 允许 CSS 元素的属性值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平滑地过渡 我们可以在不使用 Flash 动画或 JavaScript 的情况下 在元素从一种样式变换为另一种样式时为元素添加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在鼠标单击 获得焦点
  • mmcv与cuda,pytorch版本匹配要求

    mmcv与cuda pytorch版本兼容要求 见mmcv官方文档 https mmcv readthedocs io zh CN latest get started installation html pip 安装部分 目前网页上默认最
  • 【SQL注入13】referer注入基础及实践(基于BurpSuite工具和Sqli-labs-less19靶机平台)

    目录 1 概述 2 实验简介 2 1 实验平台 2 2 实验目标 3 实验过程 3 1 前戏 3 2 判断注入点及注入类型 3 3 获取库名表名字段名字段内容 3 4 实验结果 4 总结 1 概述 Referer 是 HTTP 请求头的一部
  • 小程序能当成 App 吗?FinCip:能

    如果早些年提问 把小程序当成 App 使用 本身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问题 好像业务人员不再关注研发工程师是否能够按期交付代码 而是想自己在屏幕上点击几下光标 编程软件就能快速生成无数个页面和应用 时光荏苒一去不返 如今的低代码产品早都把 拖拉
  • Google 的开源技术protobuf 简介与例子

    今天来介绍一下 Protocol Buffers 以下简称protobuf 这个玩意儿 本来俺在构思 生产者 消费者模式 系列的下一个帖子 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 由于里面扯到了protobuf 想想干脆单独开一个帖子算了 p
  • 登录注册代码

    服务器的建立 服务器中的代码 浏览器代码 MyHttpManager代码 Main代码 注册界面的代码 文本文档流程图 服务器的建立 1 右键在web里面找到Dynamic web project 建立一个服务器 在Java Resourc

随机推荐

  • Error: JAVA_HOME is not set and java could not be found in PATH.

    CSDN话题挑战赛第2期 参赛话题 学习笔记 目录 前言 问题 解决办法 测试 启动成功 查看状态 关闭服务 前言 因为zookeeper服务器多 每一次启动 关闭和查看状态都很麻烦 所以通过shell脚本启动zookeeper集群 写完的
  • 二叉树、队列、栈、广义表(二)数据结构与算法(十八)

    数据结构与算法 一 软件设计 十七 https blog csdn net ke1ying article details 129220378 线性表 队列与栈 队列 先进先出 栈 先进后出 循环队列 队投和队尾连接起来 队空的条件 Hea
  • sqlserver跨服务器查询性能,sqlserver 多表查询不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表

    第一种方法 创建链接服务器 exec sp addlinkedserver srv lnk sqloledb 条码数据库IP地址 exec sp addlinkedsrvlogin srv lnk false null 用户名 密码 go
  • Android Studio 升级 Flamingo 后 Gradle 又挂了

    1 Gradle 7 2 才支持 Java 17 Unsupported Java Your build is currently configured to use Java 17 0 6 and Gradle 5 0 Possible
  • 求最小素因子和最大素因子

    转载自 https blog csdn net wsniyufang article details 6623576 include
  • ERR_UNKNOWN_URL_SCHEME 导致的可能问题

    今晚在做跨域测试的时候 明明已经用了 jsoup去处理 但却一直报 ERR UNKNOWN URL SCHEME 错误 然后就是百度找答案 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然后看了一下自己请求的地址是下面这样的 前面没有加上 http 所以我在前面加上
  • Docker+Nginx:实现网站部署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Hi I m Huuuui 这次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docker环境中去部署nginx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环境 1 拉取nginx镜像 拉取镜像 docker pull nginx 查看镜像 docker images 2 本地创建映射文件夹
  • E罗斯宝藏网站,收藏起来一定用的到!

    网站叫做https rutracker org 收藏起来总有一天你会用得到 你可以在这里获取各种资源 例如Adobe全家桶 Windows系统 以及各种游戏和3a大作电影等 当初为了打击盗版被封禁 现在因为各大公司对E罗斯的制裁 该网站已被
  • 数据库开发技术

    第一次作业 一 单选题 共40题 80分 1 单选题 2分 单选题 在E R模型中 实体间的联系用 图标来表示 A 矩形 B 直线 C 菱形 D 椭圆 我的答案 C 菱形 正确答案 C 菱形 2分 2 单选题 2分 单选题 设R是一个关系模
  • antd中form表单的正则校验

    以下面input为例
  • 数仓及其维度(分层)建模(ODS DWD DWS DWT ADS)

    一 数仓及其维度 1 什么是数仓 数据仓库 简称数仓 Data Warehouse 从逻辑上理解 数据库和数仓没有区别 都是通过数据库软件实现存放数据的地方 只不过从数据量来说 数据仓库要比数据库更庞大 数仓主要是为企业制定决策 提供数据支
  • 小白入门区块链(通俗易懂)

    区块链基础入门 什么是区块链 科技层面解释 数学 密码学 互联网 计算机编程 官方解释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 具有去中心化 不可篡改 全程留痕 可以追溯 集体维护 公开通明的特点分布式数字账簿 加密技术 不可篡改 通证 一种
  • C++中的基本语句

    C 程序由很多明确表达的语句组成 其中常见的语句包含声明语句 赋值语句 消息语句 函数调用 函数原型和返回语句 其中声明语句和赋值语句中的核心就是变量 变量的声明语句 也称为定义 使用一个简单的标识符来描述计算机存储空间中一定位置的存储单元
  • Python生成requestment.txt文件

    python中通过requirements txt来记录项目所有的依赖包及其版本号 以便在其他的环境中部署 pip freeze gt requirements txt python中通过requirements txt来记录项目所有的依赖
  • 详细聊聊Vue中设计的computed和watch

    一 定义 它们都提供了一种在响应式数据变化时执行响应操作的机制 computed 计算属性 是基于其他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 依赖于其他数据 只有当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 计算属性才会自动更新 并当作普通属性进行访问 computed 当firs
  • CentOS7.6下安装PaddleOCR

    最近看到百度开源的OCR系统 识别效果非常不错 故安装实验一把 在此记录一下安装过程 避免遗忘 我做了一个干净的CentOS7系统 系统上没用docker服务 先安装docker 1 curl sSL https get daocloud
  • 以太坊学习笔记(一)——免费获得测试ETH

    以太坊除了主网之外 还有 Ropsten Kovan Rinkeby等测试环境可供学习 在浏览器钱包插件MetaMask里有以下几个测试环境可以供我们使用 目前以太坊开发最常用的测试网络是Rinkeby 我们就讲讲如何通过Rinkeby免费
  • 【003 中断】tasklet和workqueue的区别和底层实现的区别

    一 tasklet和workqueue的区别和底层实现的区别 1 softirq和tasklet都属于软中断 tasklet是softirq的特殊实现 workqueue是普通的工作队列 2 tasklet和workqueue 两者都是中断
  • android开发 BaseAdapter中getView()里的3个参数的含义

    int position位置 一般BaseAdapter都是很多类型一样的数据展示在界面 该属性是判断显示在界面上的是第几个 通过position在BaseAdapter自定义的数组或者集合中取值 并展示在界面上 View converVi
  • 华电(北京)电气学硕考研经历复盘和“李徵能化虎”and“Hooray“

    初试 复试 从考研到拟录取 提示 本人不是一战就考上的 而是似曾国藩平太平天国 屡败屡战 这里主要是反思自己在备考期间所犯的错误 这篇文章不是考研经验贴 建议有自己学习方法的人结合考研经验贴和我的复盘贴一起看 毕竟 考研复习时应该做什么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