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遍历方法——前、中、后序遍历(图解)

2023-05-16

目录

 一、前序遍历

(1)递归版本

 (2)非递归版本

二、中序遍历

(1)递归版本

 (2)非递归版本

三、后序遍历

(1)递归版本

(2)非递归版本

四、总结

五、测试程序

六、程序输出


        二叉树的遍历是指按某条搜索路径访问树中的每个结点,使得每个结点均被访问一次,而且仅能访问一次(说明不可二次访问,一遍而过)。遍历一颗二叉树便要决定对根结点N、左子树L和右子树的访问顺序。 二叉树常的的遍历方法有前序遍历(NLR)中序遍历(LNR)后序遍历(LRN)三种遍历算法,其中 “序” 指的是根结点在何时被访问。三种遍历方法有递归和非递归两个版本。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typedef char Elemtype;  // 数据类型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BiTNode* lchild, * rchild; // 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 *BiTree;

 一、前序遍历

(1)递归版本

前序遍历的算法思路:
若二叉树为空,什么都不做,否则:

        i、先访问根结点;

        ii、再前序遍历左子树;

        iii、最后前序遍历右子树;

算法实现: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BiTree T)
{
	if (T != NULL)
	{ 
		visit(T);              // 访问结点              
		PreOrder(T->lchild);   // 遍历结点左子树
		PreOrder(T->rchild);   // 遍历结点右子树
	}
}

/*输出树结点*/
void visit(BiTree T)
{
	printf("树结点的值:%c\n", T->data);
}

         其中递归函数在计算机中实现隐式的利用了被称为调用栈的栈,即递归利用了栈,只是隐式的利用了栈,没有显示的让你看到其使用了栈,整体过程为访问结点并入栈遍历左子树,出栈遍历右子树。下面用图解的方法来对递归函数进行解说:

图解前序遍历的递归算法:

咱们看下面的二叉树是怎样利用递归函数实现前序遍历:

首先,T != NULL,遍历了A,并且指向A的指针入栈(递归的实现利用了栈),遍历A的左子树:

 A的左子树不为空,遍历B,并将B入栈,遍历B的左子树:

 B的左子树不为空,遍历D,并将D入栈,遍历D的左子树:

 D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然后D出栈开始遍历D的右子树,但D的右子树也为空,不遍历,故D的左右子树,及其本身都遍历完。

 然后B出栈,遍历B的右子树:

 B的右子树不为空,遍历E,E入栈,遍历E的左子树:

 E的左子树不为空,遍历G,G入栈,遍历G的左子树:

 G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G出栈遍历G的右子树,但G的右子树为空,故也不进行遍历:

 此时,栈中有E、A结点,E出栈,遍历E的右子树,但E的右子树为空,故不进行遍历:

 然后A出栈,A的右子树不为空,遍历A的右子树:

 遍历C,C入栈,遍历C的左子树:

 C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C出栈,遍历C的右子树:

 遍历F,F入栈,遍历F的左子树:

 F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F出栈,遍历F的右子树:

 F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此时栈为空,结束遍历,二叉树的全部结点有且仅有一次被访问:

 前序遍历的结果为:

 (2)非递归版本

         前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就是将上面递归函数隐式调用栈的过程给显示表示出来,即利用一个辅助栈,来进行访问结点并入栈遍历左子树,结点出栈遍历右子树。

算法思路:

1、二叉树为空啥也不做;

2、结点不为空,访问并入栈,接着遍历其左子树;

3、结点为空但栈不为空,栈顶元素出栈,遍历栈顶元素的右子树;

4、结点为空并且栈为空结束遍历。

算法实现: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2(BiTree T)
{
	SqStack S;				  // 申请一个辅助栈
	InitStack(&S);			  // 初始化
	BiTree p = T;			  // p为遍历指针
	while (p || !IsEmpty(S))  // 栈不为空或p不为空时循环
	{
		if (p)			      // 一路向左
		{
			visit(p);		  // 访问当前节点,并入栈
			Push(&S, p);
			p = p->lchild;	  // 左孩子不空,一直向左走
		}
		else				  //出栈,并转向出栈结点的右子树
		{
			Pop(&S, &p);	  // 栈顶元素出栈
			p = p->rchild;    // 向右子树走,p赋值为当前结点的右孩子
		}					  // 返回while循环继续进入if-else语句
	}
}

其中栈的存储结构、初始化、入栈、出栈、判断栈空算法如下:

/*栈的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Stack
{
	BiTree data[Maxsize]; // 存放栈中元素
	int top;		// 栈顶指针
}SqStack;
/*初始化栈*/
void InitStack(SqStack* S)
{
	S->top = -1;
}

/*判断栈空*/
bool IsEmpty(SqStack S)
{
	if (S.top == -1)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入栈*/
bool Push(SqStack* S, BiTree x)
{
	if (S->top == Maxsize - 1)   // 栈满
		return false;
	S->data[++(S->top)] = x;
	return true;
}

/*出栈*/
bool Pop(SqStack* S, BiTree* x)
{
	if (S->top == -1) // 栈空
		return false;
	*x = S->data[(S->top)--];
	return true;
}

其图解过程和上面的递归利用调用栈的图解一致,故理解上面的图解,非递归前序遍历算法便可理解,其递归版本也知道其实际过程是怎么样的。

二、中序遍历

(1)递归版本

中序遍历算法思路:
二叉树为空,什么也不做,否则:

        i、中序遍历左子树;

        ii、访问根结点;

        iii、中序遍历右子树

算法实现: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BiTree T)
{
	if (T != NULL)
	{
		InOrder(T->lchild);    // 遍历结点左子树
		visit(T);              // 访问结点
		InOrder(T->rchild);    // 遍历结点右子树
	}
}

/*输出树结点*/
void visit(BiTree T)
{
	printf("树结点的值:%c\n", T->data);
}

        其中递归函数在计算机中实现隐式的利用了被称为调用栈的栈,即递归利用了栈,只是隐式的利用了栈,没有显示的让你看到其使用了栈,整体过程为结点入栈遍历左子树,出栈访问结点并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和前序遍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只是访问根结点的时间不同,中序遍历是遍历完左子树后再访问根结点,接着遍历右子树。下面用图解的方法来对递归函数进行解说: 

图解中序遍历二叉树:

首先看我们需要中序遍历这颗二叉树:

 T != NULL,将 A入栈,遍历A的左子树,但不遍历A,因为访问A的语句在遍历A的左子树之后:

A的左子树不为空,B入栈,遍历B的左子树:

 B的左子树不为空,D入栈,遍历D的右子树:

 D的左子树为空,不进行遍历,D出栈并访问D,接着遍历D的右子树:

 D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接着B出栈并访问,然后遍历B的右子树:

 B的右子树不为空,E入栈,遍历E的左子树:

 E的左子树不为空,G入栈,遍历G的左子树:

 G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G出栈访问,接着遍历G的右子树:

 G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E出栈并访问,然后遍历E的右子树1:

 E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然后此时栈中只有A,A出栈并访问,接着遍历A的右子树:

 此时已经遍历完左子树和根结点A,A的右子树不为空,C入栈,遍历C的左子树:

 C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C出栈并访问,接着遍历C的右子树:

 C的右子树不为空,F入栈,遍历F的左子树:

 F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F出栈并访问,接着访问F的右子树:

 F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自此遍历结束,栈为空,并且二叉树的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次被访问:

 中序遍历这颗二叉树的最终结果为:

 (2)非递归版本

        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就是将上面递归函数隐式调用栈的过程给显示表示出来,即利用一个辅助栈,来进行结点入栈访问结点的左子树,出栈访问结点,并且遍历结点的右子树。

算法思路:

1、二叉树为空,啥也不做

2、结点不为空,入栈,并遍历其左子树

3、结点的左子树为空但栈不为空,栈顶元素出栈并访问,接着遍历栈顶元素的右子树;

4、栈为空,且结点也为空结束遍历。

算法实现: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2(BiTree T)
{
	SqStack S;                  // 申请一个辅助栈
	InitStack(&S);				// 初始化
	BiTree p = T;				// p为遍历指针
	while (p || !IsEmpty(S))    // 栈不空或p不空时循环
	{
		if (p)					// 一路向左
		{
			Push(&S, p);        // 当前结点入栈
			p = p->lchild;		// 左孩子不空,一直向左走
		}
		else					// 出栈,并转向出栈结点的右子树
		{
			Pop(&S, &p);		// 栈顶元素出栈
			visit(p);			// 访问出栈结点
			p = p->rchild;		// 向右子树走,p赋值为当前结点的右孩子
		}						// 返回while循环继续进入if-else语句
	}
}

 其图解和上面的递归一致,这是只是把递归隐式调用栈的过程,给显现展示出来,理解了上面的图解,对这个非递归算法也是一目了然,同样也对递归的具体实现也掌握。

三、后序遍历

(1)递归版本

算法思路:

若二叉树为空,什么也不做,否则:

        i、后序遍历左子树

        ii、后序遍历右子树

        iii、访问根结点

 算法实现: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BiTree T)
{
	if (T != NULL)
	{
		PostOrder(T->lchild);	// 遍历结点左子树
		PostOrder(T->rchild);	// 遍历结点右子树
		visit(T);				// 访问结点
	}
}

/*输出树结点*/
void visit(BiTree T)
{
	printf("树结点的值:%c\n", T->data);
}

        其中递归函数在计算机中实现隐式的利用了被称为调用栈的栈,即递归利用了栈,只是隐式的利用了栈,没有显示的让你看到其使用了栈,整体过程为结点入栈遍历左子树,出栈遍历右子树,紧接着入栈准备最后出栈的访问。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前序遍历思路不太一致的,它是遍历完左子树和右子树后才遍历根结点,当其出栈遍历右子树(为了和前面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出栈遍历右子树保持一致)还需要紧接着入栈进行最后的出栈自身遍历(递归函数最后一条语句visit(T))(即相当于取这个元素来遍历右子树,但不出栈,遍历完右子树后再出栈访问)。下面用图解的方法来对以上思路解说:  

依然是利用和前序、中序遍历的二叉树:

 首先,T != NULL,A入栈进行遍历左子树:

 A的左子树不为空,B入栈,遍历B的左子树:

 B的左子树不为空,D入栈,遍历D的左子树:

 D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D出栈遍历D的右子树,但由于在函数最后还需遍历自身,故出栈后紧接着入栈:

 但由于D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故最后D出栈,并访问:

 至此D已经访问完(其左右子树也访问完),然后B出栈访问右子树,紧接着入栈,准备执行最后的出栈访问:

B的右子树不为空,E入栈,并遍历E的左子树:

 E的左子树不为空,G入栈,并遍历G的左子树:

 G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E出栈遍历右子树,紧接着入栈(此时还没访问G本身):

 G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此时G的左右子树均遍历完,G出栈访问:

 接着E出栈遍历右子树,紧接着入栈,为后序的出栈访问自身做准备:

 E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E的左右子树遍历完,E出栈访问:

 此时B的左右子树已遍历完,B出栈访问:

 B出栈后,此时栈中只剩下A,A出栈遍历右子树,紧接着入栈进行最后的出栈访问:

 A的右子树不为空,C入栈,遍历C的左子树:

 C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C出栈遍历其右子树,紧接着入栈做最后的出栈访问:

 C的右子树不为空,F入栈,遍历其左子树:

F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F出栈遍历右子树,紧接着入栈做最后出栈访问,此时A、C、F均已做好最后出栈访问:

 F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此时F的左右子树已遍历完,F出栈进行访问:

 C的左右子树已遍历完,C出栈访问:

 此时栈中只剩A,A的左右子树已遍历完,A出栈访问:

 遍历完成,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次被访问,二叉树的后序遍历结果为:

(2)非递归版本

         后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也是和前面两种遍历算法一样,借用辅助栈,将递归函数隐式调用栈的过程给显示展示出来,但后序遍历非递归算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上面的两次出栈问题(即判别哪次出栈是访问右子树,哪次出栈是访问自身),这是其利用辅助栈需要解决的事,而解决此事也有很多方法,这里介绍标志法,即设立一个标志来判别出栈。

算法思路:

1、当二叉树为空,则什么也不做;

2、结点不为空,入栈并设立标志 tag = 0,随后遍历左子树,;

3、结点为空,则判断栈是否为空,为空则遍历结束,不为空又分两种情况:

         i、tag = 1(说明栈顶元素的左右子树已遍历完),出栈访问栈顶元素(相当于上面的第二次出栈)。

         ii、栈顶标志tag,若tag = 0(说明栈顶元素的右子树还没遍历),则重新设置标志 tag = 1(此时还在栈中),并遍历栈顶元素的右子树(此过程相当于上面的第一次出栈,遍历右子树,紧接着入栈,故重新标志起到了说明右子树已访问过这个作用);

算法实现:

/*后序遍历————利用标志*/
struct stack
{
	BiTree t;
	int tag;            // 标志
};						// tag = 0表示左子女被访问,tag = 1表示右字母被访问
void PostOrder3(BiTree T)
{
	struct stack s[Maxsize];
	int top = -1;
	while (T != NULL || top >= 0)
	{
		while (T != NULL)
		{
			s[++top].t = T;
			s[top].tag = 0;
			T = T->lchild;					// 沿左分支向下
		}
		while (top != -1 && s[top].tag == 1)
			visit(s[top--].t);					// 退栈
		if (top != -1)
		{
			s[top].tag = 1;						// 标志访问过右子树被访问
			T = s[top].t->rchild;				// 沿右分支向下遍历
		}
	}
}

 算法图解:

依旧是熟悉的味道,咱们还是利用上面算法的那个二叉树:

 首先T != NULL,A入栈,并设其标志 tag = 0,随后遍历A的左子树:

 A的左子树不为空,B入栈,并设其标志 tag = 0,接着遍历B的左子树:

 B的左子树不为空,D入栈,并设其标志为 tag = 0,然后遍历D的左子树:

 D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同时 tag = 0,说明D的右子树还没遍历,然后设置D的tag = 1,并遍历D的右子树(此时D还在栈中):

 D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但由于tag = 1,故D出栈进行遍历:

此时栈不为空, 然后栈顶元素B,tag = 0(其右子树没遍历过)故不出栈访问,重新设置 tag = 1,并遍历B的右子树:

 B的右子树不为空,E入栈并设置tag = 0,随后遍历其左子树:

E的左子树不为空,G入栈并设立tag = 0,接着遍历G的左子树:

 G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但tag = 0,故重新设置tag = 1,并遍历G的右子树:

 G的右子树也为空,不遍历,由于此时G的tag = 1(说明G的左右子树已遍历完),G出栈访问:

 此时由于E的tag = 0,不出栈访问并重新设置tag = 1,遍历E的右子树:

 E的右子树为空,不遍历,并且此时tag = 1,故E出栈并访问:

 此时由于栈顶元素B的tag = 1,故B也出栈访问:

 紧接着,A的tag = 0,故其不被访问,并重新设置tag = 1,遍历A的右子树:

 A的右子树不为空,C入栈,并设置tag = 0,遍历C的左子树:

 C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由于此时C的tag = 0,故重新设置 tag = 1,遍历C的右子树:

 C的右子树不为空,F入栈并令其标志tag = 0,遍历其左子树:

 F的左子树为空,不遍历,由于此时tag = 0,故重新设置tag = 1,遍历其右子树:

 F的右子树也为空,但此时tag = 1,故F出栈访问:

 此时由于栈顶元素C的tag = 1,故其也出栈访问:

 A的tag也为1,故其也出栈访问:

 此时栈为空,结点也为空,结束遍历,最后上面这颗二叉树的后序遍历结果为:

 同上面的后序遍历递归算法的结果一致。

四、总结

        二叉树的前、中、后序遍历的递归算法只是访问根结点的时间不同,但是都是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故如果去掉访问根结点这个步骤的话(即visit(T)),这三种算法遍历的结点顺序一致,并且递归算法利用到调用栈,这是隐式的调用,我们的非递归算法就是把这个隐式调用的过程给真实显示出来。

五、测试程序

/*请输入:ABD##EG###C#F##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bool.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Maxsize 100  // 定义栈中元素的最大个数

typedef char Elemtype;  // 数据类型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BiTNode* lchild, * rchild; // 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 * BiTree;

/*栈的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Stack
{
	BiTree data[Maxsize]; // 存放栈中元素
	int top;		// 栈顶指针
}SqStack;

/*设置字体颜色*/
void color(short x);

/*测试菜单*/
int TestMeanu(void);

/*初始化栈*/
void InitStack(SqStack* S);
/*判断栈空*/
bool IsEmpty(SqStack S);
/*入栈*/
bool Push(SqStack* S, BiTree x);
/*出栈*/
bool Pop(SqStack* S, BiTree* x);

/*创建二叉树*/
/*利用一个前序遍历的扩展二叉树的字符串序列*/
void CreateBiTree1(BiTree* T);

/*二叉树遍历的递归算法*/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BiTree T);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BiTree T);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BiTree T);

/*输出树结点*/
void visit(BiTree T);

/*二叉树遍历的非递归算法*/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2(BiTree T);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2(BiTree T);
/*后序遍历*/
/*利用标志*/
void PostOrder3(BiTree T);

int main(void)
{
	BiTree T = NULL;
	printf("请输入以下字符串创建二叉树!!!\n");
	printf("ABD##EG###C#F##\n");
	CreateBiTree1(&T);
	while (true)
	{	
		int choice = TestMeanu();
		switch (choice)
		{
		case 0:
			exit(0);
			break;
		case 1:
			printf("1、先序遍历\n");
			printf("2、中序遍历\n");
			printf("3、后序遍历\n");
			printf("请输入要遍历的方式:");
			int choice1;
			scanf("%d", &choice1);
			color(11);
			switch (choice1)
			{
			case 1:
				PreOrder(T);
				break;
			case 2:
				InOrder(T);
				break;
			case 3:
				PostOrder(T);
				break;
			default:
				printf("输入不规范,请规范输入!!!!\n");
			}
			break;
		case 2:
			printf("1、先序遍历\n");
			printf("2、中序遍历\n");
			printf("3、后序遍历\n");
			printf("请输入要遍历的方式:");
			int choice2;
			scanf("%d", &choice2);
			color(11);
			switch (choice2)
			{
			case 1:
				PreOrder2(T);
				break;
			case 2:
				InOrder2(T);
				break;
			case 3:
				PostOrder3(T);
				break;
			default:
				printf("输入不规范,请规范输入!!!!\n");
			}
		}
	}
}

/*设置字体颜色*/
void color(short x)
{
	/*
	颜色函数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前景色 | 背景色 | 前景加强 | 背景加强);
		前景色:数字0-15 或 FOREGROUND_XXX 表示	(其中XXX可用BLUE、RED、GREEN表示)
		前景加强:数字8 或 FOREGROUND_INTENSITY 表示
		背景色:数字16 32 64 或 BACKGROUND_XXX 三种颜色表示
		背景加强: 数字128 或 BACKGROUND_INTENSITY 表示
	主要应用:改变指定区域字体与背景的颜色
	前景颜色对应值:
	  0=黑色                8=灰色  
	   1=蓝色                9=淡蓝色        十六进制          
	  2=绿色                10=淡绿色       0xa          
	  3=湖蓝色              11=淡浅绿色      0xb 
	  4=红色                12=淡红色       0xc  
	  5=紫色                13=淡紫色       0xd          
	  6=黄色                14=淡黄色       0xe          
	  7=白色                15=亮白色       0xf
	  也可以把这些值设置成常量。
	*/
	if (x >= 0 && x <= 15)//参数在0-15的范围颜色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 x);	//只有一个参数,改变字体颜色 
	else//默认的颜色白色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 7);
}

/*测试菜单*/
int TestMeanu(void)
{
	color(16);
	int choice;
	printf("欢迎使用二叉树三种遍历算法测试程序!!!!!\n");
	printf("0、退出测试程序\n");
	printf("1、二叉树的递归遍历算法\n");
	printf("2、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算法\n");
	printf("请输入你需要测试的功能:");
	scanf("%d", &choice);
	return choice;
}

/*初始化栈*/
void InitStack(SqStack* S)
{
	S->top = -1;
}

/*判断栈空*/
bool IsEmpty(SqStack S)
{
	if (S.top == -1)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入栈*/
bool Push(SqStack* S, BiTree x)
{
	if (S->top == Maxsize - 1)   // 栈满
		return false;
	S->data[++(S->top)] = x;
	return true;
}

/*出栈*/
bool Pop(SqStack* S, BiTree* x)
{
	if (S->top == -1) // 栈空
		return false;
	*x = S->data[(S->top)--];
	return true;
}

/*二叉树遍历的递归算法*/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BiTree T)
{
	if (T != NULL)
	{
		visit(T);				// 访问结点
		PreOrder(T->lchild);	// 遍历结点左子树
		PreOrder(T->rchild);	// 遍历结点右子树
	}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BiTree T)
{
	if (T != NULL)
	{
		InOrder(T->lchild);		// 遍历结点左子树
		visit(T);				// 访问结点
		InOrder(T->rchild);		// 遍历结点右子树
	}
}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BiTree T)
{
	if (T != NULL)
	{
		PostOrder(T->lchild);	// 遍历结点左子树
		PostOrder(T->rchild);	// 遍历结点右子树
		visit(T);				// 访问结点
	}
}

/*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2(BiTree T)
{
	SqStack S;				  // 申请一个辅助栈
	InitStack(&S);			  // 初始化
	BiTree p = T;			  // p为遍历指针
	while (p || !IsEmpty(S))  // 栈不为空或p不为空时循环
	{
		if (p)			      // 一路向左
		{
			visit(p);		  // 访问当前节点,并入栈
			Push(&S, p);
			p = p->lchild;	  // 左孩子不空,一直向左走
		}
		else				  //出栈,并转向出栈结点的右子树
		{
			Pop(&S, &p);	  // 栈顶元素出栈
			p = p->rchild;    // 向右子树走,p赋值为当前结点的右孩子
		}					  // 返回while循环继续进入if-else语句
	}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2(BiTree T)
{
	SqStack S;                  // 申请一个辅助栈
	InitStack(&S);				// 初始化
	BiTree p = T;				// p为遍历指针
	while (p || !IsEmpty(S))    // 栈不空或p不空时循环
	{
		if (p)					// 一路向左
		{
			Push(&S, p);        // 当前结点入栈
			p = p->lchild;		// 左孩子不空,一直向左走
		}
		else					// 出栈,并转向出栈结点的右子树
		{
			Pop(&S, &p);		// 栈顶元素出栈
			visit(p);			// 访问出栈结点
			p = p->rchild;		// 向右子树走,p赋值为当前结点的右孩子
		}						// 返回while循环继续进入if-else语句
	}
}

/*利用标志*/
struct stack
{
	BiTree t;
	int tag;			// 标志
};						// tag = 0表示左子女被访问,tag = 1表示右字母被访问
void PostOrder3(BiTree T)
{
	struct stack s[Maxsize];
	int top = -1;
	while (T != NULL || top >= 0)
	{
		while (T != NULL)
		{
			s[++top].t = T;
			s[top].tag = 0;
			T = T->lchild;					// 沿左分支向下
		}
		while (top != -1 && s[top].tag == 1)
			visit(s[top--].t);					// 退栈
		if (top != -1)
		{
			s[top].tag = 1;						// 标志访问过右子树被访问
			T = s[top].t->rchild;				// 沿右分支向下遍历
		}
	}
}

/*输出树结点*/
void visit(BiTree T)
{
	printf("树结点的值:%c\n", T->data);
}

/*利用一个前序遍历的扩展二叉树的字符串序列*/
void CreateBiTree1(BiTree* T)
{
	Elemtype ch;

	scanf("%c", &ch); //获取前序遍历的扩展二叉树的字符串的一个字符

	if (ch == '#')
		*T = NULL; // 空树结点
	else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if (!*T)  // 未分配到空间
			exit(false);
		(*T)->data = ch;	// 生成根结点
		(*T)->lchild = (*T)->rchild = NULL;
		CreateBiTree1(&(*T)->lchild); //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1(&(*T)->rchild); // 构造右子树
	}
}

六、程序输出

前序遍历:

中序遍历:

后序遍历: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二叉树遍历方法——前、中、后序遍历(图解) 的相关文章

  • isalpha()库函数

    C C 43 43 isalpha 库函数 isalpha 函数用来检测一个字符是否是字母 xff0c 包括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 头文件 xff1a 属于ctype h头文件 xff1b 但也包含在iostream头文件下 语法原型 xff1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第四章习题全解

    4 01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 xff1f 试比较其优缺点 xff1f 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虚电路 优点 xff1a 1 可以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2 因为数据是沿着建立的虚电路进行传输的 xff0c 因此分组的首部不需要携带完整
  • Linux下线程池(ThreadPool)

    目录 一 线程池相关概念及其优点 二 线程池的实现 一 线程池相关概念及其优点 线程池一种线程使用模式 xff0c 线程过多会带来这个调度的开销进而影响整体的性能 xff0c 而线程池是提前准备好了线程等待着管理者进行分配任务 1 线程池的
  • Golang协程常见面试题

    协程面试题 交替打印奇数和偶数N个协程打印1到maxVal交替打印字符和数字交替打印字符串三个协程打印ABCChannel练习 交替打印奇数和偶数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golang当中常见的算法面试题 使用两个goroutine交替打印1
  • JS 几种常见的遍历方式

    JS 几种常见的遍历方式 目录 JS 几种常见的遍历方式for循环for in 循环for of 循环forEach循环map方法参考资料 for循环 普通的写法let arr 61 1 2 3 for let i 61 0 i lt ar
  • mp4 转 jpg 图片

    先在 rosbag2video py 脚本中修改相关配置参数 然后运行脚本 python mp4 2 jpg py 代码如下 span class token keyword import span span class token mod
  • C# WinForm界面设计教程

    WinForm 是 Windows Form 的简称 xff0c 是基于 NET Framework 平台的客户端 xff08 PC软件 xff09 开发技术 xff0c 一般使用 C 编程 C WinForm 编程需要创建 Windows
  • 2021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应用与实践--YOLOV5项目代码分析——(5)

    2021SC 64 SDUSC detection class Detections detections class for yolov5 inference results def init self imgs pred files n
  • Centos7更改ssh端口报错解决

    Centos7 ssh 端口问题解决 报错如下 xff1a failed to start openssh server daemonssh failed to start openssh server daemon 问题总结 xff1a
  • Python 列表的常见操作

    Python 列表的常见操作 从形式上看 xff0c 列表会将所有元素都放在一对中括号 里面 xff0c 相邻元素之间用逗号 分隔 xff0c 如下所示 xff1a element1 element2 element3 elementn x
  • TortoiseGit的安装教程以及用法

    TortoiseGit的安装教程以及用法 TortoiseGit 是基于 TortoiseSVN 的 Git 版本的 Windows Shell 界面 它是开源的 xff0c 可以完全使用免费软件构建 TortoiseGit 支持你执行常规
  • 在idea中向Maven项目添加插件时出现的“找不到插件”错误解决

    大家用idea在pom xml中添加插件时 xff0c 一开始可能都会遇见添加的插件全报红的时候 现在我们把鼠标移到报红的地方 xff0c 他给了我们一个not found错误 xff0c 也就是找不到插件 那么解决方法也非常简单 xff0
  • 安装Ubuntu双系统

    制作U盘启动盘 1 电脑插入U盘 xff0c 格式化U盘 2 下载解压好安装包 链接 xff1a https pan baidu com s 1my5JrSz QRPwRxIOdU4JJQ 提取码 xff1a 1234 解压完成打开文件夹
  • 纯C+纯手写+手动编译 一个windows 窗体应用(过程记录)

    xff08 纯C 43 纯手写 43 手动编译 xff09 一个Windows 窗体应用 本篇文章仅仅是作者的一个类似笔记一样的东西 xff0c 作为记录 所以请勿出现如下不友善评论 啊 xff0c 这不是某某IDE直接就可以生成的吗 搞这
  • STM32寄存器的简介、地址查找,与直接操作寄存器

    1 STM32寄存器的简介 2 STM32寄存器地址查找 3 直接操作STM32寄存器 1 STM32寄存器的简介 1 寄存器映射 在存储器 Block2 这块区域 xff0c 设计的是片上外设 xff0c 它们以四个字节为一个单元 xff
  • python对目录下所有图片重命名

    执行下列代码程序即可 创建一个python文件 file rename py 然后执行 python file rename py span class token operator span span class token operat
  • word文档的公式编号方法(笔记)

    所谓制表位 xff0c 可以简单理解为在word中插入一个无形的表格 xff0c 制表位后的文本就按照他前面的制表位对齐 比如我们可以把公式行设置成这样 xff1a 制表位1 xff0c 位置在20字符处 xff0c 格式居中对齐 公式 制
  • error: src refspec master does not match any. 错误的解决办法

    我们在使用git bash指令将项目上传到github时 xff0c 总是遇到一些错误无法解决 下面是我遇到的一个问题 error src refspec master does not match any error failed to
  • (学习笔记)机器人自主导航从零开始第四步———Rviz、Gazebo、Meshlab的安装

    前言 本文参考资料 xff1a rviz ROS 维基 http wiki ros org rviz Gazebo Tutorial Ubuntu gazebosim org http gazebosim org tutorials tut
  • 蜂鸣器及其实验

    蜂鸣器电路图 蜂鸣器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有源蜂鸣器 xff08 内含驱动线路 xff09 和无源蜂鸣器 xff08 外部驱动 xff09 这里的 源 指的是激励源 无源蜂鸣器 内部没有激励源 xff0c 只有给它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 xff0c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