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est系列 - fixture的详细使用

2023-11-14

前言

  • 前面一篇讲了setup、teardown可以实现在执行用例前或结束后加入一些操作,但这种都是针对整个脚本全局生效的
  • 如果有以下场景:用例 1 需要先登录,用例 2 不需要登录,用例 3 需要先登录。很显然无法用 setup 和 teardown 来实现了
  • fixture可以让我们自定义测试用例的前置条件 

fixture的优势

  • 命名方式灵活,不局限于 setup 和teardown 这几个命名
  • conftest.py             配置里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不需要 import 就能自动找到fixture
  • scope="module"    可以实现多个.py 跨文件共享前置
  • scope="session"    以实现多个.py 跨文件使用一个 session 来完成多个用例

fixture参数列表

@pytest.fixture(scope="function", params=None, autouse=False, ids=None, name=None)
def test():
    print("fixture初始化的参数列表")

参数列表

  • scope:可以理解成fixture的作用域:
    • 默认:function,还有class、module、package、session四个【常用】
  • autouse:
    • 默认:False,需要用例手动调用该 fixture;
    • 如果是True,所有作用域内的测试用例都会自动调用该fixture
  • name:默认:装饰器的名称,同一模块的fixture相互调用建议写个不同的name

注意

session的作用域:是整个测试会话,即开始执行pytest到结束测试

测试用例如何调用fixture

  1. 将fixture名称作为测试用例函数的输入参数
  2. 测试用例加上装饰器:@pytest.mark.usefixtures(fixture_name)
  3. fixture设置  autouse=True
import pytest

# 调用方式一
@pytest.fixture
def login():
    print("输入账号,密码先登录")


def test_s1(login):
    print("用例 1:登录之后其它动作 111")


def test_s2():  # 不传 login
    print("用例 2:不需要登录,操作 222")


# 调用方式二
@pytest.fixture
def login2():
    print("please输入账号,密码先登录")


@pytest.mark.usefixtures("login2", "login")
def test_s11():
    print("用例 11:登录之后其它动作 111")


# 调用方式三
@pytest.fixture(autouse=True)
def login3():
    print("====auto===")


# 不是test开头,加了装饰器也不会执行fixture
@pytest.mark.usefixtures("login2")
def loginss():
    print(123)

执行结果

知识点

  • 在类声明上面加 
    • @pytest.mark.usefixtures() ,代表这个类里面所有测试用例都会调用该fixture
  • 可以叠加多个: 
    • @pytest.mark.usefixtures() ,先执行的放底层,后执行的放上层
  • 可以传多个fixture参数,先执行的放前面,后执行的放后面
  • 如果fixture有返回值,用 @pytest.mark.usefixtures() 是无法获取到返回值的,必须用传参的方式(方式一)

fixture的实例化顺序

  • 较高 scope 范围的fixture(session)在较低 scope 范围的fixture( function 、 class )
    • 之前实例化【session > package > module > class > function】
  • 具有相同作用域的fixture遵循测试函数中声明的顺序,并遵循fixture之间的依赖关系【在fixture_A里面依赖的fixture_B优先实例化,然后到fixture_A实例化】
  • 自动使用(autouse=True)的fixture将在显式使用(传参或装饰器)的fixture之前实例化
import pytest

order = []

@pytest.fixture(scope="session")
def s1():
    order.append("s1")


@pytest.fixture(scope="module")
def m1():
    order.append("m1")


@pytest.fixture
def f1(f3, a1):
    # 先实例化f3, 再实例化a1, 最后实例化f1
    order.append("f1")
    assert f3 == 123


@pytest.fixture
def f3():
    order.append("f3")
    a = 123
    yield a


@pytest.fixture
def a1():
    order.append("a1")


@pytest.fixture
def f2():
    order.append("f2")


def test_order(f1, m1, f2, s1):
    # m1、s1在f1后,但因为scope范围大,所以会优先实例化
    assert order == ["s1", "m1", "f3", "a1", "f1", "f2"]

执行结果

断言成功

关于fixture的注意点

添加了 @pytest.fixture ,如果fixture还想依赖其他fixture,需要用函数传参的方式,不能用 @pytest.mark.usefixtures() 的方式,否则会不生效

 前面讲的,其实都是setup的操作,那么现在就来讲下teardown是怎么实现的

import pytest


@pytest.fixture(scope="session")
def open():
    # 会话前置操作setup
    print("===打开浏览器===")
    test = "测试变量是否返回"
    yield test
    # 会话后置操作teardown
    print("==关闭浏览器==")


@pytest.fixture
def login(open):
    # 方法级别前置操作setup
    print(f"输入账号,密码先登录{open}")
    name = "==我是账号=="
    pwd = "==我是密码=="
    age = "==我是年龄=="
    # 返回变量
    yield name, pwd, age
    # 方法级别后置操作teardown
    print("登录成功")


def test_s1(login):
    print("==用例1==")
    # 返回的是一个元组
    print(login)
    # 分别赋值给不同变量
    name, pwd, age = login
    print(name, pwd, age)
    assert "账号" in name
    assert "密码" in pwd
    assert "年龄" in age


def test_s2(login):
    print("==用例2==")
    print(login)

 

yield注意事项

  • 如果yield前面的代码,即setup部分已经抛出异常了,则不会执行yield后面的teardown内容
  • 如果测试用例抛出异常,yield后面的teardown内容还是会正常执行

 

yield+with的结合


# 官方例子
@pytest.fixture(scope="module")
def smtp_connection():
    with smtplib.SMTP("smtp.gmail.com", 587, timeout=5) as smtp_connection:
        yield smtp_connection  # provide the fixture value

该 smtp_connection 连接将测试完成执行后已经关闭,因为 smtp_connection 对象自动关闭时, with 语句结束。

addfinalizer 终结函数


@pytest.fixture(scope="module")
def test_addfinalizer(request):
    # 前置操作setup
    print("==再次打开浏览器==")
    test = "test_addfinalizer"

    def fin():
        # 后置操作teardown
        print("==再次关闭浏览器==")

    request.addfinalizer(fin)
    # 返回前置操作的变量
    return test


def test_anthor(test_addfinalizer):
    print("==最新用例==", test_addfinalizer)

注意事项

  • 如果 request.addfinalizer() 前面的代码,即setup部分已经抛出异常了,则不会执行 request.addfinalizer() 的teardown内容(和yield相似,应该是最近新版本改成一致了)
  • 可以声明多个终结函数并调用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Pytest系列 - fixture的详细使用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程序开发经验分享2024】计算机毕业设计吊打导师Python+Spark知识图谱课程推荐系统 课程预测系统 mooc慕课课程爬虫 课程大数据 课程数据分析大屏 大数据毕业设计 大数据毕设

    开发技术 前端 vue js 后端 springboot mybatis plus 数据库 mysql neo4j 算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 基于物品全部实现 神经网络混合CF推荐算法 MLP深度学习算法 SVD深度
  • 【开源项目分享】GitHub中文排行榜 - 帮助你发现高分优秀中文项目-Java

    榜单设立目的 GitHub中文排行榜 帮助你发现高分优秀中文项目 各位开发者伙伴可以更高效地吸收国人的优秀经验 成果 中文项目只能满足阶段性的需求 想要有进一步提升 还请多花时间学习高分神级英文项目 榜单设立范围 设立1个总榜 所有语言项目
  • jenkins学习笔记第十篇下载Allure插件生成完美报告

    创建MAVEN项目 指定Maven仓库 指定分支 指定check out路径 构建执行 生成HTMLReport 生成报告 这里附加上自定义实现的监听类 public class ZTestReport implements IReport
  • Hadoop2.6(新版本)----MapReduce工作原理

    最近在研究Hadoop 发现网上的一些关于Hadoop的资料都是以前的1 X版本的 包括MapReduce的工作原理 都是以前的一些过时了的东西 所以自己重新整理了一些新2 X版本的MapReduce的工作原理 下面我画了一张图 便于理解M
  • Buncket Sort桶排序(c++)实现代码

    代码原理我就不说了 参考 算法导论 原书第三版 p112 直接上代码会不会很爽 ConsoleApplication1 cpp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This programme is designed to show the Bun
  • 并查集学习

    并查集 看的很好的博文 链接如下 https blog csdn net chen134225 article details 82052537 两个函数 1 查找 int pre 1000 int find int x 查找x的顶级 in
  • 上传视频至云端并在本地显示---记微信小程序云开发过程

    作者 大家好 我是alicomon 寄语读者 此篇博客为学习或开发记录 目的有二 1 记录知识点 方便温故知新 2 为自己和读者提供帮助 用于交流 共同提高 上传视频至云端并在本地显示 1 index wxml 2 index js 3 效
  • 配置Kettle连接大数据HDFS

    需求 配置Kettle连接大数据HDFS Kettle对接大数据平台的配置 一 软件环境 1 Hadoop集群 版本 Hadoop3 3 0 2 ETL工具Kettle 版本 pdi ce 7 0 0 0 25 解压命令 zip 用 unz
  • 【数据压缩】Exp05.JPEG解码

    实验原理 01 JPEG的编解码原理 输入图像的YUV数据先进行偏置 再将图片按8x8的块进行DCT变换编程8x8的系数块 接着再根据8x8的量化表对系数块进行量化 量化后的8x8的系数块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的操作 其中左上角的直流系数进行 交
  • Python中将字典转换为字符串常用的方法!

    在Python中 字典是一种很常见的数据类型 其由一组键值对组成的无序集合 有时候需要将字典转换为字符串 以便于在网络传输 文件存储等场合使用 那么如何将字典转换为字符串格式呢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1 使用json库 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
  • thread创建线程的一些坑

    测试detach的坑 class A public int m i A int a m i a cout lt lt Construction lt lt endl A const A a m i a m i cout lt lt Copy
  • Nacos、Eureka和Zookeeper有什么区别

    Nacos Eureka和Zookeeper都是服务注册中心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分布式系统中各个微服务实例的注册与发现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1 语言支持 Nacos是用Java语言开发的 Eureka是用Java语言开发的 Zooke
  • Opencv4基于C++的 实时人脸监测

    文章目录 一 环境配置搭建 VS2015 Opencv4 6 二 下资源文件 第一种 本地生成 第二种 直接下载 三 代码展示 窗口布局 main cpp test h test cpp 效果图 opencv人脸识别效果图 请叫我真爱粉 一
  • 二进制部署高可用k8s集群

    一 前置知识点 1 1 环境准备 服务器要求 建议最小硬件配置 2核CPU 2G内存 30G硬盘 软件环境 软件 版本 操作系统 CentOS7 x x64 容器引擎 Docker CE 19 Kubernetes Kubernetes v
  • lambda

    外部变量访问方式说明符 不捕获任何变量 以引用方式捕获所有变量 用值的方式捕获所有变量 可能被编译器优化为const foo 以引用捕获foo 但其余变量都靠值捕获 foo 以值捕获foo 但其余变量都靠引用捕获 bar 以值方式捕获bar
  • 查看虚拟机CentOS7 的 IP 地址

    在CentOS7中我们不能输入ifconfig命令查看 而是要输入ip addr命令查看 此命令会出现3个条目 centos的ip地址是ens33条目中的inet值 发现 ens33 没有 inet 这个属性 那么就没法通过IP地址连接虚拟
  • Android 获取电池容量 mAh

    1 Java 反射获取电池容量 目前手机出厂下配置电池容量主要是通过修改 power profile xml 的电池容量参数 一般Google 默认配置为 1000 mAh 故只要是出货的手机一般都需要修改该值 我们可以直接导出 frame
  • 名人问题 (Celebrity problem)

    问题 在一个房间里有 N 个人 其中一个是名人 所谓名人就是大家都认识他 但是他不认识任何人 其它人可能认识房间里面另外的一部分人 你可以问任何人问题 但是问题只能是 你认识 X 吗 对方回答 Yes or No 请问最少要问多少个问题才能
  • MySQL 视图(view)

    目录 视图 概念 基本使用 视图规则和限制 视图 view 概念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 其内容由查询定义 同真实的表一样 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 视图的数据变化会影响到基表 基表的数据变化也会影响到视图 基本使用 创建视图 crea
  • Pytest系列 - fixture的详细使用

    前言 前面一篇讲了setup teardown可以实现在执行用例前或结束后加入一些操作 但这种都是针对整个脚本全局生效的 如果有以下场景 用例 1 需要先登录 用例 2 不需要登录 用例 3 需要先登录 很显然无法用 setup 和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