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C学习

2023-05-16

学习ADRC先从提出这个算法的论文《从 PID 技术到“自抗扰控制”技术》开始。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34445388/10309935
调试四轮智能车,板球控制系统,两轮直立车,舵机控制,这些控制系统用的都是PID控制,虽然我已经有很多种改进方法,但是还是很难突破传统PID的限制,调节速度和超调一定同时存在,想要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用现代控制理论解决,要知道精确的系统模型。从网上看到有ADRC这种综合了PID和现代模型的优势的控制算法,想要学习一下。
一、先回味一下传统的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技术相对于是非常简单的,很容易就理解了,基于误差进行控制,只要有误差,就会往无限逼近误差为零的方向调节。
这里写图片描述
PID的优点很明显,简单,就是简单,就这么一个公式什么都能进行控制。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有些技巧的!
1、I 这个量虽然能提高控制的精度,但是他的存在很容易造成超调和滞后,对于响应速度较高(比较接近系统的开环响应频率)的系统,基本上都要选用PD控制,如果是想要再提高响应而不顾超调的话,可以通过对I做限幅,不完全积分等方法加入控制中,明显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但是超调量会急剧增加。
2、P的控制是系统综合能力的体现,P小的时候系统相对稳定,但是跟踪能力差,P大的时候系统总是存在震荡现象。如果你在调试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经常会让你抓狂,大也不是,小也不是。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一些变P的手段,提高P的阶数,增加系统的响应,同时在小误差时能够兼顾稳定性 P= a * Error * Error + b。用一个标准二阶函数就能显著的提高控制系统的品质。
3、D 这个量,确实对于控制的预判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大滞后的系统,加D之后,能够明显提高响应和抑制积分控制造成的后遗症。但是经过我多次调试发现,微分变量对系统的改善的上限到达比较快,基本上都是PI调节完成之后,D再能对系统品质提高10%——20%,之后就会没什么作用,或者引起震荡。

所以我以前的调试总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变P变I变D,可是总是很难兼顾系统在不同状态的运行。尤其是增加了很多的调试参数,最后自己都是一团乱,还不能说出一个所以然。看完这一篇感觉恍然大悟,直击内心深处。
PID 的缺点:
①误差的取法;
②由误差 e 提取de/dt 的办法;
③“加权和”策略不一定最好 ;
④积分反馈有许多副作用
我上面说的问题确实很多都与总结的四点有关,下面我们就看看解决办法。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的 ‘tao’(那个字符不会显示)在我的理解里就是采样间隔时间,有时候确实是这样的,采样周期越短,噪声被放大越大,引起系统的震荡。比如说直立车速度调节,因为直立,速度和转向都是调节轮子的转速,所以测量的速度噪声特别大,提高采样周期之后才能明显降低噪声的影响。

跟踪微分器TD
看了论文和各种资料,下面我介绍一下我认识的ADRC的TD,至于具体推导原理,是在是不懂。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34445388/10318629
这是韩京清先生研究ADRC几乎所有的论文集链接。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是跟踪微分控制器的离散方程,看方程其实就很直接。
h:为时间尺度 MATLAB的仿真步长为0.001所以 h = 0.001

这里写图片描述
Simulink 模型里的TD 有一个输入状态,经过TD安排过渡时间,计算fst(快速控制最优综合函数)后,会得到两个输出v1 目标状态,v2系统的微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是TD的内部结构,和公式里面的一样,就是跟踪微分的阶跃响应公式。fst 输入的第一个参数为
v1(t) - v0(t).在结构图里,就是v1-v,之后的结构对照公式即可看明白。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看一下对TD的仿真波形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基本上很好的跟踪上了正弦波。
这里提示一下TD模型里的参数修改的地方。在这个模型里只有两个参数r,h.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双击1,再选择2的地方就可以了。然后设置3处的两个参数。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ADRC学习 的相关文章

  • 我已经多次看到ADRC(自抗干扰控制)

    最开始是看到无名用ADRC 无名似乎17年就开始弄ADRC了 http www docin com p 2101934503 html ACfly和无名他们确实早就认识 https blog csdn net wang2012113132
  • ADRC自抗扰控制自学笔记(包含simulink仿真)(转载)

    他这里让我很好理解了跟踪微分器 非线性PID 准确说是非线性PD xff0c 所以可以看到输入是两根线而不是三根线 xff09 也就是说传统PID是线性的 xff1f 但是不是那些系统是非线性的 xff0c 比如无人机 xff0c 平衡车
  • 自抗扰控制理论(一)ADRC的原理

    摘自 xff1a https zhuanlan zhihu com p 115283894 自抗扰控制理论 xff08 一 xff09 ADRC的原理 Chenglin Li 厦门大学 飞行器设计硕士在读 0 相关参考链接 Chenglin
  • (ADRC)自抗扰控制器学习总结(一)

    蓝色字体是我的评注 摘自 xff1a https blog csdn net qq 27270029 article details 78937854 ADRC自抗扰控制基本思想要点 xff1a 1 标准型与总扰动 xff0c 扩张状态与扰
  • 自抗扰控制理论(四)ADRC控制串级系统

    刚刚优酷里面看到一个用串级ADRC弄无人机的视频 https v youku com v show id XNDA5MTY5ODQxNg 61 61 html 摘自 xff1a https zhuanlan zhihu com p 1153
  • 这看到一个内环ADRC 外环PID的。

    这看到一个内环ADRC 外环PID的 https oversea cnki net Kcms detail detail aspx filename 61 1018818866 nh amp dbcode 61 CMFD amp dbnam
  • 我的ADRC调参经验总结

    提示 xff1a 本文是在前人基础上搭建的ADRC模型 xff0c 并根据这一模型学习如何对其进行调参时产生的 xff0c 部分结论来自论文 目录 前言一 控制系统简介二 调参步骤1 前后结果效果对比2 调参经验 总结参考链接 前言 ADR
  • 用c语言实现adrc算法

    ADRC Adaptive Dynamic Range Control 算法是一种用于自动调节动态范围的方法 在 C 语言中实现 ADRC 算法 xff0c 您需要首先了解 ADRC 算法的基本原理 xff0c 然后根据公式把算法按照 C
  • ADRC例程

    ADRC 优化fhan 自抗扰控制入门 自抗扰死忠粉 ADRC H span class token macro property span class token directive keyword ifndef span ADRC H
  • ADRC从入门到放弃0

    ADRC xff1a 自抗扰控制器 其中 xff0c 在对自抗扰理论的 研究中 xff0c 引入了带宽概念这一个崭新的思路 xff0c 极大的简化了自抗扰技术使用时参数整定 的问题 xff0c 同时时域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利用带宽的概念还有利
  • 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电机自适应自抗扰ADRC控制策略

    提示 xff1a 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电机自适应自抗扰控制策略 xff0c 在2022年10月12日晚上23 xff1a 00写完的 人生的路真的很难走 xff0c 身边也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xff0c 关于一些研究成果和simuli
  • 【ADRC】跟踪微分器

    在上一篇文章中 xff0c 分析了PID算法的基本数学原理 xff0c 从PID算法的原理与实际应用 xff0c 是可以看出其PID的优点与缺点的 xff0c ADRC算法 自抗扰控制 也可以说是针对PID算法的一些缺点 xff0c 或者说
  • ADRC/Matlab一步步实现跟踪微分器TD(附完整PLC测试代码链接)

    TD微分器的主要作用 就是安排过渡过程 产生跟踪信号和微分信号 滤除噪声 关于Adrc的理论分析不是本篇博客的重点 主要也是能力所限 相关理论大家可以看韩京清教授的论文 专栏有简单的学习笔记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链接如下 ADRC自抗扰的
  • ADRC控制算法在多旋翼飞行器上的应用

    基础理论知识 xff1a 程序中涉及的部分知识点参考如下链接 xff1a ADRC算法以及参数整定 xff1a 关于ADRC算法以及参数整定 xff08 调参 xff09 的一些心得体会 西涯先生的博客 CSDN博客 adrc控制算法 AD
  • (ADRC)自抗扰控制器学习总结(一)

    ADRC自抗扰控制基本思想要点 xff1a 1 标准型与总扰动 xff0c 扩张状态与扰动整体辨识 xff0c 微分信号生成与安排过渡过程以及扰动的消减与控制量产生 ADRC主要构成 xff1a 1 gt 跟踪微分器 xff08 TD xf
  • 基于simulink的svm-dtc-adrc控制建模与仿真

    目录 一 理论基础 二 核心程序 三 仿真结论 一 理论基础 永磁电机由于没有励磁绕组和励磁装置 xff0c 不消耗励磁功率 xff0c 对磁极设在转子的电机 如一般同步电机 还可省去滑环和电刷 随着永磁材料和控制技术的发展 xff0c 永
  • 自抗扰控制(ADRC)仿真系统(matlab/simulink)的搭建

    一 现在关于自抗扰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 xff0c 基本上熟悉结构以后都可以找到例子实现 xff0c 今天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介绍自抗扰控制的仿真系统搭建 xff0c 不必畏惧 xff0c 熟悉皆可达 1 首先自抗扰控制分为TD
  • 基于ADRC的FOC位置环控制

    ADRC位置环控制 ADRC介绍1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2 非线性ESO观测器3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原理 NLSEF 4 调参流程 xff1a 1 调TD2 调ESO3 调NLSEF 5 基于ADRC的位置环设计ADRC框图基于ADRC的
  • ADRC自抗扰控制学习

    入门 自抗扰控制01 xff1a 为何ADRC会成为百年PID算法的继承者 xff1f http news eeworld com cn mp ZLG a23516 jspx 自抗扰控制02 ADRC如何避免执行错误命令 http news
  • LADRC的学习——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

    作者 墨心 时间 2019 7 25 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 前面两篇博客主要讲了ADRC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并且尝试着搭建模型和仿真 之后学习了PID的相关知识 了解了Kp Ki Kd三个参数的意义 接下来 主要根据高志强教授的论文

随机推荐