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反激(Flyba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023-11-10

反激(Flyback) 型电路的结构见图2-40。该电路可以看成是将boost-buck电路中的电感换成相互耦合的电感N1和N2得到的。因此反激型电路中的变压器在工作中总是经历着储能一放电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流工作在连续模式CC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与正激电路不同的地方是开关管关断时将能量传送给负载(反激),变压器磁通仅在单方向变化(单端),他没有磁复位电路,因为次级将能量传送给负载的过程即去磁过程,所以不需要额外的去磁绕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CM模式

DCM模式下,在开关管开通前次级绕组电流为零,此时电容C向负载提供能量。与Boost-buck电路推导过程类似,反激电路电流连续临界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DCM模式下电压输出输入之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激电源是靠电感(变压器)的储能通过次级向输出电容释放能量的,就是说主振功率管和输出整流管不是同步工作,如果没有反馈电路较严格的控制前级占空比,输出又空载,电感的能量就无处释放,会造成次级和初级线圈电压升高很多(理论是电压无限高),主震功率管被击穿(过热)损坏。所以不允许空载。

为什么反激电路通常避免工作于连续模式?

先来复习一下变压器知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了解变压器输入电压与ton乘积与最大磁通摆幅、匝数、铁心面积之间的关系。再来分析反激型电路电流连续和断续时变压器磁通密度与绕组电流的关系:因为反激型电路变压器的绕组N1和N2在工作中不会同时有电流流过,不存在磁势相互抵消的可能,因此变压器磁心的磁通密度取决于绕组电流的大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最大磁通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连续工作时磁通密度的变化范围▲B小于断续方式。在反激型电路中,▲B正比于一次侧每匝绕组承受的电压乘以开关处于通态的时间ton,在电路的输人电压和ton相同的条件下,较大的▲B意味着变压器需要较少的匝数,或较小尺寸的磁心。从这个角度来说,反激型电路工作于电流断续模式时,变压器磁心的利用率较高,较合理,故通常在设计反激电路时应保证其工作于电流断续方式。
反激型电路的结构最为简单,元件数少,因此成本较低,广泛适用于各种功率为数瓦~数十瓦的小功率开关电源,在各种家电、计算机设备、工业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小功率开关电源中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反激型电路。但该电路变压器的工作,点也仅处于磁化曲线平面的第I象限,利用率低,而且开关元件承受的电流峰值很大,不适合用于较大功率的电源。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单端反激(Flyba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的相关文章

  • 电源模块的降额曲线

    大家好 这里是大话硬件 今天想写这篇文章来分享在前段时间了解的一个知识点 电源模块的降额曲线 为什么要写这个呢 对于专门做电源的同学来说 肯定觉得很简单 但是对于一个非电源行业的人来说 曲线应该如何解读 业内是如何测试出来的 不一定十分完全
  • DC-DC直流斩波---BUCK降压斩波电路

    降压斩波电路 Buck Chopper 的原理图及工作波形 该电路使用一个全控型器件V 图中为IGBT 也可使用其他器件 若采用晶闸管 需设置使晶闸管关断的辅助电路 图5 1中 为在V关断时给负载中电感电流提供通道 设置了续流二极管VD 斩
  • 【开关电源四】电源拓扑之Cuk、Sepic、Zeta

    个人主页 highman110 作者简介 一名硬件工程师 持续学习 不断记录 保持思考 输出干货内容 目录 1 Cuk变换器 1 1 Cuk电路工作原理 1 2 Cuk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2 Sepic变换器 2 1 Sepic电路工作原
  • STM32F103移相全桥PWM寄存器实现

    STM32F103移相全桥PWM寄存器实现 由于项目需求需要使用单片做一个移相全桥的DCDC电源 采用STM32F103芯片 采用直接控制寄存器实现PWM移相控制 基本原理 两桥臂分别使用定时器TIM1和TIM8产生互补输出信号 TIM8作
  • 05、建立模块

    在上一节中 我们学会了在电路图中嵌入了计算公式 本节我们将在此基础上 将闭环BUCK电路的反馈网络建立成一个模块 然后我们以后就可以直接调用模块来实现电路的设计了 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步一步的来实现此功能吧 Step 01 建立一个原理图文件
  • AC-DC--------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 原理图 波形图 在分析整流电路工作时 认为晶闸管 开关器件 为理想器件 即晶闸管导通时其管压降等于零 晶闸管阻断时其漏电流等于零 除非特意研究晶闸管的开通 关断过程 一般认为晶闸管的开通与关断过程瞬时完成 工作原理 改
  • 讨论BUCK、BOOST、BUCK-BOOST电路CCM模式下的设计参数计算

    BUCK BUCK电路的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要求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 输入直流电压 V 输出直流电压 V 最大输出电流 A 最小输出电流 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 开关频率 主电路参数设计目标 电感参数设计 求得电感量与最大有效值电流 最大峰
  • 开关电源环路稳定性分析(10)——OPA和OTA型补偿器传递函数

    大家好 这里是大话硬件 在前面9讲的内容中将开关电源环路分析进行了梳理 我相信很多人即使都看完了 应该还是不会设计 而且还存在几个疑问 比如我随便举几个 开关电源的带宽怎么设定 开关电源精度和什么相关 怎么调节动态响应 动态响应和什么有关系
  • BUCK同步整流

    图一 buck电路 开关电源相对于LDO来说具有输出电流大以及效率高等优点 由图一可以看到buck电路的损耗除了电感内阻 以及开关管SW的损耗 开关损耗 导通损耗 外还有二极管存在一定的损耗 在电压输入输出电压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不进行考虑
  • BUCK电路输入电容计算

    输入电容决定了输入电压的纹波 对于Buck变换器的输入端来说 输入电流是不连续的 在开关管导通的时候会有极大的阶跃电流 芯 片 BUCK控制器 时 间 2021 04 27 说 明 适用于稳态和动态负载 在Buck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最小时 满
  • 单端正激(Forward)变换器的工作原理&CCM模式下电路设计参数计算

    前面介绍的几种拓扑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没有隔离的 单端正激 Forward 变换器是在buck的基础上加入变压器隔离 单端 变压器磁通仅在单方向变化 正激 开关管导通时电源将能量直接传送给负载 单端正激 Forward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单端正
  • 开关电源环路稳定性分析(05)-传递函数

    大家好 这里是大话硬件 经过前面4篇文章的梳理 估计很多人已经等不及了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环路的分析 为了尽快进入到大家关心的部分 这一讲我们正式进入环路分析的第一部分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简单的理解就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为了方便我们仅仅
  • 开关电源环路稳定性分析(07)——电压型补偿网络

    大家好 这里是大话硬件 在前面的文章中 已经分析了控制级和功率级的传递函数 这一节咱们来分析反馈级的传递函数 在分析反馈网络的传递函数之前 我想 应该有几个问题需要做一下介绍 1 功率级和控制级传递函数说明了什么 根据前面的传递函数的表达式
  • 【开关电源一】电源拓扑之buck、boost、buck-boost

    个人主页 highman110 作者简介 一名硬件工程师 持续学习 不断记录 保持思考 输出干货内容 目录 1 BUCK变换器 1 1 Buck电路工作原理 1 2 Buck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2 BOOST变换器 2 1 Boost电路
  • 开关电源纹波的产生、测量和抑制

    一 产生分析 1 随着SWITCH 的开关 电感L 中的电流也是在输出电流的有效值上下波动的 所以在输出端也会出现一个与SWITCH 同频率的纹波 一般所说的纹波就是指这个 它与输出电容的容量和ESR 有关系 这个纹波的频率与开关电源相同
  • 开关稳压DC—DC降压电路简介

    在做数字压力开关项目时 电源输入要求是12V 24V 10 系统内需要5V和3 3V的电源 这时提供了三个方案从中选择 方案一 使用24V 5V和5V 3 3V的LDO线性稳压芯片 方案二 使用24V 12V 12V 5V 5V 3 3V种
  • DCDC电源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 电子开关设计 1 为什么用MOS管做开关管 2 MOS驱动电路用图腾柱还是用推挽电路 3 MOS悬浮电压设计思想以及工作原理 二 PWM驱动波形 1 频率如何设置 2 占空比如何调整 3 三角波生成电路如何设计 4 比较器参考电压如何选
  • 开关电源环路学习笔记(6)-开关变换器传递函数Gvd(s)推导过程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环节 也是最难的环节 如何求出开关级的传递函数 也就是下图这一级 哎 不得不说 太难了 不过没办法 先前夸下海口 跟兄弟们说我要把环路搞清楚 现在搞不动也得搞啊 这一级之所以这么难 主要是有开关元器件 本身是非线性的 当然了
  • 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文末下载完整资料 摘要 本设计应用隔离型回扫式DC DC电源变换技术完成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及制作 系统主要由整流滤波电路 DC DC变换电路 单片机显示与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开关电源的集成控制由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C3843及相关电路完成 利
  • 为什么有些Buck-Boost芯片没有输出负压?

    大家好 这里是大话硬件 今天分享一篇和Buck Boost拓扑相关的问题 也是在最开始接触Buck Boost芯片时 就在内心产生了疑问 在开始学习DC DC拓扑时 很多资料都说 非隔离型的DC DC拓扑常见的有3种 分别是Buck Boo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