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特性

2023-05-16

C++11已经出来很久了,网上也早有很多优秀的C++11新特性的总结文章,在编写本博客之前,博主在工作和学习中学到的关于C++11方面的知识,也得益于很多其他网友的总结。本博客文章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上博主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C++11的一些总结、经验和感悟,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读者有帮助,文章中的总结可能存在很多不完整或有错误的地方,也希望读者指出。大家可以根据如下目录跳到自己需要的章节。

  1、关键字及新语法

    1.1、auto关键字及用法

    1.2、nullptr关键字及用法

    1.3、for循环语法

  2、STL容器

    2.1、std::array

    2.2、std::forward_list

    2.3、std::unordered_map

    2.4、std::unordered_set

  3、多线程

    3.1、std::thread

    3.2、st::atomic

    3.3、std::condition_variable

  4、智能指针内存管理

    4.1、std::shared_ptr

    4.2、std::weak_ptr

  5、其他

    5.1、std::function、std::bind封装可执行对象

    5.2、lamda表达式

1、关键字及新语法

  C++11相比C++98增加了许多关键字及新的语法特性,很多人觉得这些语法可有可无,没有新特性也可以用传统C++去实现。

  也许吧,但个人对待新技术总是抱着渴望而热衷的态度对待,也许正如很多人所想,用传统语法也可以实现,但新技术可以让你的设计更完美。这就如同在原来的维度里,你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很多个复杂的步骤,但在新语法特性里,你可以从另外的维度,很干脆,直接就把原来很复杂的问题用很简单的方法解决了,我想着就是新的技术带来的一些编程体验上非常好的感觉。大家也不要觉得代码写得越复杂就先显得越牛B,有时候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能你会站得更高,也看得更远。

  本章重点总结一些常用c++11新语法特点。后续会在本人理解的基础上,会继续在本博客内更新或增加新的小章节。

1.1、auto关键字及用法

  A、auto关键字能做什么?

  auto并没有让C++成为弱类型语言,也没有弱化变量什么,只是使用auto的时候,编译器根据上下文情况,确定auto变量的真正类型。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auto AddTest(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
{
    auto index = 10;
    auto str = "abc";
    auto ret = AddTest(1,2);
    std::cout << "index:" << index << std::endl;
    std::cout << "str:" << str << std::endl;
    std::cout << "res:" << ret << std::endl;
}  

  是的,你没看错,代码也没错,auto在C++14中可以作为函数的返回值,因此auto AddTest(int a, int b)的定义是没问题的。

  运行结果:

    

  B、auto不能做什么?

  auto作为函数返回值时,只能用于定义函数,不能用于声明函数。


//Test.h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pragma once
class Test
{
public:
    auto TestWork(int a ,int b);
};  

  如下函数中,在引用头文件的调用TestWork函数是,编译无法通过。

  但如果把实现写在头文件中,可以编译通过,因为编译器可以根据函数实现的返回值确定auto的真实类型。如果读者用过inline类成员函数,这个应该很容易明白,此特性与inline类成员函数类似。


//Test.h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pragma once
class Test
{
public:
    auto TestWork(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1.2、nullptr关键字及用法

  为什么需要nullptr? NULL有什么毛病?

  我们通过下面一个小小的例子来发现NULL的一点问题: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TestWork(int index)
    {
        std::cout << "TestWork 1" << std::endl;
    }
    void TestWork(int * index)
    {
        std::cout << "TestWork 2" << std::endl;
    }
};

int main()
{
    Test test;
    test.TestWork(NULL);
    test.TestWork(nullptr);
}  

  运行结果:

     

  NULL在c++里表示空指针,看到问题了吧,我们调用test.TestWork(NULL),其实期望是调用的是void TestWork(int * index),但结果调用了void TestWork(int index)。但使用nullptr的时候,我们能调用到正确的函数。

 

1.3、for循环语法

  习惯C#或java的同事之前使用C++的时候曾吐槽C++ for循环没有想C#那样foreach的用法,是的,在C++11之前,标准C++是无法做到的。熟悉boost库读者可能知道boost里面有foreach的宏定义BOOST_FOREACH,但个人觉得看起并不是那么美观。

  OK,我们直接以简单示例看看用法吧。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t main()
{
    int numbers[] = { 1,2,3,4,5 };
    std::cout << "numbers:" << std::endl;
    for (auto number : numbers)
    {
        std::cout << number << std::endl;
    }
}  

   以上用法不仅仅局限于数据,STL容器都同样适用。

 

2、STL容器

  C++11在STL容器方面也有所增加,给人的感觉就是越来越完整,越来越丰富的感觉,可以让我们在不同场景下能选择跟具合适的容器,提高我们的效率。

  本章节总结C++11新增的一些容器,以及对其实现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2.1、std::array

  个人觉得std::array跟数组并没有太大区别,对于多维数据使用std::array,个人反而有些不是很习惯吧。

  std::array相对于数组,增加了迭代器等函数(接口定义可参考C++官方文档)。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array>
int main()
{
    std::array<int, 4> arrayDemo = { 1,2,3,4 };
    std::cout << "arrayDemo:" << std::endl;
    for (auto itor : arrayDemo)
    {
        std::cout << itor << std::endl;
    }
    int arrayDemoSize = sizeof(arrayDemo);
    std::cout << "arrayDemo size:" << arrayDemoSize << std::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打印出来的size和直接使用数组定义结果是一样的。

 

2.2、std::forward_list

  std::forward_list为从++新增的线性表,与list区别在于它是单向链表。我们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都知道,链表在对数据进行插入和删除是比顺序存储的线性表有优势,因此在插入和删除操作频繁的应用场景中,使用list和forward_list比使用array、vector和deque效率要高很多。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forward_list>
int main()
{
    std::forward_list<int> numbers = {1,2,3,4,5,4,4};
    std::cout << "numbers:" << std::endl;
    for (auto number : numbers)
    {
        std::cout << number << std::endl;
    }
    numbers.remove(4);
    std::cout << "numbers after remove:" << std::endl;
    for (auto number : numbers)
    {
        std::cout << number << std::endl;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2.3、std::unordered_map

  std::unordered_map与std::map用法基本差不多,但STL在内部实现上有很大不同,std::map使用的数据结构为二叉树,而std::unordered_map内部是哈希表的实现方式,哈希map理论上查找效率为O(1)。但在存储效率上,哈希map需要增加哈希表的内存开销。

  下面代码为C++官网实例源码实例:


//webset address: http://www.cplusplus.com/reference/unordered_map/unordered_map/bucket_count/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nordered_map>
int main()
{
    std::unordered_map<std::string, std::string> mymap =
    {
        { "house","maison" },
        { "apple","pomme" },
        { "tree","arbre" },
        { "book","livre" },
        { "door","porte" },
        { "grapefruit","pamplemousse" }
    };
    unsigned n = mymap.bucket_count();
    std::cout << "mymap has " << n << " buckets.\n";
    for (unsigned i = 0; i<n; ++i) 
    {
        std::cout << "bucket #" << i << " contains: ";
        for (auto it = mymap.begin(i); it != mymap.end(i); ++it)
            std::cout << "[" << it->first << ":" << it->second << "] ";
        std::cout << "\n";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与官网给出的结果不一样。实验证明,不同编译器编译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如下为linux下gcc 4.6.3版本编译出来的结果。或许是因为使用的哈希算法不一样,个人没有深究此问题。

  

2.4、std::unordered_set

  std::unordered_set的数据存储结构也是哈希表的方式结构,除此之外,std::unordered_set在插入时不会自动排序,这都是std::set表现不同的地方。

  我们来测试一下下面的代码: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nordered_set>
#include <set>
int main()
{
    std::unordered_set<int> unorder_set;
    unorder_set.insert(7);
    unorder_set.insert(5);
    unorder_set.insert(3);
    unorder_set.insert(4);
    unorder_set.insert(6);
    std::cout << "unorder_set:" << std::endl;
    for (auto itor : unorder_set)
    {
        std::cout << itor << std::endl;
    }

    std::set<int> set;
    set.insert(7);
    set.insert(5);
    set.insert(3);
    set.insert(4);
    set.insert(6);
    std::cout << "set:" << std::endl;
    for (auto itor : set)
    {
        std::cout << itor << std::endl;
    }
}  

  运行结果:

    

3、多线程

  在C++11以前,C++的多线程编程均需依赖系统或第三方接口实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码的移植性。C++11中,引入了boost库中的多线程部分内容,形成C++标准,形成标准后的boost多线程编程部分接口基本没有变化,这样方便了以前使用boost接口开发的使用者切换使用C++标准接口,把容易把boost接口升级为C++接口。

  我们通过如下几部分介绍C++11多线程方面的接口及使用方法。

3.1、std::thread

  std::thread为C++11的线程类,使用方法和boost接口一样,非常方便,同时,C++11的std::thread解决了boost::thread中构成参数限制的问题,我想着都是得益于C++11的可变参数的设计风格。

  我们通过如下代码熟悉下std::thread使用风格。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thread>
void threadfun1()
{
    std::cout << "threadfun1 - 1\r\n" << std::endl;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
    std::cout << "threadfun1 - 2" << std::endl;
}

void threadfun2(int iParam, std::string sParam)
{
    std::cout << "threadfun2 - 1" << std::endl;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5));
    std::cout << "threadfun2 - 2" << std::endl;
}

int main()
{
    std::thread t1(threadfun1);
    std::thread t2(threadfun2, 10, "abc");
    t1.join();
    std::cout << "join" << std::endl;
    t2.detach();
    std::cout << "detach" << std::endl;
}  

  运行结果:

    

  有以上输出结果可以得知,t1.join()会等待t1线程退出后才继续往下执行,t2.detach()并不会并不会把,detach字符输出后,主函数退出,threadfun2还未执行完成,但是在主线程退出后,t2的线程也被已经被强退出。

 

3.2、std::atomic

  std::atomic为C++11分装的原子数据类型。

  什么是原子数据类型?

  从功能上看,简单地说,原子数据类型不会发生数据竞争,能直接用在多线程中而不必我们用户对其进行添加互斥资源锁的类型。从实现上,大家可以理解为这些原子类型内部自己加了锁。

  我们下面通过一个测试例子说明原子类型std::atomic_int的特点。

  下面例子中,我们使用10个线程,把std::atomic_int类型的变量iCount从100减到1。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thread>
#include <atomic>
#include <stdio.h>
std::atomic_bool bIsReady = false;
std::atomic_int iCount = 100;
void threadfun1()
{
    if (!bIsReady) {
        std::this_thread::yield();
    }
    while (iCount > 0)
    {
        printf("iCount:%d\r\n", iCount--);
    }
}

int main()
{
    std::atomic_bool b;
    std::list<std::thread> lstThread;
    for (int i = 0; i < 10; ++i)
    {
        lstThread.push_back(std::thread(threadfun1));
    }
    for (auto& th : lstThread)
    {
        th.join();
    }
}  

  运行结果:

  

   注:屏幕太短的原因,上面结果没有截完屏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到,iCount的最小结果都是1,单可能不是最后一次打印,没有小于等于0的情况,大家可以代码复制下来多运行几遍对比看看。

 

3.3、std::condition_variable

  C++11中的std::condition_variable就像Linux下使用pthread_cond_wait和pthread_cond_signal一样,可以让线程休眠,直到别唤醒,现在在从新执行。线程等待在多线程编程中使用非常频繁,经常需要等待一些异步执行的条件的返回结果。

  OK,在此不多解释,下面我们通过C++11官网的例子看看。


 1 // webset address: http://www.cplusplus.com/reference/condition_variable/condition_variable/%20condition_variable
 2 // condition_variable example
 3 #include <iostream>           // std::cout
 4 #include <thread>             // std::thread
 5 #include <mutex>              // std::mutex, std::unique_lock
 6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 std::condition_variable
 7 
 8 std::mutex mtx;
 9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
10 bool ready = false;
11 
12 void print_id(int id) {
13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ck(mtx);
14     while (!ready) cv.wait(lck);
15     // ...
16     std::cout << "thread " << id << '\n';
17 }
18 
19 void go() {
20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ck(mtx);
21     ready = true;
22     cv.notify_all();
23 }
24 
25 int main()
26 {
27     std::thread threads[10];
28     // spawn 10 threads:
29     for (int i = 0; i<10; ++i)
30         threads[i] = std::thread(print_id, i);
31 
32     std::cout << "10 threads ready to race...\n";
33     go();                       // go!
34 
35     for (auto& th : threads) th.join();
36 
37     return 0;
38 }  

  运行结果:

   

  上面的代码,在14行中调用cv.wait(lck)的时候,线程将进入休眠,在调用33行的go函数之前,10个线程都处于休眠状态,当22行的cv.notify_all()运行后,14行的休眠将结束,继续往下运行,最终输出如上结果。

 

4、智能指针内存管理

  在内存管理方面,C++11的std::auto_ptr基础上,移植了boost库中的智能指针的部分实现,如std::shared_ptr、std::weak_ptr等,当然,想boost::thread一样,C++11也修复了boost::make_shared中构造参数的限制问题。把智能指针添加为标准,个人觉得真的非常方便,毕竟在C++中,智能指针在编程设计中使用的还是非常广泛。

  什么是智能指针?网上已经有很多解释,个人觉得“智能指针”这个名词似乎起得过于“霸气”,很多初学者看到这个名词就觉得似乎很难。

  简单地说,智能指针只是用对象去管理一个资源指针,同时用一个计数器计算当前指针引用对象的个数,当管理指针的对象增加或减少时,计数器也相应加1或减1,当最后一个指针管理对象销毁时,计数器为1,此时在销毁指针管理对象的同时,也把指针管理对象所管理的指针进行delete操作。

  如下图所示,简单话了一下指针、智能指针对象和计数器之间的关系:

  

  

  下面的小章节中,我们分别介绍常用的两个智能指针std::shared_ptr、std::weak_ptr的用法。

4.1、std::shared_ptr

  std::shared_ptr包装了new操作符动态分别的内存,可以自由拷贝复制,基本上是使用最多的一个智能指针类型。

  我们通过下面例子来了解下std::shared_ptr的用法: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memory>
class Test
{
public:
    Test()
    {
        std::cout << "Test()" << std::endl;
    }
    ~Test()
    {
        std::cout << "~Test()" << std::endl;
    }
};
int main()
{
    std::shared_ptr<Test> p1 = std::make_shared<Test>();
    std::cout << "1 ref:" << p1.use_count() << std::endl;
    {
        std::shared_ptr<Test> p2 = p1;
        std::cout << "2 ref:" << p1.use_count() << std::endl;
    }
    std::cout << "3 ref:" << p1.use_count() << std::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从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需要读者了解的是:

  1、std::make_shared封装了new方法,boost::make_shared之前的原则是既然释放资源delete由智能指针负责,那么应该把new封装起来,否则会让人觉得自己调用了new,但没有调用delete,似乎与谁申请,谁释放的原则不符。C++也沿用了这一做法。

  2、随着引用对象的增加std::shared_ptr<Test> p2 = p1,指针的引用计数有1变为2,当p2退出作用域后,p1的引用计数变回1,当main函数退出后,p1离开main函数的作用域,此时p1被销毁,当p1销毁时,检测到引用计数已经为1,就会在p1的析构函数中调用delete之前std::make_shared创建的指针。

4.2、std::weak_ptr

  std::weak_ptr网上很多人说其实是为了解决std::shared_ptr在相互引用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而存在的,C++官网对这个只能指针的解释也不多,那就先甭管那么多了,让我们暂时完全接受这个观点。

  std::weak_ptr有什么特点呢?与std::shared_ptr最大的差别是在赋值是,不会引起智能指针计数增加。

  我们下面将继续如下两点:

  1、std::shared_ptr相互引用会有什么后果;

  2、std::weak_ptr如何解决第一点的问题。

  A、std::shared_ptr相互引用的问题示例: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memory>
class TestB;
class TestA
{
public:
    TestA()
    {
        std::cout << "TestA()" << std::endl;
    }
    void ReferTestB(std::shared_ptr<TestB> test_ptr)
    {
        m_TestB_Ptr = test_ptr;
    }
    ~TestA()
    {
        std::cout << "~TestA()" << std::endl;
    }
private:
    std::shared_ptr<TestB> m_TestB_Ptr; //TestB的智能指针
}; 

class TestB
{
public:
    TestB()
    {
        std::cout << "TestB()" << std::endl;
    }

    void ReferTestB(std::shared_ptr<TestA> test_ptr)
    {
        m_TestA_Ptr = test_ptr;
    }
    ~TestB()
    {
        std::cout << "~TestB()" << std::endl;
    }
    std::shared_ptr<TestA> m_TestA_Ptr; //TestA的智能指针
};


int main()
{
    std::shared_ptr<TestA> ptr_a = std::make_shared<TestA>();
    std::shared_ptr<TestB> ptr_b = std::make_shared<TestB>();
    ptr_a->ReferTestB(ptr_b);
    ptr_b->ReferTestB(ptr_a);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TestA和一个TestB的对象,但在整个main函数都运行完后,都没看到两个对象被析构,这是什么问题呢?

  原来,智能指针ptr_a中引用了ptr_b,同样ptr_b中也引用了ptr_a,在main函数退出前,ptr_a和ptr_b的引用计数均为2,退出main函数后,引用计数均变为1,也就是相互引用。

  这等效于说:

    ptr_a对ptr_b说,哎,我说ptr_b,我现在的条件是,你先释放我,我才能释放你,这是天生的,造物者决定的,改不了。

    ptr_b也对ptr_a说,我的条件也是一样,你先释放我,我才能释放你,怎么办?

  是吧,大家都没错,相互引用导致的问题就是释放条件的冲突,最终也可能导致内存泄漏。

 

  B、std::weak_ptr如何解决相互引用的问题

  我们在上面的代码基础上使用std::weak_ptr进行修改: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memory>
class TestB;
class TestA
{
public:
    TestA()
    {
        std::cout << "TestA()" << std::endl;
    }
    void ReferTestB(std::shared_ptr<TestB> test_ptr)
    {
        m_TestB_Ptr = test_ptr;
    }
    void TestWork()
    {
        std::cout << "~TestA::TestWork()" << std::endl;
    }
    ~TestA()
    {
        std::cout << "~TestA()" << std::endl;
    }
private:
    std::weak_ptr<TestB> m_TestB_Ptr;
};

class TestB
{
public:
    TestB()
    {
        std::cout << "TestB()" << std::endl;
    }

    void ReferTestB(std::shared_ptr<TestA> test_ptr)
    {
        m_TestA_Ptr = test_ptr;
    }
    void TestWork()
    {
        std::cout << "~TestB::TestWork()" << std::endl;
    }
    ~TestB()
    {
        std::shared_ptr<TestA> tmp = m_TestA_Ptr.lock();
        tmp->TestWork();
        std::cout << "2 ref a:" << tmp.use_count() << std::endl;
        std::cout << "~TestB()" << std::endl;
    }
    std::weak_ptr<TestA> m_TestA_Ptr;
};


int main()
{
    std::shared_ptr<TestA> ptr_a = std::make_shared<TestA>();
    std::shared_ptr<TestB> ptr_b = std::make_shared<TestB>();
    ptr_a->ReferTestB(ptr_b);
    ptr_b->ReferTestB(ptr_a);
    std::cout << "1 ref a:" << ptr_a.use_count() << std::endl;
    std::cout << "1 ref b:" << ptr_a.use_count() << std::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由以上代码运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1、所有的对象最后都能正常释放,不会存在上一个例子中的内存没有释放的问题。

  2、ptr_a 和ptr_b在main函数中退出前,引用计数均为1,也就是说,在TestA和TestB中对std::weak_ptr的相互引用,不会导致计数的增加。在TestB析构函数中,调用std::shared_ptr<TestA> tmp = m_TestA_Ptr.lock(),把std::weak_ptr类型转换成std::shared_ptr类型,然后对TestA对象进行调用。

  

5、其他

  本章节介绍的内容如果按照分类来看,也属于以上语法类别,但感觉还是单独拿出来总结好些。

  下面小节主要介绍std::function、std::bind和lamda表达式的一些特点和用法,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

5.1、std::function、std::bind封装可执行对象

  std::bind和std::function也是从boost中移植进来的C++新标准,这两个语法使得封装可执行对象变得简单而易用。此外,std::bind和std::function也可以结合我们一下所说的lamda表达式一起使用,使得可执行对象的写法更加“花俏”。

  我们下面通过实例一步步了解std::function和std::bind的用法:

  Test.h文件


//Test.h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Add()
    {
        
    }
};  

  main.cpp文件


//main.cpp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est.h"
int add(int a,int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
{
    Test test;
    test.Add();
    return 0;
}  

  解释:

    上面代码中,我们实现了一个add函数和一个Test类,Test类里面有一个Test函数也有一个函数Add。

 

  OK,我们现在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假如我们的需求是让Test里面的Add由外部实现,如main.cpp里面的add函数,有什么方法呢?

  没错,我们可以用函数指针。

  我们修改Test.h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class Test
{
public:
    typedef int(*FunType)(int, int);
    void Add(FunType fun,int a,int b)
    {
        int sum = fun(a, b);
        std::cout << "sum:" << sum << std::endl;
    }
};  

  修改main.cpp的调用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
....
Test test;
test.Add(add, 1, 2);
....  

  运行结果:

    

 

  到现在为止,完美了吗?如果你是Test.h的提供者,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我们把问题升级,假如add实现是在另外一个类内部,如下代码: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class TestAdd
{
public:
    int Add(int a,int b)
    {
        return a + b;
    }
};

int main()
{
    Test test;
    //test.Add(add, 1, 2);
    return 0;
}  

  假如add方法在TestAdd类内部,那你的Test类没辙了,因为Test里的Test函数只接受函数指针。你可能说,这个不是我的问题啊,我是接口的定义者,使用者应该遵循我的规则。但如果现在我是客户,我们谈一笔生意,就是我要购买使用你的Test类,前提是需要支持我传入函数指针,也能传入对象函数,你做不做这笔生意?

  是的,你可以选择不做这笔生意。我们现在再假设你已经好几个月没吃肉了(别跟我说你是素食主义者),身边的苍蝇肉、蚊子肉啊都不被你吃光了,好不容易等到有机会吃肉,那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时候std::function和std::bind就帮上忙了。

  我们继续修改代码:

  Test.h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Add(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 int a, int b)
    {
        int sum = fun(a, b);
        std::cout << "sum:" << sum << std::endl;
    }
};  

  解释:

    Test类中std::function<int(int,int)>表示std::function封装的可执行对象返回值和两个参数均为int类型。

  main.cpp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int add(int a,int b)
{
    std::cout << "add" << std::endl;
    return a + b;
}

class TestAdd
{
public:
    int Add(int a,int b)
    {
        std::cout << "TestAdd::Add" << std::endl;
        return a + b;
    }
};

int main()
{
    Test test;
    test.Add(add, 1, 2);

    TestAdd testAdd;
    test.Add(std::bind(&TestAdd::Add, testAdd, std::placeholders::_1, std::placeholders::_2), 1, 2);
    return 0;
}  

  解释:

    std::bind第一个参数为对象函数指针,表示函数相对于类的首地址的偏移量;

    testAdd为对象指针;

    std::placeholders::_1和std::placeholders::_2为参数占位符,表示std::bind封装的可执行对象可以接受两个参数。

  

  运行结果:

  

  是的,得出这个结果,你就可以等着吃肉了,我们的Test函数在函数指针和类对象函数中都两种情况下都完美运行。

  

5.2、lamda表达式

  在众多的C++11新特性中,个人觉得lamda表达式不仅仅是一个语法新特性,对于没有用过java或C#lamda表达式读者,C++11的lamda表达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冲击着你对传统C++编程的思维和想法。

  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lamda表达式: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1 int main()
2 {
3     auto add= [](int a, int b)->int{
4         return a + b;
5     };
6     int ret = add(1,2);
7     std::cout << "ret:" << ret << std::endl;
8     return 0;
9 }  

  解释:

    第3至5行为lamda表达式的定义部分

    []:中括号用于控制main函数与内,lamda表达式之前的变量在lamda表达式中的访问形式;

    (int a,int b):为函数的形参

    ->int:lamda表达式函数的返回值定义

    {}:大括号内为lamda表达式的函数体。

  运行结果:

  

  我使用lamda表达式修改5.1中的例子看看:

  main.cpp


//示例代码1.0 http://www.cnblogs.com/feng-sc/p/5710724.html
.....

int main()
{
    Test test;
    test.Add(add, 1, 2);

    TestAdd testAdd;
    test.Add(std::bind(&TestAdd::Add, testAdd, std::placeholders::_1, std::placeholders::_2), 1, 2);

    test.Add([](int a, int b)->int {
        std::cout << "lamda add fun" << std::endl;
        return a + b;
    },1,2);
    return 0;
}  

  运行结果: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C++11特性 的相关文章

  • 《华为机试》刷题之HJ39 判断两个IP是否属于同一子网

    一 题目 描述 IP地址是由4个0 255之间的整数构成的 xff0c 用 34 34 符号相连 二进制的IP地址格式有32位 xff0c 例如 xff1a 10000011 xff0c 01101011 xff0c 00000011 xf
  • camera调试:i2c不通如何排查?

    这篇文章介绍一下在调试camera驱动的过程 xff0c 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xff0c i2c不通导致驱动注册不上 xff0c 应该如何排查 常见的报错log如下 xff1a 1 973566 T1 gc8034 4 0037 driver
  • Linux上好用的截图工具——flameshot

    我在windows上习惯了QQ的Ctrl 43 Alt 43 A截图 xff0c 在linux也想拥有这样愉快截图的体验 xff0c flameshot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flameshot的功能 xff1a 绘画 直线箭头矩形框实心矩
  • Linux下Zsh安装并配置

    Oh My Zsh 是基于 zsh 命令行的一个扩展工具集 xff0c 提供了丰富的扩展功能 本文使用的乌班图系统版本为16 04 一 下载安装zsh 1 首先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的zsh源码 然后将源码包复制到 usr local目录下 xf
  • vnc viewe连接,同时ubuntu系统显示灰屏解决方案,不显示命令行和菜单栏解决方法

    span class token number 1 span 在Ubuntu上首先需要安装vnc4server span class token macro property apt get install vnc4server span
  • ROS的可视化工具 rviz 的安装与运行

    1 安装rviz sudo apt get install ros kinetic rviz 然后环境检测 安装 rosdep install rviz rosmake rviz 2 运行rviz 打开一个linux终端 xff0c 输入
  • STM32生成互补PWM波(输出前均为低电平)

    STM32的定时器功能很多 xff0c 今天介绍一下生成互补PWM波形 STM32高级定时器1和8的时钟是168MHZ 通用定时器通常是84MHZ 频率通用设置 定时器时钟频率设置的通用写法 一般我们都是设置两个参数 xff0c 分频系数和
  • 解决ubuntu上的samba共享无法被windows访问问题

    年后回来发现自己ubuntu服务器的samba共享访问不了了 先来看看samba的log记录的啥 root cat var log samba log smbd 2022 02 14 09 19 46 514611 0 lib util f
  • Android仿微信未读消息数提示数字之BadgeView的使用

    没事在整理以前上班收藏的一些笔记 xff0c 发现其中的关键字部分有个 BadgeView 不知道是什么东东 xff0c 于是乎搜了下 xff0c 发现也是一个项目中很常用的功能 比如 xff1a 这样的 xff0c 很常见 这是官方的de
  • cocos creator 游戏背景音乐处理(音乐循环淡入淡出等)

    在处理游戏背景音乐中遇到的问题 xff0c 策划对于音乐播放提出新的想法 但由于目前周围没有人尝试过 xff0c 所以自己摸索的来 需求 在同一场景音乐处理 一般同一场景是同一首背景音乐 现需求在同一场景 xff08 时代 xff09 内播
  • Linux 进程状态D Disk Sleep

    Linux进程状态 xff1a S TASK INTERRUPTIBLE xff0c 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处于这个状态的进程因为等待某某事件的发生 xff08 比如等待socket连接 等待信号量 xff09 xff0c 而被挂起 这些进程的
  • 两个超实用的 Kubernetes 集群中 Flannel 故障排除案例

    自建的 K8s 集群的坑不少 尤其是到了 Node 数量越来越多之后 问题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博客主要介绍我们使用flannel之后遇到的两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问题其实不严重 只是涉及到了底层的结构 改动时候要小心 问题 1 flannel
  • 解决zsh: command not found问题

    zsh command not found 看字面意思就是找不到这个方法 xff0c 缺少环境变量配置 1 打开zsh配置文件 open zshrc 2 添加缺少的文件路径 PATH 61 34 Users mengmeng Downloa
  • Python两大爬虫库

    文章目录 Python两大爬虫库urllib库urllib库使用urllib request实验案例 xff1a 模拟头部信息 requests库实验案例 get请求实验案例 抓取网页实验案例 响应 在使用Python爬虫时 xff0c 需
  • amixer命令

    简述amixer及其用法 alsamixer是Linux 音频架构ALSA中的Alsa工具的其中一个 xff0c 用于配置音频的各个参数 alsamixer是基于文本下的图形界面的 xff0c 可以通过键盘的上下键 xff0c 左右键等 x
  • 安装ubuntu系统中磁盘分区

    硬件 xff1a vostro 1450 xff0c 本身有一块机械硬盘HDD xff08 500G xff09 加了一块固态硬盘SSD xff08 120G xff09 xff0c 组成HDD 43 SSD双硬盘 目的 xff1a SDD
  • Could not find encoder for codec id 27: Encoder not found

    在detectron2测试demo时出现如题所示问题 xff0c 解决 xff1a 改 xff1a fourcc 61 cv2 VideoWriter fourcc 34 x264 34 为 xff1a fourcc 61 cv2 Vide
  • Ubuntu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xff08 1 xff09 查看文件大小 查看当前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大小 xff08 包括子文件夹 xff09 du sh du h 15M package 16K fontconfig 4 0K cache 5 1M rpmdb 20M 查
  • 最简单的方式解决ubuntu 16.04 屏幕亮度问题

    本教程不需要修改grub xff08 因为我的ubuntu 没有 sys class backlight intel backlight brightness 这个目录 xff09 xff0c 我也装过brightness indicato
  • 按列合并两个.txt 文件

    一颗行走的大白菜 转载请标明出处 网上给出了好多答案 xff0c 动辄几十行的python 脚本让人好烦 xff0c 然后我们的linux仅仅需要一条命令就能解决 xff1a 先给出截图 xff1a 我要合并read txt read1 t

随机推荐

  • python: np.pad() 函数的用法

    在卷积神经网络中 xff0c 为了避免因为卷积运算导致输出图像缩小和图像边缘信息丢失 xff0c 常常采用图像边缘填充技术 xff0c 即在图像四周边缘填充0 xff0c 使得卷积运算后图像大小不会缩小 xff0c 同时也不会丢失边缘和角落
  • matlab 如何使用mex

    MATLAB与C语言混合编程接口 MATLAB是一种解释性语言 xff0c 不需要编译 xff0c 调试比较方便 xff0c 但是缺点是速度慢 这一点在执行复杂的科学算法的时候体现极为明显 而C语言虽然相对比 较复杂 xff0c 但是执行效
  • 关于在终端能到import模块 而在jupyter notebook无法导入的问题

    这个问题让我查了许多天才解决 xff0c 为了避免后面的人重复走弯路 xff0c 记录下来 问题描述 xff1a 我在ubuntu 下编译安装了caffe xff0c 在命令行模式下可以import caffe xff0c 但是在jupyt
  • PCA原理

    版权声明 xff1a 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 xff0c 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 blog csdn net zhongkelee article details 44064401 转载请声明出处 xff1a http blog cs
  • 当表格太大超过一栏时

    表格大小的调整 当表格太大超过一栏时 xff0c 可以调节 首先文章导言区加入 usepackage graphicx 然后在要缩小的位置加入语句 resizebox 0 5 textwidth 要缩小的表格 要注意的是要把待缩小的表格放到
  • 安装了keras,报错 importerror: no module named kears

    原因可能如下 xff1a 你使用的python 默认是2 7 或者是3 6 xff0c 而keras 安装到了python3 5或python 3 6 的路径下 xff0c 此时 xff0c 你需要重新安装keras并指定安装路径 可以测试
  • module.exports、exports和export、export default的区别,import和require的区别

    在vue及其他模块化开发中 xff0c 经常会用到这些输出和引用的语句 xff0c 那么 xff0c 怎么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语句呢 xff0c 怎么区分它们呢 xff1f 一 理论区别 首先 xff0c module exports和ex
  • Linux docker 安装

    先执行wget qO https get docker com sh 命令安装docker 执行该命令可能会出现wget命令找不到的问题 xff0c 那我们就先要执行yum install wget 命令安装wget 安装完后就可以使用wg
  • ITK和VTK比较

    概念比较安装步骤遇到的问题 概念比较 基本概念ITK xff08 Insight Segmentation and Registration Toolkit xff09 VTK xff08 visualization toolkit xff
  • 关于12864液晶屏汉字显示问题

    在我们学习或者开发12864显示屏 xff08 带字库 xff09 的过程中 xff0c 可能大家会遇到我这样的情况 如下 xff1a 第三行的 数学 两字显示不出来 xff1f 而第四行却可以 xff0c 为什么 xff1f 答案显而易见
  • IOS10-IOS13屏蔽系统更新描述文件|去除‘设置’①小红点教程

    大家都知道在iPhone系统更新的时候都会提示咱们进行更新 xff0c 但是有些小伙伴不想更新 xff0c 但是不更新有一个小红点1这样人很烦躁 xff0c 对于强迫症的人实在是忍不了 xff0c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 xff0c 只
  • iOS13屏蔽系统自动更新,去除①红标,这个文件复活了!

    iPhone手机系统每一次发布新版本 xff0c 大家经常会接收到系统自动推送的升级提示 xff0c 经常会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系统就在后台自动把系统升级包给自动下载下来了 xff0c 经常会弹出一个提示窗提醒升级 xff0c 这对于一些不
  • AC代码

    此处省略一万分AC代码 加油咯 xff01 xff01 xff01 代码还是尽量自己写 xff0c 看别人的博客不是不可以 xff0c 看别人的代码也不是不可以 xff0c 如果你不看比人的博客 xff0c 不看别人的代码 xff0c 不看
  • Oracle group by 扩展函数详解(grouping sets、rollup、cube)

    文章目录 1 概述2 分组函数2 1 group by xff1a 一起分组 xff08 1 xff09 2 2 grouping sets xff1a 单独分组 xff08 N xff09 2 3 rollup xff1a 累计累加 xf
  • Oracle 索引详解(index)

    文章目录 1 概述2 索引管理2 1 创建索引2 2 删除索引2 3 修改索引2 4 查询索引 3 索引类型3 1 B Tree 平衡树索引3 2 bitmap 位图索引3 3 反向键索引3 4 基于函数索引 4 扩展4 1 走不走索引的情
  • Windbg调试(使用方法)

    一 Windbg版本信息 Windbg分32位和64位版本 xff0c 32位程序应使用32位Windbg调试 xff0c 64位程序应64位Windbg调试 若想使用64位的Windbg分析32位的程序 使用如下命令进行CPU模式的切换
  • Hi3861开发环境搭建 ||避坑指南|| [适用于几乎所有以Hi3861为主控的开发板]

    Hi3861开发环境搭建 避坑指南 适用于几乎所有以Hi3861为主控的开发板 前言 xff1a 这几天为了搭建Hi3861的开发环境 xff0c 看了不少官方文档和视频 xff0c 但是依然折腾了很久才配置好编译 上传都能正常的环境 xf
  • 论文分享——Bottom-Up and Top-Down Attention for Image Captioning and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文章目录 文章简介1 背景介绍研究背景概念介绍问题描述IC与VQA领域的主要挑战 2 相关研究CNN 43 RNN体系架构Attention mechanismBottom Up and Top Down AttentionBottom U
  • spring mvc 源码分析之父子容器问题

    spring mvc 源码分析 spring mvc 源码分析之父子容器问题 spring mvc 源码分析前言为什么要弄两个ioc容器 xff1f 一个不可以吗存在两个容器 父容器是spring ioc容器自容器是springmvc io
  • C++11特性

    C 43 43 11已经出来很久了 xff0c 网上也早有很多优秀的C 43 43 11新特性的总结文章 xff0c 在编写本博客之前 xff0c 博主在工作和学习中学到的关于C 43 43 11方面的知识 xff0c 也得益于很多其他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